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要素分析
時間:2022-04-03 11:04:39
導語: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要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發展不平衡是近年來我國國民教育發展過程當中的重要問題之一,教育發展不平衡問題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區域性的教育質量不同,這與該地區的經濟水平具有一定的關系,所以文章將從家庭方面、幼兒園方面、社會方面等就欠發達縣域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欠發達縣域;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要素
統計發現,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學前教育質量都和以下三個方面有直接關系,第一是家庭教育方面,第二是幼兒園教育方面,第三是社會方面。而這三個方面,只要有一方面在開展過程當中未能真正達到學前教育發展要求,就會影響到學前教育的總體發展,也將會影響到幼兒身心素質培養。現實中,欠發達地區的學前教育水平和發達地區的學前教育水平具有明顯的差距,其中原因不僅僅是區域經濟對社會發展、教育水平的影響,很多欠發達地區的幼兒家庭教育也不完善。接下來就欠發達縣域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家庭方面
(一)家長提升自身素質。欠發達地區的幼兒首先能夠接觸到的教育環境,就是家庭教育環境。所以在家庭教育環境下,要想保證幼兒自身素質得到一定的培養,作為幼兒最常接觸的家長就要首先考慮如何對自身的素質進行建設和提升。在很多欠發達地區,幼兒的家庭環境相對特殊,甚至有的幼兒家庭因為經濟原因父母必須遠赴外地打工掙錢,幼兒則交由奶奶爺爺來照顧。由于爺爺奶奶的文化水平不高、教育能力不足,影響到家庭教育的質量。有的幼兒雖然擁有非常完善的家庭教育,但由于大部分欠發達地區的幼兒父母多為農民,其文化水平、教育理念、知識結構等教育素養還相對落后,從而導致在對幼兒素質進行培養時,并不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忽略了對幼兒應進行的很多素質及能力培養。所以欠發達地區的幼兒家長需要懂得如何借助資源、利用自身優勢提高自己的素質。比如幼兒家長可以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氛圍,重視和鄰居之間的相處,重視與親友的禮尚往來等,使幼兒從小就對分享以及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等美德有一個具體的概念,進而養成良好的習慣。(二)多與幼兒進行溝通。在當前很多農村地區或者是鄉鎮地區,父母在進行幼兒管理過程當中,都具有自身的一套準則。甚至有的家庭在進行幼兒教育管理時,更偏重于棍棒底下出孝子之類的管理方法,這樣可能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培養造成嚴重的阻礙。所以父母要從正確的方向、正確的角度出發,多與幼兒進行溝通,在關心幼兒的同時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罵。同時,家長除了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氛圍以外,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必須保證幼兒在家庭教育里面所接受的教育更具正能量。與幼兒多溝通,要為幼兒提供表達自我的機會,為幼兒以后的學習生涯、職場生涯奠定更好的心理基礎,也能夠保證幼兒在日常學習過程當中更直白地表達自身的想法和疑惑。(三)多與教師進行溝通。作為幼兒的家長一定要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雖然家庭教育的良好開展能夠更好地推動學前教育快速發展,但作為幼兒家長,一定要重視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所以,幼兒家長要及時和幼兒園的教師進行溝通,要積極地配合幼兒園的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在和幼兒園教師接觸時,也一定要和幼兒園教師多交流、學習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保證幼兒健康成長。比如幼兒家長可以積極參加幼兒教師舉辦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教學活動參與過程當中,家長可以更好地和幼兒培養情感,也能夠促進幼兒和教師更好地溝通。
二、幼兒園方面
(一)幼兒園改善教育環境。除了家庭教育方面,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陣地,首先要根據自身現有資源合理地改善教學環境,完善教學設備,運用全新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學前教育質量提升過程當中,幼兒園教師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欠發達縣域的幼兒園在發展過程當中更應該重視師資力量的培養與引進。只有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素養,科學改變教學模式,才能逐漸縮小欠發達地區幼兒園的學前教育質量和城市幼兒園的學前教育質量間的差距。如果不具備引進外教的條件,那么幼兒園就要組織教師,通過對優秀幼教教師、先進教學模式的觀摩學習,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二)科學合理設計未來發展規劃。欠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幼兒園發展水平具有非常明顯的差距,不僅僅是在教學質量上面存在差距,在辦學理念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幼兒園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完全不考慮實際師資力量的應用情況,導致有的班級一個教師帶70多名甚至更多的幼兒,使得幼兒教師只能處于“哄孩子”的狀態,無法真正組織教學。所以作為當前欠發達地區的幼兒園,要對今后的發展規劃進行詳細設計,從根本上要對幼兒園的辦學體制進行一定程度的改善。比如可以對班級人數進行控制,按照當前幼兒園自身的實際師資力量進行班級的劃分。