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區小學教育發展的思考
時間:2022-09-21 02:29:26
導語:農村地區小學教育發展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因此,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在致力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其一,頒布了《義務教育法》,其二,實行了“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種種舉措,使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然而盡管如此,在我國的一些偏遠農村地區,教育事業發展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本文將對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的小學教育現狀進行分析,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希望對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教育;意義;現狀;策略
1發展農村小學教育的意義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基數很大,而在農村開展教育事業自然也需要強大的財力、物力支持,因此,開展難度很大,而小學教育又是我國的基礎教育,在教育事業中占據至關重要的位置,是拉近城鄉差距的重要一環,故而,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近年來,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力度不斷提高,尤其在農村小學教育方面,硬件設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師資力量也不斷增強,但雖是如此,可還是與城市教育有一定的差距,故而,農村小學教育依然是我國教育事業的短板。發展農村小學教育是我國走向強國之路的必然。
2農村小學教育的現狀
深入探究我國農村地區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現狀,有利于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從而拉近城鄉差距,以教育興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1師資隊伍素質不高
現階段,在我國農村小學的師資隊伍中,普遍存在低學歷、老齡化的特征,進而導致了農村小學教育事業發展緩慢,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1)農村地區環境較差,薪金待遇較低,一些剛參加工作的教師,不愿來這里工作。2)很多在職教師多是從附近村鎮選拔出來的,從事過多年的教育事業,故而有一定的任教經驗,但卻極少參加專業培訓。以上兩個原因,直接導致了農村小學教育師資力量的薄弱。3)由于一些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了多年,往往都是憑借自身的經驗在教學,教育思想僵化,無法跟緊時代的步伐,且“身兼多職”,一人教多門科目,穿新鞋走老路,導致了教育改革成為形式。
2.2教學設施較為缺乏
我國政府一直在不斷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但由于地區政府發展所需,因此,挪用經費的情況時有發生,另外,由于農村地區經濟基礎的天然劣勢,致使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與城市存在差距,再者,雖然很多地區已經配備了較為先進的教學設備,但因師資力量的匱乏,致使很多教學設備成為一種擺設,加之,教師沒有進行專業的培訓,使這些設備成為了空架子,無法發揮教育學生的真正價值。
2.3家庭教育觀念淡薄
正所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因此,家長的教育監督對于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而在現實中的部分農村地區,由于孩子家長本身就未收到過高等教育,且經濟條件并不充裕,故而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放任其發展,最終導致很多孩子過早輟學,所以,要解決好農村的小學教育普及問題,家長思想的轉變是重要的環節。
3促進農村小學教育發展的策略
3.1優化農村小學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力量的建設,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教育發展戰略,對于國家的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因此,對于師資力量薄弱的地區,政府部門一定要做好協調作用,聯合各大高校,制定出教育培養計劃,鼓勵應屆大學生到農村地區就業,解決農村地區教師老齡化的問題。另外,對于現有教師,也要做好定期培訓工作,做好全員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使教育思想能與時代并軌,對于所有農村小學在職教師,一定要以提高實際教學能力和增強創新能力為最終目標,重點培養新課程、新技術、新知識、新方法,進而有效解決農村師資隊伍力量的短板。
3.2擴充教學設備,提高其使用率
由上文可知,在一些地區,政府以基本實現先進教學設備的普及,但由于師資力量的關系,導致很多設備只是空架子,并未發揮出教育作用,對于這一點,要加強教師對教學資源的使用,采取不定期抽查,使設備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對于那些沒有先進教學設備的農村小學,一定要加大資金投入,購置新的教學設備,縮小農村與城市的教學條件差距。
3.3轉變家長教育思想,實現全民素質教育
啟蒙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農村地區,學生家長一定要加強自身對孩子學習的監管,以身作則,引領孩子學習,另外,作為教師,也要定期與家長溝通,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家長反映的問題,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使每一個農村子弟都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并向更好層次發展,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
4結束語
雖然發展農村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但只要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針對不同地區暴露出的不同問題,對癥下藥,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未來我國的農村小學教育事業,必然會變短板為長處,為國家人才培養計劃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娜.淺析農村小學教育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3(8):110-111.
[2]文德保.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118.
[3]宋遠偉.新課改背景下農村教師工作壓力研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3.
[4]唐智松,溫萍.城鄉教師交流中的適應性問題[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0(7):61-64.
作者:劉麗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 上一篇:淺談體育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意義
- 下一篇:小學教育卓越教師協同培養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