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

時間:2022-01-22 03:13:57

導語:農村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數量的逐步增多,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也相對增多,教師應注重借助信息技術對留守兒童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形成家校共管的教育策略,播放人物傳記等發揮榜樣的力量,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微信群,堅持每日好習慣打卡,在每個班級安裝監控設施督導學生每日生活學習情況。

關鍵詞:信息技術;農村學生;習慣養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形成或者改變一個習慣需要21天。人一些習慣的發展都是靠主觀意識決定的,一般說來,好習慣難堅持壞習慣容易養成,所以農村教師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一、利用多媒體形成家校共管的教育策略

首先,教師層面應加強自身道德素養方面的提升,教師應對自我高標準嚴要求,以身作則,讓自身的言行成為學生學習的道德標準。從家長方面,由于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較多,很多兒童都是由老人代為監管撫養,所以教師在做到勤于家訪的同時,還應利用互聯網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系,教師應將學生在學校的日常生活學習情況及時反映給家長,使家長即使不在學生身邊也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現狀。教師還應組建家長QQ群、微信群,定期將整個班級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的情況在進行及時反映與呈現[1]。并讓所有班級學生家長以短視頻的形式錄制對學生的寄語在班級QQ群、微信群進行播放,視頻時長要求3-5分鐘,視頻內容可以是對學生的期望,或者對學生的鼓勵,哪怕是對學生善意的批評都可以,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群內看到自己父母對自己的寄語,同時還可看到別的同學父母的寄語,這種互相分享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和家長之間做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對每名學生以及每名學生家長起到提醒、監督、督促的作用,從而形成良好的家校共管教育策略。

二、利用多媒體播放人物傳記等,發揮榜樣的力量

道德教育不能只灌溉美麗動聽的言語和準則,還必須通過榜樣的帶動才能實現。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在關于信息技術在農村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教師應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播放名人傳記故事,或者是身邊典型人物的事跡,教師要求學生從名人或者身邊典型人物的身上學習他們那種奉獻、勤懇、努力、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2]。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學習樹立道德模范楷模,并將其事跡制作成PPT,在學校大屏幕上循環播放,使學生對身邊的好人好事進行學習,因為學生都會對身邊的好人好事存在親切感與認同感,所以這種身邊人做的好事也許雖然很渺小,但對學生起到的教育意義或許比名人還要大,這就是榜樣的力量。教師用榜樣的力量感召學生,就等于黑夜中引領舵手的燈塔,讓先進的學生帶動相對后進的學生,這對提升全班乃至全校學生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以及道德素養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這樣使農村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信息技術應用的輔助下,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三、以班級為單位組建微信群,堅持每日好習慣打卡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農村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也日漸好轉,有一部分學生有自己的智能手機,教師在組建QQ群時,還應組建微信群,讓學生堅持每日生活學習中的好習慣,并將此習慣每日堅持在班級微信群進行打卡,打卡內容包括每日個人衛生習慣,勤剪指甲,每日按時完成作業,每日讀取一本好書中的一個篇章等。同時對于沒有智能手機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這部分學生與有智能手機的學生組成小組,使幾名學生使用一部智能手機進行好習慣打卡,同時這種組隊打卡的方式不僅解決了農村學生智能手機少的問題,最主要的還可以使一個組中的成員進行相互監督,從而避免了每日好習慣打卡流于形式,真正使堅持每日好習慣打卡落到實處,真正促使學生通過每日打卡的堅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這些好的習慣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

四、在每個班級安裝監控設施,督導學生每日生活學習情況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雖然很快,但相對于城鎮學生,大部分農村學校的教育環境還是較差,有一部分學校的師資力量相對不足,這就使得學校對學生的監管力度不夠完善。針對這一現象,農村學校應在每個班級以及走廊操場安裝監控設施,而監控室應有專人負責,從而解決了師資力量不足的教學弊端。對于學生在課堂不遵守紀律,不認真聽講,下課在走廊操場上打鬧的行為一經發現要進行嚴肅處理,對于情節嚴重者要在學校內進行通報批評,甚至是罰款處理以儆效尤[2]。當然罰款金額建議不要過高,主要起到警示作用,并將這部分罰款用在改善學校環境方面。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銖積寸累,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必須要經過反復實踐與鍛煉。同時教師應將信息技術與農村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有機融合起來,促使農村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提升農村整體的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如升.淺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對農村初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16.

[2]黃曉靜,晏能鳳.隨遷子女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途徑[J].江西教育,2019(21):11.

作者:車挺瑋 單位:甘肅省通渭縣隴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