小班化對農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

時間:2022-04-05 11:26:00

導語:小班化對農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班化對農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

一、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實施“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級學生人數少,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輔導,人人都能在充裕的空間內充分活動,個性得到更全面、更和諧的發展,真正做到師生互動,激發聰明才智,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這正是素質教育的內涵。首先,小班化教育不是單純地減少班額,而是小學教育改革和縱深發展的一個標志,也是以學生為本,全面推進小學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它的實施、發展,還需要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支持。但目前在認識上存在著認為條件不成熟,實施有困難的思想,有的用經濟學的效益觀來衡量小班化教育,認為效益低。我們認為,這種看法既不符合教育規律,也不符合現代教育的效益觀。現代教育效益觀是把“人的發揮作用和人內在素質質量作為衡量教育的尺度”。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用新的教育價值觀和效益價值觀來看小班化教育的價值。其次,實施農村自然小班化教育,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個標志。作為農村小學更應該盡快實施小班化管理,才能盡快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為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找到了切實可行的途徑和方法,使學校真正成為培育創新人才的搖籃;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動腦操作能力,綜合表達和表演能力也有了明顯的發展小班課堂教學,學生初步確立了“敢說、大膽說、人人說”的局面。敢于當眾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不怕錯誤,敢于嘗試,敢于實踐,在積極參與的氣氛中,學生思維的流暢性、求異性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比較獨特。從學生的個性發展來看,小班化教學能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張揚個性,表現自我。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會表現得更為主動和積極,參與面更廣,個性更為鮮明。能使學生愉快、自由地學習、成長。讓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先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自由交流、探索:自己記住生字的有效方法,然后在課堂上相互交流,看誰的辦法好。這樣,編兒歌、猜字謎、記結構等多種記憶方法出現了,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使人人有機會展示自己,人人有機會獲得別人的贊揚,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教學中的主體,實現教育教學的個性化、個體化小班化教學,在人數少和空間相對大等有利條件下,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了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主動地學、生動活潑地學,和諧地全面發展。使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學習活動。教學空間的增加,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的頻率與密度隨之增大,教師利用擴大了的空間與充滿人性的教育環境,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時間與空間,并通過加強指導與交往,強化了對學生的學習乃至人格的影響,從而大大提高了每個學生接受教育資源的程度。真正作到注重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過去一節課是優秀學生的舞臺,一節課中,只有少數學生真正參與教學活動,大多數學生只是聽眾或觀眾,沒能成為課堂的主人,而在小班的課堂里,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分組教學、分層指導策略的實施,使每個學生通過學習———發現———交流,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四、有利于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使教師由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情境的設計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學生探求知識的引導者;教師主動學習,轉變觀念,達成共識小班化教育實驗轉變了教師觀念,提高了教師素質。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互動過程,雙方共同學習探索,發現規律,教學相長。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探索具有農村特點的、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行之有效的小班化教學模式,優化教育教學過程。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合作精神,使學生學會學習,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的、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