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時間:2022-02-24 09:46:29

導語: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摘要】為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美國和新西蘭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本文基于專業標準、評估認證、政策保障和資源支持四個方面對美國和新西蘭幼兒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和比較。我國可借鑒美國和新西蘭的成功舉措,通過完善幼兒教師專業標準,制定幼兒教師教育保障政策,健全幼兒教師教育機制,提供資源與經費支持等來提升幼兒教師質量,保障幼兒教師專業發展。

【關鍵詞】美國;新西蘭;幼兒教師;教師質量保障體系

教師質量是教育質量的關鍵,是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的綜合表現。教師質量保障體系是在現有的教師教育、薪金保障、學校環境、聘任制度等前提之下,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它們更好地成為提高教師質量服務的動態系統。[1]教師質量保障體系是一個涉及國家、政府、社會、學校等多個主體的系統工程,既包括宏觀和微觀層面的質量保障體系,也包括內部和外部質量保障體系。一直以來,美國和新西蘭為提升本國的幼兒教師質量,從專業標準、評估認證、政策制度、經費和資源支持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深入分析探討美國和新西蘭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對完善我國幼兒教師教育機制,提升幼教師資隊伍質量,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美國、新西蘭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的比較分析

縱觀美國和新西蘭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舉措,各具特色又不乏共通之處,文章基于專業標準、評估認證、政策保障、經費和資源支持四個方面對兩國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展開論述和比較。(一)基于專業標準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比較分析。教師專業標準是國家教育機構依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培養目標制定出的有關教師培養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它具體規定了教師專業結構要素中的各項實施準則和方法。[2]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各國教師專業標準的研發越來越注重不同發展階段教師專業要求的內在一致性和標準的連續性。[3]針對幼兒教師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美國制定了《幼兒教師職前標準》《幼兒教師在職標準》《優秀幼兒教師標準》。新西蘭也相繼頒發了分別適用于職前教師的《師范類畢業生標準》、入職教師的《幼兒園新教師專業標準》和在職教師的《注冊教師專業標準》。美國的《幼兒教師職前標準》是根據幼兒教師的學歷水平進行劃分的,分為初級許可證計劃、高級計劃和副學位計劃三個層次,用于規范和考核幼兒教師培養機構和學校。《幼兒教師在職標準》針對教師的考核與評價提出了十條原則。而《優秀幼兒教師標準》則是針對經驗豐富、能力突出的幼兒教師,也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努力方向和目標。盡管各個發展階段的專業標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對教師的具體能力要求的指標上體現了差異化和遞進性的特征。新西蘭則將幼兒教師入職教育、專業標準與資格認證有機結合,如職前教育項目與師范生畢業標準聯系密切,入職教師必須參加兩年以上由所在教育機構提供的入職教育,達到注冊教師標準才能獲得注冊教師資格等。美國和新西蘭動態性的專業標準體系涵蓋了幼兒教師各個發展階段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以及實踐經驗,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差異化的特點,既為幼兒教師的終身職業發展規劃指明了方向,又有利于確保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不斷得到提升。(二)基于評估認證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比較分析。專業標準的頒布為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只有當標準與適當的評價方式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為切實提升幼兒教師的質量,建設完善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美國和新西蘭分別建立了以標準為尺度的教育質量評估和認證方式。美國針對幼兒教師教育機構采取了副學士學位認證、學士學位認證、研究生學位認證三種不同層次的認證模式。認證的內容主要是考察幼兒教師教育機構或項目能否培養出符合以下六條核心標準的幼兒準教師:一是通過各州特定的教師資格認證考試,二是通識知識的考試,三是對培養的幼兒準教師學習計劃和開展實際課程能力的評估,四是對培養的幼兒準教師教學能力的評估,五是對培養的幼兒準教師對幼兒學習影響的評估,六是與標準相關的其他評估。