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沙池游戲中教師介入指導策略分析
時間:2022-03-25 03:50:34
導語:幼兒沙池游戲中教師介入指導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沙池游戲具有想象性和創造性,是當前幼兒普遍較為喜歡的游戲之一,對于不同年齡階段幼兒有著不同教育價值和探討。因此教師介入游戲指導的時機、方式、目的等對幼兒沙池游戲的教育成效至關重要。教師介入沙池游戲指導的目的是,幫助幼兒提高沙池游戲水平,從而在游戲中啟發幼兒全面發展。在幼兒園沙池游戲實踐中發現,教師對如何介入游戲指導出現困惑現象,需要深入研究和充分準備。
關鍵詞:幼兒;沙池游戲;教師;介入指導
一、教師介入幼兒沙池游戲指導的常見問題和原因剖析
指導目標不明確?!?~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介入游戲指導時應具備目標意識,支持和引導幼兒從原有的水平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在幼兒沙池游戲中,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各年齡段的幼兒玩法單一,大多是鏟沙、堆沙等簡單動作,有的甚至“亂玩”,游戲層次感不強,幼兒思維創新性不夠,忽略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與發展需求。分析這一現象原因,主要是沙池游戲中教師缺乏“主心骨”,指導目標模糊,介入幼兒游戲指導時機和指導方式等不夠明確,不夠合理。游戲中如果教師指導目標不明確,幼兒游戲就會失去主題,失去教育價值。只有帶有主題、計劃和目標的沙池游戲,才能更好地促進師幼共同發展。[1-5]引導材料不恰當。幼兒階段學致分為三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發展目標和興趣都不一樣,所以準備和投放的游戲材料應適合幼兒發展需求。比如,小班幼兒最大的特點是喜歡模仿,大多只會無計劃地獨立游戲、不斷地模仿挖沙、堆沙,學習一些簡單的基本動作,一般以平行游戲為主,隨著游戲水平提升,也會慢慢學會用一些模具做一些簡單的造型。因此,材料選擇上可簡單些,可收集不同形狀、大小的鏟子、小桶、漏斗和廢舊盒子。中班幼兒與同伴的合作性游戲逐步發展起來,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沙池游戲中也慢慢過渡到聯合游戲,例如找寶藏、堆山丘、建樹林、建城堡等,游戲不再單一化,創造性游戲慢慢開始萌芽。教師在材料的選擇上,除了鏟子、漏斗和小桶輔助性的材料外,應添加半成品的材料投入,既滿足中班幼兒游戲中的建構需求,又有效地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合作意識。大班的幼兒在沙池建構游戲中,合作意識和思維能力明顯提升,他們會自己建立小組進行合作游戲,在游戲中觀察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開始逐漸獨立,沙池建構中的作品也更加精美而細致。因此,除了輔助材料和半成品材料,應該注重低結構和高結構材料的投放,在材料的選擇上適合大班幼兒發展,例如水、瓶子、量杯、水管、樹枝等,材料促進全面發展,滿足大班幼兒探索需求。指導語言不適宜。沙池游戲實踐中,教師的指導存在一些常見的問題和認識誤區。通常表現為:①直接傳授,過多控制幼兒游戲。在游戲中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不是觀察和引導,而是直接制止和傳授。直接傳授游戲,幼兒就失去思考的過程,游戲經驗得不到提升,還較大影響幼兒想象、創造思維的發展。②指導無效,缺乏啟發性。教師的指導語對幼兒游戲應起到有效幫助,在原有的水平線上得到提升,無效的指導語往往表現在沒有啟發性。如:“這是你建立的城堡嗎?”“這座城堡真漂亮”等。③不管不問,缺少有效指導。有的教師放羊式組織游戲,很少介入指導,沒有觀察記錄和游戲小結。沒有教師觀察引導的游戲,就會出現“亂玩”的現象,幼兒發展能力就得不到提升。
二、教師介入指導時機的選擇和把握
組織沙池游戲時,教師要把握好對幼兒游戲引導時機,過早或過遲都達不到游戲效果,應仔細觀察,因勢利導,擇機介入??偨Y經驗規律,選擇時機通常要把握好三個方面:①看客觀需要,看幼兒游戲是否順暢,客觀上是否需要幫助引導。②看效果需要,游戲效果是否達到預設目標,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的游戲水平或鍛煉是否達到預定效果。③看安全需要,游戲中任何可能的安全風險都是最關鍵的因素,當發現有安全風險和游戲秩序受到威脅時要第一時間介入。教師合理把握好這三個方面,選擇好幼兒游戲引導和干預時機,就能合理掌控游戲發展,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同時在游戲中提升幼兒能力。把握時機最有效的途徑是做好觀察記錄。教師通過全程觀察和伴隨記錄游戲中幼兒的興趣熱點、認知經驗和游戲困惑以及游戲存在的問題,實時研判是否介入和如何介入游戲,從而推動游戲的持續性發展。在觀察、分析、反思中不斷提升教師的指導水平,更好支持幼兒的發展,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
