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嫉妒心理解析與指導
時間:2022-04-15 10:05:00
導語:幼兒嫉妒心理解析與指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些幼兒因為同伴贏得了一朵小紅花或受到老師表揚而悶悶不樂;有些在競賽游戲中因為同伴跑得比自己快而感到不快;有些則對比自己長得漂亮的同伴莫名其妙地耿耿于懷……這就是嫉妒。嫉妒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幼兒的嫉妒是將自己與別的小朋友作比較而產生的消極情感體驗,是指當幼兒看到他人某些方面比自己強而產生的一種不安、煩惱、痛苦、怨恨并企圖破壞他人優越感的復雜情感。嫉妒是一種“負面情緒”,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生消極影響,是一種破壞性的因素。如果幼兒長期處于嫉妒中,會導致器官功能減弱,機體協調出現障礙,從而加劇不良的心理體驗,產生諸如憂愁、懷疑、自卑等不良情緒,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影響幼兒與他人的正常交往,抑制其社會性的發展。教師及父母必須了解幼兒的嫉妒心理及表現,把握一定的教育矯治方法,對幼兒的嫉妒心理及行為進行及時而有效的教育引導。
一、幼兒嫉妒心理的行為表現幼兒嫉妒的范圍很廣,表現形式也很多,主要有:
(一)不能容忍親近的人對別人好三歲的牛牛本來在自得其樂地玩沙子,媽媽的朋友過來了,帶著自己的孩子金金。牛牛媽熱情地打招呼,然后把金金抱在懷里親撫一下。牛牛立刻扔下沙子,沖媽媽直伸手,要媽媽抱。媽媽把他也抱起來了,牛牛同時把金金往外推……幼兒最初的嫉妒總是與自己的父母、老師和同伴等身邊親近的人有關。當他發現,這些人疼愛別人而沒關注自己時,往往會表現出生氣、不滿、哭鬧、反叛等行為,有的甚至會出現一些倒退行為,如故意尿濕褲子,故意做出一些幼稚行為,以期引起成人的注意。
(二)對獲得表揚的幼兒懷有敵對情緒樂樂的媽媽是畫家,耳濡目染,樂樂的作品也顯得跟其他幼兒很不一樣,老師就常??洫勊?,還把她的畫貼出來給大家看。奇奇看在眼里,在樂樂繪畫時,三番五次地故意往她的畫上亂涂,使樂樂委屈得大哭。老師一再批評也制止不了奇奇。當別的孩子受到了家長、老師表揚時,這些幼兒往往表現得不高興、不服氣,認為自己不比受表揚的幼兒差,有的還會當面揭發受表揚幼兒的缺點或不足,盡管這些不足與幼兒的受表揚無任何關聯。
(三)對擁有好東西又不和自己共享的同伴進行排斥有一天,明明帶了一個新玩具回到幼兒園,這個玩具是舅舅在國外給他買的,媽媽交代明明這個新玩具不能給小朋友弄壞。所以,明明就不給其他小朋友碰他的玩具,小峰趁明明走開之后,偷偷地把明明的玩具藏到了睡室的床底下……幼兒總是喜愛和擁有很多玩具、用品和零食多的同伴在一起玩,因為從中可以得到快樂。但當同伴不將自己擁有的東西拿出來分享時,幼兒往往會表現出嫉妒情緒,如損害同伴的玩具、孤立排斥同伴等。
幼兒的嫉妒行為還具有下列特征:
1.外露性明顯。這是幼兒嫉妒與成人嫉妒最主要的區別。成人往往會考慮各種因素而盡量掩飾和控制自己的嫉妒,而幼兒直率和表露,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嫉妒,也不會考慮后果,更不會考慮別人由此對自己的評價。
2.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直觀性,會把嫉妒引起的不愉快直接歸罪于對方,做出直接的對抗行為,打罵對方、毀壞對方的物品等,以發泄心中的不滿。如,幼兒們正在跟老師學畫大獅子。繪畫結束后,老師表揚了銘敏,夸獎他畫得最像,并且把他的畫貼在黑板上。但銘敏的畫貼在墻上不久,子淇就趁大家不注意,用黑蠟筆在銘敏的畫上狠狠劃了好幾道。老師發現后,問子淇:“為什么要這樣做?”子淇說:“他的畫難看死了,我不要?!?/p>
3.主觀性較強。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帶有明顯的主觀性,往往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以自己的意愿為標準。當他發現別人比自己強,別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時,就會因外界的事物不符合自己的意愿而造成他們心理上的不快。此種嫉妒具有鮮明的主觀色彩。
二、幼兒嫉妒心理的原因分析幼兒嫉妒的成因較為復雜,包括孩子先天氣質類型、外部教養環境和個人能力強弱等諸多因素。
氣質影響孩子出生后即表現出氣質上的個別差異,心理學家托馬斯和切斯根據氣質的差異,把孩子分為:一是容易撫育的孩子,這類孩子很愉快,不哭吵,生物機能有規律;二是撫育困難的孩子,這類孩子經常哭吵,生物機能沒規律,遇到困難易哭鬧和發脾氣,難適應新環境;三是發動緩慢的孩子,這類孩較溫和,既有好的反應,也有壞的反應,不喜新的環境,但慢慢會適應。而氣質會影響后天性格的形成,成人要順著孩子的氣質特點,尋找適合的養育方式,這樣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如果教育和引導不當,會使孩子形成不好的性格特征。如,撫育困難的孩子較易形成嫉妒心理。
- 上一篇:幼兒心理教育及氣質培養綜述
- 下一篇:幼兒體育活動影響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