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探索

時間:2022-05-31 08:37:40

導語: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探索

摘要:我國是一個十分注重文明禮儀的國家,幼兒禮儀的培養在幼兒園教育中至關重要。在幼兒時期,通過禮儀行為養成教育,能夠使文明禮儀深埋在幼兒心中,并使其受用一生。尤其是在現代家庭,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陽”,幼兒文明禮儀問題日漸凸顯,更應從小對其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將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以幫助幼兒成人、成才。

關鍵詞: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實踐探索

禮儀就是人們在生活中需要遵循的一些禮節和儀式。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是幼兒社會教育的重要部分,對幼兒未來成長、與人交往有重要意義,關乎著整個民族的未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應注重幼兒的品質培養,為其未來生活奠定良好基礎。我園在保教工作中,也力求將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中,以幫助幼兒成人、成才。

一、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探索價值

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中,人們之間的交往日漸頻繁,人們也愈發關注交往對象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這也決定了幼兒禮儀行為教育的必要性。我園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發現,目前園中孩子們在人際交往上多存在自私、無禮等不好的行為。幼兒這一年齡段是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形成的習慣終其一生都難以再改變,而幼兒禮儀行為的好壞對幼兒人文素養、人際交往能力等有重要影響,因此,我園也積極開展了對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和探索,通過文明禮儀教育,幫助幼兒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幼兒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實踐措施

(一)創建良好禮儀環境

環境對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1]。在物質環境方面,幼兒園各項基礎設施都可以作為禮儀教育工具,運用整潔、優美的環境使幼兒注重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用花草標語引導幼兒愛護花草,在班級中設置禮儀窗,將禮儀小標兵的照片及故事貼在走廊的墻壁上,使幼兒時時刻刻能夠受到禮儀教育。在人文環境方面,教師應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到園中以熱情、親切的口吻問候同事和幼兒,與家長交談禮貌熱情、態度謙遜,時刻注重自身行為規范,運用文明禮貌的語言和行為為幼兒做示范。通過禮儀環境的創設,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主動糾正自身語言行為,從而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開設禮儀行為養成教育課程

在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中,每一位教師都是禮儀教育的實踐者和探索者,在開設禮儀行為養成教育課程前,針對這一課題,建立教師課題研究組,園內一些骨干教師作為課題組成員,在園長和副園長的帶領下,設計禮儀課程方案,結合本園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并在實踐中及時反思,在發展禮儀課程的基礎上,使教師增強科研意識,為幼兒園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營造良好的科研氣氛。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本園幼兒年齡特點和資源配置情況,合理構建禮儀行為養成教育課程框架,制定目標體系,選擇適當的教育內容。結合《綱要》中幼兒教育理念,選擇與幼兒生活實際更相符的禮儀教育內容,例如,幼兒園禮儀、基本禮儀等。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并具有很多帶有傳統禮儀規范的內容。傳統禮儀文化的傳承,也是幼兒禮儀教育中應涉及的重要內容[2]。因此,在禮儀教育中,也需要融入這一部分內容,例如,指導學生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

(三)將禮儀教育生活化

幼兒每日在幼兒園的生活中,都會發生各種交往情景,這也為禮儀教育生活化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幼兒禮儀教育可以融入幼兒日常的游戲中,例如,邀請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使幼兒在角色扮演中以自身角色角度處理問題,體驗他人情感,了解對方感受,運用禮貌用語和文明行為與其他角色溝通,充分體驗禮儀情景。將幼兒禮儀教育融入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引導幼兒在來到幼兒園后主動向教師鞠躬打招呼,在活動中主動照顧身體較弱的、年齡較小的幼兒,在獲得朋友和教師幫助后主動致謝等。生活中的每一種交往情景,都可以作為幼兒學習禮儀的途徑。而幼兒日常習慣中禮儀行為的養成尤為重要,在禮儀養成教育中,可以通過一些活動的開展,培養幼兒日常禮儀習慣。例如,教師根據班級幼兒情況,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周一安排一組幼兒穿著統一服飾,佩帶帶有禮儀標語的綢帶,在早上開園時間立于幼兒園大門前,向入園的幼兒和家長問好。通過這種活動,不僅幼兒能夠得到語言上的鍛煉和禮儀習慣的養成,同時也能夠使家長在幼兒的感染下,注重自身的儀表儀態。幼兒在家長和路人贊許的目光下,也能夠充分體會到禮儀的重要性和禮儀帶來的好處,從而更加注重自身的文明禮儀,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運用,逐漸養成以禮待人的好習慣。幼兒禮儀教育也可以融入節日活動中,例如,在每一個節日都向幼兒介紹節日的來源、意義,并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如,在母親節,使幼兒了解母親的辛苦,更加尊重、感恩母親。在國慶節,向幼兒講述現今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對幼兒進行熱愛祖國、感恩先人的教育。使幼兒通過教師的講解,了解更多有關節日的禮儀,并在節日中主動遵循不同的禮儀要求。優秀的幼兒禮儀典范應得到贊揚和鼓勵,一旦一名幼兒受到教師和幼兒園的表揚,其他幼兒也會更加注重自己的禮儀規范。例如,開展“禮儀小標兵”等評選活動,能夠使幼兒的上進心在競爭中得以激發,幼兒會朝著既定的目標持續努力,并逐漸在幼兒園中形成良好的禮儀學習風氣,在相互促進的作用下,所有幼兒都會得以受益,養成良好禮儀習慣。

(四)實現家園合作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個榜樣,家長的言行與幼兒禮儀行為的養成有緊密聯系[3]。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情況,教師通過家訪、運用通訊工具交流等手段,向家長傳輸禮儀知識,要求家長注重日常言行,能夠為幼兒的禮儀教育營造良好家庭環境。例如,由教師建立社交群組,邀請班級所有家長加入,并定時向家長傳輸禮儀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家長行為?;蚴情_設禮儀講座,請家長前來聽講,幫助家長分析解決家庭禮儀教育中的問題。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活動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邀請家長共同參加,使家長看到幼兒禮儀教育成果,進而增強禮儀教育信心。在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中,家長也應主動配合幼兒園工作,為幼兒做好榜樣,以禮待人。例如在“到別人家做客”的活動中,幼兒會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別人家做客,家長應與主人相互配合,借此機會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請幼兒在做客的過程中,完成所有應盡禮儀,并從主人和家長的贊許中,感受到禮貌做客所帶來的好處。教師在活動中也應收集家長對禮儀活動的反饋,提升家長禮儀教育意識,調查家長對禮儀教育的期望,共同商討禮儀教育對策,為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創造更好的條件。并開展家長禮儀評選活動,請幼兒評選出禮儀行為最佳的家長,在幼兒園宣傳窗等位置進行宣傳,使家長更加重視幼兒禮儀教育,以身作則,理解并支持幼兒園禮儀教育活動,在培養幼兒禮儀行為習慣的同時,使家長也受到禮儀教育。幼兒禮儀行為的養成離不開幼兒園的禮儀教育和家長的積極合作,生活中能夠用以禮儀教育的資源眾多,無論是游戲、活動,都可以蘊含禮儀教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可行性。在全民素質提升的時代要求下,幼兒園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勢在必行,幼兒園禮儀教育方法和家園合作共育手段也應得到進一步的實踐和探索。

作者:魏曉東 單位:河南省漯河市市直幼兒園

參考文獻:

[1]彭媛:幼兒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A],2012年幼兒教師專業與發展論壇論文集[C],2013。

[2]宋黎敏:生態式幼兒禮儀養成教育的實施策略[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4,3(3):101-104。

[3]牛鮮新:學前兒童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J],學周刊,2016,2(2)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