[4]幼兒教師教育機構若想獲得全美幼教協會(NAEYC)或國家教師教育認證委員會(NCATE)的認證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遞交認證申請文件、自我審查和NAEYC對教育項目進行審查、起草自我檢查報告、機構遞交自我檢查報告、NCATE進行實地審查、NCATE公布評估決議。[5]美國對幼兒教師教育機構的評估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特別是學士和碩士學位,整個過程會持續18~24個月。對機構的認證更是一個形成性評價的過程,即便獲得了認證資格,NAEYC和NCATE依然會對機構進行定期審查和修正。[6]與美國注重對幼兒教師教育機構認證不同,新西蘭政府成立了眾多職責分明、相互合作的教師質量保障機構。例如,負責管理國家學歷學位資格認證的新西蘭資格評審局,擔任幼兒教師注冊事宜的新西蘭教師委員會,開展學前教育評價并相關報告的新西蘭教育評價辦公室,監督幼兒教育管理及教育執行情況的教育督察室等,這些機構職責分明,相互配合,從多方面確保教師質量。[7]此外,新西蘭還有著較為嚴格和完善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教師委員會根據注冊的相關標準為幼兒教師頒布臨時注冊教師、準注冊教師和完全注冊教師三種不同水平和類型的從業執照,非永久的教師資格注冊和認證制度能夠促進教師不斷取得進步,提升專業水平和能力。(三)基于政策保障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比較分析。政策是由政府或者公共權威根據一定的目的,通過各種手段,對組織或者個體進行控制的行為。政策本質上是一種權威性的社會價值分配方案。[8]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國家制定相關政策予以基礎性的保障,幼兒教師質量的提升同樣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與保駕護航。以政府為首,大力支持本國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并出臺相關的政策制度,是新西蘭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的一大特點。作為新西蘭幼兒教師質量保障的奠基性政策文件——《未來之路》(即學前教育十年戰略規劃),是新西蘭政府對學前教育領域發動的一次較為持久而全面的改革。《未來之路》中明確指出要擴大對所有幼兒園教師及其他學前教育機構教師的注冊要求,使2007年、2010年、2012年注冊教師的比例分別達到50%、80%和100%。[9]自2002年起,新西蘭政府每四年便會一份《幼兒教師集體協議》,對涉及在職幼兒教師切身利益的內容如招聘、安全與健康、薪酬、津貼、假期等做出明確的規定與要求,以此來保障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質量提升。[10]可見,在新西蘭幼兒教師是一份受到國家及行業內認可和政策法律保護的職業,職業的保障性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加入到學前教育事業當中來,《幼兒教師集體協議》為新西蘭幼兒教師整體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與新西蘭相比,公共政策和系統支持也是美國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實施的前提。自2002年起,美國政府實施了“支持教師,凝聚家庭”項目計劃,旨在通過兒童早期戰略計劃和專業人士的幫助使幼兒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與家庭在重要問題的溝通上促進兒童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此外,全美幼教協會還在其官方網站為幼兒教師查詢相關立法問題提供了支持,設立并實施了“幼兒冠軍行動中心”。[11]這一行動中心主要用于宣傳各類國家的政策和提供可用信息,滿足幼兒教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的需求。(四)基于資源和經費支持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比較分析。全美幼教協會作為世界最大的幼兒教育組織,在保障美國幼兒教師質量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美國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五大資源支持和交流平臺。一是幫助幼兒教師和教育實踐人員獲取幼兒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最新信息與成果。全美幼教協會創辦了專業的幼兒教師教育雜志“TeachingYoungChildren”,除了多種紙質版本外,還有專門的網站提供多語種的電子資料?!癟eachingYoungChildren”中不僅包含來自幼教專家的理論剖析,還包含來自一線幼兒教師的實踐真知,有效填補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二是通過國家兒童早期專業發展的年度盛會這一交流平臺促進幼兒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成果共享,與會者通過聽取主題報告,參與交流研討,觀摩教育展覽等獲得啟發,促進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三是創辦NAEYC網絡興趣社區,將有著共同興趣愛好和追求的幼兒教師匯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彼此促進。