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優化措施
時間:2022-08-25 11:09:33
導語: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優化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不是一般的口語,發揮著對幼兒行為與表現及時反饋與引導的功能,有利于幼兒各方面素養的形成。本文對幼兒教師的教學評價語言的特點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教學評價語言;問題;優化
教師不僅僅應該是教學專家,還應該是評價專家,要能夠把教學與評價有機的結合。教學評價是任何一個教師在教學中都要進行的活動,幼兒教師承擔著一定的教學任務,與小學階段的學科式教學有著不一樣的特點,其教學評價能力影響著教學實效。評價能力包括諸多方面,其中,教學評價語言能力是基礎。因此,對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進行探討與優化是提高幼兒教師職業能力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作為教學語言的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特點
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存在于教學活動之中,反映了教師對幼兒發展狀況的分析,并借助于教師頭腦中已有的教育教學理念、幼兒教育教學規律和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來做出的判斷,并以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這種語言具有價值判斷的功能,能夠引領幼兒的成長,同時,本身也是一種教學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評價語言具有以下特點。
(一)激勵性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身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幼兒階段,幼兒年齡小,認知水平有限,相應的思維水平處于尚待發展的狀態。教學語言需要具有感染力與激勵性,給予孩子們諸多正面、積極的肯定,帶給幼兒極大的滿足與喜悅,如在幼兒回答正確問題時,教師使用“你最棒”、“你真不錯”、“你做得很好”這類評價語言時,發揮著激勵的功能,推動著幼兒形成一種“積極自我概念”,能夠更加有信心去完成教學任務,是推動其自我成長與自我評價的有效手段。
(二)教育性
幼兒教學活動不在于傳授文本知識,更重要的是促成幼兒習慣的養成以及道德的發展。教師要及時進行評價反饋,既有肢體語言式的,更多的是口頭語言,如幼兒坐姿端正,教師使用“這種習慣真棒”;幼兒在課堂上提出新問題時,教師使用“你很善于思考”。這些帶有啟發性和教育性的評價貫穿于教學活動中,能使幼兒在親身體驗的反饋中,潛移默化的養成良好習慣和道德。
(三)引導性
幼兒教師作為幼兒發展的推動者與引領者,評價語言是幼兒成長的重要外部條件,引領著幼兒自我評價的發展。由于幼兒缺乏客觀的自我判斷,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評價語言很容易就成了他們自我判斷的依據。如教師使用的“這道題你答對了,你真聰明”、“孩子們都做得不錯”等等這些具有判斷意味的評價語言很容易對兒童形成引導,幼兒將這種評價語言保存起來,久而久之形成自我概念。
(四)即時性
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作為一種教學語言,具有即時性,由于幼兒的年齡比較小,借助于幼兒教師即時性的教學評價語言,幼兒能獲得及時反饋,一方面對幼兒能夠及時且積極的正強化,另一方面,能夠預防一些不良行為和表現的出現。如教師通過“某某同學聽得很認真”,這一即時的語言評價,不僅產生了即時的激勵功能,也能夠對其他幼兒起到推動的作用。
二、當前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存在的問題
語言是藝術語言也是能力,教學評價語言更是教師職業能力的構成要素。幼兒教師面對的是身心發展極不成熟的幼兒,更需要注重教學評價語言的使用。當前,幼兒教師使用教學評價語言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沒有發揮教學評價語言作為教學活動反饋與潤滑劑、助推器的功能。
(一)教學評價語言單調與表揚
“活佛”不同的表達方式會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教學評價語言也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一種,幼兒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更傾向于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在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在評價幼兒行為時,富有詩意、節奏明快的語言是幼兒樂于接受的。幼兒在接受教師評價的時候,也學會用這種評價語言去評價他人。幼兒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評價語言盡管大多數都是帶有激勵性的,但卻存在著單調且模糊的問題,并走入了表揚“活佛”的誤區,對幼兒存在的問題不能正確使用評價語言加以引導,難以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社會觀念和價值準則,未能有效的發揮出教學評價應有的反饋作用。當前,幼兒教師常常用“做得好”、“你真棒”、“值得表揚”這樣的鼓勵語言,長期使用之后并不能滿足幼兒的自我成就感,導致評價的簡單化,造成幼兒認識上的模糊,對于“到底什么是好,做什么是棒,怎么做是棒”等等問題,幼兒根本無從辨別,難以形成正確的社會觀與評價觀。此外,單一的肯定性與積極的評價語言容易走上另外一個極端,造成盲目肯定幼兒的不良后果,這是當前過于注重兒童主體地位與幼兒教師評價能力欠缺的原因導致的。事實上毫無節制的肯定評價,并不能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是非觀。藝術化的否定性評價,是必然存在的評價手段,有利于矯正不良行為與認知。
(二)評價中幼兒教師情感投入不足