減少幼兒教師的教學壓力,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質量,讓幼兒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幼兒的身心素質,同時也能夠讓幼兒教師擁有更多的精力,去對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詳細刻畫與設計。(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學前教育的教育質量和幼兒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要想提高學前教育的教學質量,幼兒園本身可以依據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在內部進行管理制度的確立與完善,對幼兒教師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與規范,并在此基礎之上完善責任制度與獎罰制度等。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能夠更好地保證幼兒教師在日常課程開展過程當中,按照當前國家對學前教育提出的要求進行課程設計、課程內容選擇。教師在提高自身教學素養的同時,也逐漸學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提高幼兒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感受,進而推動幼兒素質的提升,更好地促進幼兒園快速發展。(四)增加與家長溝通。幼兒園的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共同開展,能夠更好地培養幼兒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作為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時,一定要和幼兒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不論是在當前農村地區還是在城市發達地區,很多幼兒家長對幼兒都是十分寵溺,甚至有的幼兒家長害怕幼兒在幼兒園遭受虐待,對幼兒園和幼兒教師不信任。另外,由于很多鄉鎮地區的幼兒園條件差,導致幼兒家長對幼兒園缺乏一定的認同感。所以作為當前的幼兒教師,一定要學會如何和幼兒家長溝通,比如幼兒教師可以適時增加家訪的次數,也可以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親子互動活動。在開展實踐活動時,幼兒教師也可以將自身設計其中,和幼兒家長及幼兒之間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課堂互動,從根本上提高幼兒家長對幼兒教師的認同感,保證家庭教育和幼兒教育的開展具有一致性。
三、社會方面
(一)政府部門投入更多資金支持鄉鎮學前教育。政府部門一定要積極地動用資源,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學前教育的支持力度。當前,很多欠發達地區的幼兒園在發展過程中缺乏一定的政策保護,也缺乏更多的資金投入,所以就導致幼兒園自身的成長完善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作為政府部門,首先要重視幼兒學前教育,加大對幼兒園的資金投入;其次要開展幼兒教育的宣傳活動,讓幼兒園以及幼兒家長真正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第三要建立政府和幼兒園以及家庭進行有效溝通的渠道,在與欠發達地區的幼兒家長進行溝通時,可以了解家庭教育發展水平,幼兒家庭經濟水平,并且開展有針對性的扶持和引導工作。政府部門還可以依據不同區域的發展特色,確定不同的學前教育教學模式,尤其是針對當前很多經濟欠發達的區域存在大部分留守兒童的現狀,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進行更多教學模式的設計,以保證留守兒童在接受學前教育育時,有足夠的安全感,學習與生活也能夠得到有效保障。(二)完善鄉鎮幼兒園學前教育體系。當前很多欠發達地區的幼兒園由于缺乏足夠的教育教學資源,缺乏足夠的經濟保障,所以導致很多地區的幼兒園在進行課程設計過程當中,會減少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所以對于鄉鎮幼兒園,地方政府首先要意識到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一定要鼓勵、引導鄉鎮幼兒園開展學前教育的全方位發展。換句話說,政府要對幼兒園進行引導,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比如,政府可以在鄉鎮開辦一些幼兒系列比賽活動,讓幼兒通過參加比賽,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也可以和幼兒園進行結合,為幼兒提供更多視頻,比如動畫片以及其他益智類的動漫游戲等,讓幼兒在學習過程當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三)完善農村分配專業幼兒教師制度。幼兒園缺乏專業幼兒教師,是當前欠發達地區幼兒教育質量難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想提高當前農村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學前教育質量,政府也要加大幼兒教育師資力量的投入力度,通過提升師資力量有效提升幼兒學前質量。第一要提高福利待遇,鼓勵、支持幼兒教師投身農村幼教工作;第二要加大教師下鄉支教的力度,活躍農村幼教隊伍;第三要多角度開展專業的培訓活動,對于專業教師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顏佳,劉剛兵,袁紅,李赟鵬.城鄉學前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新思路[J].教育科學論壇,2019(32).
[2]時淑平.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歌曲演唱技巧與幼兒歌曲表演唱形式的探究[J].北方音樂,2019(19).
[3]霍利婷,王桂新.中國學前教育資源空間均衡度變化研究———兼論兩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成效[J].現代教育管理,2019(10).
[4]馬雪琴,楊曉萍.學前教育質量保障與實現路徑———基于質量文化的視角[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5).
作者:張金梅 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教學研究室
- 上一篇:幼兒園游戲化主題教學活動研究
- 下一篇:農村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