四是設置“EarlyYearsAreLearningYears”信息查詢模塊,定期有價值的資訊和文章,為幼兒教師和家庭培養幼兒提供支持。最后,為了加強全球性的教育交流,幼兒教育全球聯盟的建立為全世界的幼兒教育者提供了發聲平臺。與美國相比,新西蘭政府更加注重幼兒教師工資薪酬、福利津貼等經費支持制度的建立和運行,為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新西蘭政府不僅為在校學生設立多樣化的教育獎學金,吸引優秀青年投身學前教育行業,還為臨時注冊教師和在職教師提供專項補助,幫助其取得合格教育文憑成為注冊教師。為了能讓更多的優秀教師從事幼兒教師事業,新西蘭政府不斷改革教師注冊計劃,擴大幼兒教師的補助經費。為了減輕教育機構聘請注冊教師所增加成本的壓力,也為了讓更多的教育機構聘請注冊教師,新西蘭政府釆用了基于學前教育機構成本的投入方式,即注冊教師數越多,獲得的經費支持力度越高。[12]總體來說,新西蘭教育經費投入機制較為完善,資金投入的比例與幼兒教師的質量相聯系,極大地促進教師質量的提升和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美國、新西蘭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的借鑒與思考

(一)完善幼兒教師專業標準,將專業標準與資格認證相結合。教師專業標準是確立和提升教師專業地位的重要前提,也是建立教師教育標準體系的核心內容。制定和頒布教師標準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提升教師質量的重要舉措。美國和新西蘭的成功經驗表明,根據不同教育需求和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特點制定的教師專業標準更能夠成為引領教師發展道路的指向標,確保教師的專業水平在職業生涯中逐步得到提升。2012年,我國教育部制定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為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建設、管理、培養以及幼兒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但與美國和新西蘭相比,我國的《專業標準》適用于所有發展階段的幼兒教師,缺乏層次性和專業引領性。因此,我國應該以現有的《專業標準》為基礎,根據教育的需求和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將標準層層分解、制定有針對性的專業發展標準和連續性的職業規劃依據。幼兒教師專業標準是幼兒園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的重要依據,針對我國目前幼兒教師資格終身制無益于提升幼兒教師專業水平的現狀,如何將專業標準與幼兒教師的資格認證結合,更好地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質量提升?在這一問題上,我們可以借鑒美國和新西蘭的創新之舉。在美國,考取相應的幼教執照是從事幼兒教育事業的前提,為鼓勵在職教師不斷追求與進取,政府為其設置了初級、中級、甚至是國家高級教師資格證,在職教師可通過學習、進修等途徑獲得自我提升。獲取相應層次的教師資格證并不代表一勞永逸,相關部門會定期根據教師的專業水平對教師資格進行認證,認證不合格則要接受新一輪的學習與培訓。新西蘭不僅將專業標準作為幼兒教師資格注冊的評判依據,還將其與幼兒教師的薪資掛鉤,并制定了指導幼兒教育機構如何將教師的績2018.01教育科研•早期教育29效融入專業標準的操作性手冊指南。[13]據此,我國應該打破教師資格終身制度,豐富幼兒教師資格證書類型,體現不同階段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水平。另外,進一步完善幼兒教師資格認證程序,將幼兒教師的入職考核、在職培訓、職后發展融入其中,將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與資格認證相結合,在落實專業標準的同時,制定教師專業發展的詳細指導手冊,讓評估和考核有章可循。(二)制定幼兒教師教育保障政策,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是一項惠及億萬兒童的公益性事業。明確和落實政府責任是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都明確指出政府在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負有主要責任。為促進幼兒教師質量的提升,各省市也紛紛制定了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但具體目標和措施的表述較為籠統,缺乏可操作性,目標較為單一,不具有持續性和層次性,僅僅提出了要增加幼兒教師的數量,對于教師的學歷、資格、專業水平等衡量幼兒教師質量的具體指標的提升并未過多涉及。新西蘭政府在學前教育十年戰略規劃——《未來之路》中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目標,并在實施的過程中依據實際情況對目標進行了調整。此外,政府還通過頒布《幼兒教師集體協議》對幼兒教師的薪資政策、專業發展、權益保護等方面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美國以政府為主導,成立了幼兒教師質量保障的各項機構,分別負責職前培養監督、入職教育指導、制定教師專業標準、開展資格注冊審查等各項工作,各機構分工明確且落實到位,在美國幼兒教師質量保障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和新西蘭幼兒教師質量的提升與其政府的重視及責任的擔負密不可分。