三、教師介入游戲指導的方式方法
教師介入幼兒游戲指導的方式一般有語言引導和行為指引兩種,不管選擇哪種方式,都要堅持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教師對幼兒沙池游戲要有明確的指導目標。(一)語言引導。主要包括4種方式。1.提問式語言。主要用于解決幼兒游戲中的困惑和疑問,教師以提問的方式介入游戲,引導幼兒思考、及時解決問題,指導語應對幼兒游戲起到啟發性和引導作用。例如沙池建構主題是“水渠”,教師介入游戲時提問式指導語幼兒,可以試著提問:建立水渠可以用什么材料?什么材料是結實又可組合起來的?水渠里面的水會流向哪里呢?等等。2.建議式語言。幼兒游戲經驗不足,在沙池游戲中,當幼兒遇到困難阻斷游戲,游戲無法繼續推進,幼兒可能對游戲失去趣時。教師可以運用簡單的提示建議,幫助幼兒理清思路、明確目標,促進幼兒游戲發展。例如沙池主題是“山坡”,教師介入游戲時建議式指導語可以是:“我覺得山坡上還會有更多好玩的東西,后面的主題需要你們想一想”、“山坡會坍塌,是不是可以參照上次做面餅的方法,面粉里面加了什么才能變成一個大球”等等。3.鼓勵式語言。在游戲中對幼兒各種表現給予及時表揚與肯定,鼓勵的同時也是提出期望,可增強幼兒自信心,讓游戲有更多的創造空間,同時鼓勵身邊的幼兒,在游戲中逐步養成遵守游戲規則、敢于嘗試、團結樂觀的良好學習品質。教師介入游戲時鼓勵與表揚式語言有:“寶貝真棒!很快就想出辦法來了,相信你最后一定會成功”、“今天,文文小朋友進步最大,他學會了分享和謙讓”等等。4.角色式語言。教師可以以游戲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游戲中,通過游戲互動引導幼兒游戲。如在沙池角色游戲“甜品屋”中,教師以顧客的角色出現,向幼兒提出“老板,我不想吃蛋糕,這里有三色球冰淇淋嗎?”等等。(二)行為指引。主要包括3種方式。1.提供材料。沙池游戲中,幼兒興趣大多首先來源于豐富有趣的材料,材料應符合幼兒年齡發展需求、層次分明,若材料選擇過難或過易,就會降低幼兒興趣,游戲中就會出現“不聞不問”的狀況。其次輔助性材料投放的運用及效果,當幼兒對游戲出現厭倦期時,輔助性材料可以及時更換,材料運用不恰當,即使教師介入游戲指導,效果也不會明顯。如沙池游戲的主題是“城堡”,除了用基本的材料來堆城堡、建水渠,輔助材料還可以提供小樹枝、小動物、積木,可同時將角色扮演和建構游戲融入到沙池游戲中去。2.場地布置。沙池游戲中,活動目標是否有效完成,教師可以通過場地布置的影響來達到游戲預設的目的。場地布置的前提是保證幼兒安全,檢查場地有無危險及影響到幼兒人身安全的因素,檢查清潔場地有無危險物品鐵釘、破碎的玻璃等,游戲安全性提高了,游戲過程才能通暢有序。3.動作示范。幼兒游戲經驗水平有限,在必要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身體語言及動作進行示范指導。如教師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示范、一個講解,為幼兒游戲做出及時的反饋。例如組織中班幼兒開展“城堡里的水槽”沙池建構游戲,幼兒在反復鏟沙的過程中,沙子紛紛滑落。教師這時可到幼兒旁邊,從沙池的底層鏟出一些濕沙,學著他的樣子拍拍打打,反復幾次沙堆越來越大。沙池游戲中,教師簡單的身體語言及動作示范,可以幫助幼兒提升游戲技能,提高學習興趣。以上是結合多年幼兒教學實踐中關于幼兒游戲介入指導的探索和思考,教師在組織幼兒其他游戲時也可以舉一反三,依此類推,結合實際調整游戲介入指導時機,也能更好達到預定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文強.教育理論基礎[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發展與學習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徐文文.《指南》視域下幼兒園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D].長春:沈陽師范大學,2015(6).
[4]崔蓮華.教師如何把握好幼兒游戲的方式與方法[J].東方青年•教師,2012(5):53.
[5]官秋紅.幼兒園中班結構游戲教師指導行動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5.
作者:陳芳 單位:廣東省廣州軍區政治部幼兒園
- 上一篇:幼兒師范院校學生師德教育探索
- 下一篇:淺析姜丹書的美術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