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的全面發展下小學教育
時間:2022-08-10 10:33:39
導語:淺析人的全面發展下小學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面發展理論是馬克思提出的,這一理論的具體含義為個人和社會民眾以智力和體力協調發展為目標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這一理念與現代小學教育的融合,對于促進現代小學教育發展有著積極影響。可以有效的彌補傳統教學教育工作開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得學生可以更為良好的融入社會,更為良好的面對未來生活,讓其以更為良好的姿態去面對社會中存在的各種挑戰。
1.提高學生的能力
教育是幫助人儲備生活知識,促進人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教育工作的開展幫助社會民眾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其逐漸發展成為社會所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隨著科學技術與教育領域的發展,很多高新技術手段逐漸與教育工作開展進行融合,最終使得我國教育水平得到了較大程度提升。例如:很多學校進行了多媒體教室的建設,以互聯網為平臺進行教育工作開展,我國的教育領域目前正從傳統教育向著現代教育進行轉變。以往小學教育中教育人員更多采取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在這種不良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成為了學習的“機器”,他們對于學習活動并沒有濃厚的興趣,甚至一些學生不懂為何“學習”。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動開展中沒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抑制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占據著權威地位,完全忽略了學生才是教學主體?,F代小學教育工作要求教育人員一定要拋棄傳統化的教育手段,更新自身的教育方式,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進行教育活動開展。馬克思認為教育應當面對學生,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能只是關注學生在考試中所取得的成績,不能對班級學生進行優劣等級的劃分。小學生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他們的未來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教師不能應用分數評論學生的好壞。教師要具備一雙善于發現的慧眼,可以發現學生的長處和不足,并考慮如何對學生的長處進行放大,以此來彌補學生在某些方面的短板。以往小學教育中存在著這種情況,一些教師只是關注他們認為的“優等生”,對于班級學生中的“差生”采取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最終導致教育活動開展存在著兩個極端。每一名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的生命存在著無限可能,一些學生屬于“大器晚成”,所以教育工作開展一定要具備針對性和科學性的特點,教師也要做到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承擔起教育工作的責任和義務。
2.更新教育手段
對以往傳統類型的小學教育課堂進行分析發現,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更多的是依靠課本與粉筆進行教育活動開展。課堂教學氛圍過于壓抑,學生對于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雖然目前出現了很多新型的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但是一些小學教師并沒有掌握這些先進教育技術,小學教育發展以及教育水平提升受到了很大限制。教師在講臺上拿著教材對學生講述著書本中的內容,學生被動的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每天重復性的操作,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激情不高。結合人全面發展理論,現代教育工作者必須要以人核心素養培養作為自己的教育目標,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和改良,結合學生興趣進行教育活動開展。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團體性的活動,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進行影視觀摩學習,或打破教學課堂空間的限制,帶領學生開展多種戶外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3.創建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上文中也提到了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中占據著絕對權威的地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并不和諧。想要對此情況進行改善,教師一定要創建溫馨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教師對其的關注、重視以及愛護。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兒童觀,放下自身教師的架子,讓自己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學生生活中的朋友。小學生存在著豐富的想象力,很多時候他們對于教師提出問題的答案讓教師很無奈,但這正也是學生天真無邪一面的展現。教師對于學生“異想天開”的答案不能直接給予嚴厲的批評,而應對學生進行正確、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重新規劃思考出發點,理順學生的思維模式和思考方式。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答案給予嚴厲的批評,在教師批評學生的過程中課堂氛圍會非常的沉悶,教師會給學生樹立一種非??膳碌男蜗螅瑢W生以后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很有可能不敢或者懼怕回答教師的問題。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要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應用和藹可親的態度與學生進行對話,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避免使得自身成為學生討厭的對象,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成效大打折扣。教師要使得小學教育課堂向著自主、合作的教學模式轉變,將全面發展理論與現代小學教育進行高度融合,使得現代小學教育可以逐漸發展到一個新的層次。
通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更新教育教學手段、創建良好學習氛圍,使得現代小學教育可以在全面發展理論下實現改革發展。教育者一定要以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作為自己的核心教育目標,與學生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將眾多先進化、科學化的教育手段引入到現代教學教育中去。
參考文獻:
[1]高明輝.人的全面發展與終身教育[J].教育探索,2012(01).
[2]程健康.人的全面發展與現代教育改革探索[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8(04).
[3]王傳金,謝利民.教學觀念研究:何去何從[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3).
作者:金穎蕾 單位:紹興文理學院
- 上一篇:小學教育民間美術活態教學研究
- 下一篇:“教學做合一”在幼兒教育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