因此,我國各級政府應該明確其在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作用,并承擔起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責任。首先,應制定適應各地實際的幼兒教師質量保障政策和發展規劃,設置明確可量化考量的教師質量提升的階段性目標,避免實施過程中政策方向的偏離。其次,要統籌各部門和單位切實提高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制定幼兒教師配備和編制標準,對園長和教師進行培訓等,以此來保證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穩定和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最后,幼兒教師質量的提升和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政府要做好中長期的政策規劃,并逐步落實和推進。在政策實施的過程中要進行調研,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為政策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三)健全幼兒教師教育機制,確保幼兒教師質量。幼兒教師培養機構是幼兒教師的搖籃,健全幼兒教師教育機制是提升和確保教師輸出質量的前提。目前我國幼兒教師的學歷水平堪憂,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幼兒園園長及專任教師近168萬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及以上者近27萬人,只占到全部人員的15.5%,而高中或高中以下階段畢業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近56萬人,占教師總數的33.6%。[15]高校學前教育課程的設置也存在通識教育流于表面,專業課程無法內化為學生信奉的教育觀念,實踐課程與理論脫節等問題。除此之外,幼兒教師入職教育的現狀也不容樂觀,采用師徒結對的形式將新教師的入職教育質量完全依托在老教師的經驗上,入職培訓效果得不到保障。雖然國家開展了相應的在職教師培訓項目,但參與的人數有限,經濟欠發達或邊遠地區的幼兒教師缺少公平的培訓機會,培訓項目的效果也無相應的機構進行評估和監督。反觀新西蘭和美國,為切實提高幼兒教師教育質量,美國設立了副學士學位認證、學士學位認證、研究生學位認證三種不同層次的認證模式,對幼兒教師教育機構進行持續性的評估和形成性的評價,確保幼兒教師的輸出質量。新西蘭幼兒教師職前培養和入職指導在教師委員會的組織管理下發展成了教育質量目標明確清晰,培養過程規范可控,各參與機構相互合作的教師教育項目。[16]幼兒教師職前培養既注重學術性又重視實踐性,力圖以學生為中心,多種形式(講座、工作坊、小組輔導和現場體驗)相結合?;谝陨辖涷?,我國應該健全幼兒教師教育機制,設立嚴格的評估標準和認證系統,規范職前培養模式,加強新教師入職培訓,從而確保幼兒教師的輸出質量。具體來說,幼兒教師培養機構在課程設置上應形式多樣,并注重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信仰、態度和專業素質。從幼兒教師入職指導的有效性來看,應學習新西蘭建立“幼兒教師入職指導項目”,規范新教師和指導教師在入職教育過程中的義務和責任,提升入職指導的質量和效果。(四)提供資源與經費支持,保障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學前教育師資的建設是保障學前教育質量和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教師的薪酬待遇是影響教師流動的重要因素。但是,一直以來我國幼兒教師工資待遇偏低,獲得專項財政經費的支持少,工作強度大,付出與回報不相符,從而導致教師職業滿意度和認同感較低,流動性大。近年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若干意見》等國家性政策文件都明確指出要依法落實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切實維護幼兒教師權益,完善落實幼兒園教職工工資保障辦法等。新西蘭完整的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為學前教育體系的正常運行和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應根據國情對幼兒教師的身份、聘用與考核制度、工資待遇等較為重要的問題做出明確的界定,只有保證了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才能使學前教育事業穩固發展。激發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促進幼兒教師的自主學習與發展,需要建立一個穩定的專業支持系統,為幼兒教師提供豐富的專業資源,使得幼兒教師與幼兒教育專家、教育管理者、家長、社區、同事之間有便捷的溝通與交流平臺。借鑒美國的經驗,首先,我國可以利用優秀的幼兒教師教育組織發行或者引進國外更多的幼兒教師教育專業期刊,并架構網絡平臺、提供免費的資源下載,使得幼兒教師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取所需的最新成果資源和信息。其次,設立權威的幼兒教師教育論壇和教育聯盟,鼓勵更大范圍內幼兒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成果共享。最后,構建信息反饋和咨詢平臺,特別是在幼兒教育文件和政策出臺時,設立幼兒教育工作者信息反饋和咨詢平臺,讓幼兒教師在踐行相關政策有疑問或者發現問題時能及時與政策制定者進行交流溝通,以達到更好的政策實施效果。

作者:秦晴 王葉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