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幼兒教育的小學化走向
時間:2022-04-05 03:52:00
導語:剖析幼兒教育的小學化走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專家學者們提出了以下兩種模式。一種是從理論的層面出發,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主要是指幼兒園將小學的課程資源、管理模式、評價標準、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等引入、滲透于幼兒教育實踐中,使之常規化、教學化、狀態化,進而普遍化和趨勢化的一種功利性的教育現象和錯誤的教育傾向。另一種是從實踐層面出發,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課程內容上的小學化,另外一方面是對幼兒的行為要求及幼兒教育形式的小學化。我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在幼兒園在違背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情形下,過早地教授幼兒讀、寫、算等應試知識的一種錯誤教育方式。
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成因分析
(一)市場經濟激烈競爭的壓力下移
隨著國家的繁榮強盛,人們在充足的物質生活中,也經受著巨大的生存挑戰。深受競爭考驗的家長們不惜一切代價,在不顧及孩子身心發展水平的前提下,讓孩子學習各種樂器、外語等知識。很顯然,成人是把社會上的競爭壓力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
(二)幼兒教師的傳統教育觀
評價一個好的幼兒教師,最重要的標準是什么?在現實的觀察中,我發現,評價者都比較看重這名教師的各項技能以及課堂的組織能力。在“素質教育”的浪潮下,幼教界提倡“以兒童為中心”創新教育觀,尊重兒童。但是,在現實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評價標準以及教師自身素質導致了教師的“小學化”教學風格。
(三)幼兒教育市場混亂,功利性強
有些私立幼兒園為了贏取生源,就在幼兒園采取能夠讓家長迅速看到成果的“小學化”課程內容。公立幼兒園則更加注重對孩子興趣的培養以及潛能的開發,弊端是收效慢。同時,公立幼兒園也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有的公立幼兒園抵制不了輿論以及家長的呼聲,也在悄悄地進行“小學化”的課程。
三、“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危害
(一)不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科學實驗證明,對幼兒進行小學化教育只能事倍功半。如果幼兒教育采用教授加作業結合的方式,機械背誦和習慣化的思維就將嚴重地阻斷孩子本來應該被勃發的智慧和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同時,不利于兒童的身體健康。在幼兒期,沒有什么是比健康更加重要的了。
(二)不利于兒童個性的形成
兒童的個性特征遭到了成人們的漠視。在幼兒園,教師們喜歡的是聽話的孩子,而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往往是很有想象力的。在教師的整齊劃一之下,蘋果就應該是圓的,太陽就應該是紅色的。對“老師,為什么……”或是“老師,我不想……”等問題,教師采取的回應態度比較冷淡,長此以往,孩子問問題的欲望也就隨之熄滅了。
(三)抗挫折的能力差
假如我們采用了“小學化”的幼兒教育方式,那么,待幼兒真正進入到小學的學習生活中就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問題:一方面,幼兒由于已經習得了這方面的經驗,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另一方面,幼兒在幼兒園缺乏與同伴交往的機會以及自我服務的能力。研究發現,這些過早接受小學化教育的兒童會在后續的學習中顯得缺乏后勁。同時,幼兒周邊的人群對他評價的落差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挫敗感,使之無從調試。
四、“幼兒園教育去小學化”的策略分析
(一)轉變家長觀念,扶正社會輿論
轉變家長觀念,逆轉社會輿論是解決“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關鍵。建議家長們不要只看到“小學化”帶給孩子們一時的聰明與知識,要考慮幼兒的自身規律。美國心理學家麗蓮•凱茨將這種現象命名為“兒童習得性愚蠢”。國內的專家也將此現象稱為“三年級塌腰”。所以,評價一個孩子的標準應該是他的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以及和諧人格的發展。
(二)加強幼兒教育市場的監督與管理
我國幼兒教育市場想要用一把尺度去衡量是不可能的。建議對經營者的素質要嚴把關,各地要依據《幼兒園管理綱要》和《幼兒園管理章程》等法規及有關政策方針,加強對幼兒園的管理監督,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一套幼兒園自主管理與幼教主管部門宏觀指導相結合、反饋及時、調控有力的管理監督機制。
(三)轉變教師觀念,建立新評價體系
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說,教師是各種教育理念的執行者,教師的素質和觀念對任何教育改革的成敗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具備各種藝術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正確的“兒童觀”才是教師最閃光的基礎素質。幼兒園的管理者也要順應時代,順應兒童的實際發展水平,建立適當、靈活的評價體系,一起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營造健康的競爭機制。
(四)用操作性強的教學活動豐富幼兒的一日生活,讓幼兒有事可做
教師可開展各種特色活動,來豐富幼兒的一日生活。如果幼兒園管理者可以調動全部的力量來整合幼兒與生活經驗以及游戲的課程資源,并將這些貼近幼兒生活的課程資源趣味化、簡單化、操作化,相信再也不會出現教師認為無東西可教、孩子沒東西可學的無奈的“被小學化”的窘境了。
(五)一分為二地看“幼兒教育小學化”
如何處理好幼小銜接問題,是許多家長和教師感到頭疼的問題。“幼小銜接”就是指兒童在幼兒園的最后階段,做好充分的入學準備。從幼小銜接方面看,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如果能在幼兒升入小學的中間過渡階段開展的話,無疑對幼兒適應小學的生活和學習是一個充足的準備工作。綜上分析,學前教育工作者應當攜家長、社會,集合各方面的有益力量,一切從幼兒的快樂出發,尊重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循序漸進,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和實際的操作中獲得本領和知識。
- 上一篇:村居民點建設情況報告
- 下一篇:局長在全市森林防火專題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