評價語言是一種直接的、外在化的語言行為,對于幼兒來說,教師的評價語言信息會被孩子視為對自己行為的一種正確反饋,通過這種反饋來確定自己的行為正確與錯誤。“人是情感的動物,在很多時候,非理性的情感交流比理性的說教更具有深刻的影響力?!盵1]富有情感性的語言不僅作用于幼兒感官,還能達到心靈的交流。然而日常教學中卻存在著缺乏情感性的、淡漠或消極的現象,值得重視!幼兒由于年齡小,可塑性強,對教師的情感依賴比較強。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缺乏情感性和消極性的評價語言,難以激發幼兒的情感共鳴,久而久之,幼兒對于教師的評價會產生一種習慣性的適應。教師情感投入不足會讓師生之間產生距離,營造一種不和諧的師幼關系,不利于幼兒正常發展。
(三)評價語言忽視幼兒的主體性與個性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個性,將他們看成是有著獨特思想和體驗的生命個體,使用合理有效的評價語言來評價他們的行為和表現。幼兒教師的日常教學評價行為是在真實自然的情境中進行的,沒有周密的計劃,沒有預先的控制設定,也很難進行客觀的資料收集,教師憑著自我的感覺和經驗,下意識或有目的的對幼兒進行評價。由于幼兒教師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在使用教學評價語言時,出現了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有些幼兒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只有在幼兒給出自己早已預設好的理想答案之后,才會給予贊美和夸獎,幼兒創造性思維會被抹殺,個性得不到發展。[2]這種忽視幼兒主體性和個性的評價,往往是非科學和無效的,不僅偏離了教學目標,也限制了兒童發展。
三、優化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的建議
教學評價語言是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能力最基礎的構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兒教師教學理念與思想,在實踐層面上,也影響著幼兒教師的教學實效。教師應該具備相應的職業能力要求,應著力提高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水平。
(一)注重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準確、生動與形象
語言的正確規范使用應當是一種非常嚴肅的行為。也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最大程度準確適用教學評價語言,避免隨意性和單調。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盵3]幼兒思維對于形象具有依賴性,處于形象思維,對于事物的觀察和判斷能力十分欠缺,不能接受太過于抽象的表達,只能通過具體的語言表達來接收外界的反饋,無法正確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因此,生動、形象的評價語言能帶來很好的效果。教師應注意在使用評價語言時,要用幼兒能夠接受的語句和方式,在對幼兒行為進行評價時不能簡單生硬的用“說得對”、“答案是錯的”這類語言,而應該吻合幼兒特有的心理和思維方式,通過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結合生活實際,走進幼兒的內心,進行正確的評價和指導。還應該具體化,不能僅僅用“很好”、“很棒”這一類抽象表達,而應該讓幼兒真正理解什么很好、什么很棒。
(二)對幼兒批評性評價應伴隨激勵性語言表揚
“活佛”不可取,完全否定性的,消極性的評價語言更不可取。如何做到二者之間的平衡,既是語言能力的考驗,也是教學思想與理念的考驗。對幼兒做得好的表揚,做得不好的及時指正,批評性評價語言的合理使用也是藝術。教師的鼓勵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力量,然而,由于幼兒自身的不成熟,決定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難免經常犯錯誤,教師的一句話能對幼兒的心靈產生巨大影響。如將“你錯了”換成另外一種評價語言來表達,“老師相信你,我們一起找出正確的答案好嗎”,這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兩種效果。批評性評價伴隨正面鼓勵性的語言能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對于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增添了陽光與溫暖。
(三)增強幼兒教師教學評價語言情感性與人文性
幼兒對外界往往有著敏感的感受力,評價性語言更是會讓幼兒直接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態度。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用充滿熱情與真誠的語言實施評價時,幼兒也會被感染,整個課堂生動活潑,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幼兒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具有獨立思想和情感的個體,教學活動的開展要以“人”為中心,體現在評價語言上就是語言的人文性?!皩φZ言的‘人文主義’的理解,即要求考察語意的多義性、表述的隱喻性和可增生性,從而把語言理解為人的存在方式?!盵4]評價語言的人文性要求注重語言的生成性和隱喻性,因此,幼兒教師在運用評價語言時,需要從幼兒出發,根據幼兒不同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實施評價,賦予幼兒生成的空間,尊重幼兒不同的見解與做法,不搞一言堂,為培育幼兒創造性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作者:李珂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教務處
參考文獻:
[1]黃韶斌.再探教學中的非正式評價[J].當代教育科學,2005,(6):24.
[2]葉平枝.幼兒教師日常教學評價行為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學前教育研究,2010,(6):23.
[3]羅玉珍.與幼兒交談的藝術性[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版,1998,(3):32.
[4]孫燕.幼兒園教師教學語言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80.
- 上一篇:閑暇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
- 下一篇:幼兒教師教學提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