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藝術課模式構建思索
時間:2022-05-02 05:03:00
導語:幼兒園藝術課模式構建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教育是幼兒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悅的形式,潛移默化地感染幼兒。我園在開展藝術教育活動中,對構建藝術教育課程模式做了有益探索。本文對此予以闡述。
一、創設與藝術教育相適應的環境
優美的生活、學習環境是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力最直接的途徑。因此,我們希望通過創設藝術美感的環境,使幼兒獲得一種浸潤式的影響。
(一)優化幼兒園環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園在整體環境的創設上,主要以明亮、跳躍、積極向上的橙、黃、藍、綠為主打色調,對孩子進行歡快、暖色調的審美熏陶。在公共地方呈現藝術作品時,主要以世界名畫、抽象畫為主,并根據需要經常更換,以給孩子寬闊的想像空間。在這種藝術氛圍熏陶下,孩子對作品的理解是多樣的,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表達,比如說與畫等?;谒麄兊倪@種需求,我們注重給孩子提供審美與表現的平臺,如在每幅畫的下面都提供一本小本子,隨時記錄孩子對作品的理解,我們稱它為“畫中話”,它成了走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班級小環境刨設上也凸顯藝術特色。如自然角的創設,我們注意運用竹竿、輪胎及一些廢舊物點綴裝飾,讓孩子在觀察中獲得美的感受。再如區域創設,除了布局規劃合理外,還注意結合主題營造藝術氛圍,如“我與大師”這個主題,在氛圍的營造上,教師突出讓幼兒感受到一種大師的風范,比如像大師一樣的說、像大師一樣的做、像大師一樣的唱和像大師一樣的畫等。在這種氛圍熏陶下,孩子們變得更自主了,學習巳成為他們的渴望和享受。
(二)接受大自然的熏陶
自然美是一種未經加工的美,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有著極其重要的審美教育意義。我們讓幼兒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事物的生命運動模式,并為幼兒選擇不同風格的自然美讓他們去感知、去體驗,以幫助幼兒開拓視野、豐富認識,從而不斷提高幼兒對自然美的感受力。例如:帶領幼兒去郊游,感受陽光下的沙灘、綠油油的草地、廣闊的藍天、一望無際的大海,欣賞動植物中的蝶飛蜂鳴、桃紅柳綠乃至天上的白云、墻上的裂縫,聽“樹葉颯颯低語,草蟲悅耳歌唱”……這樣,經大自然中無數崇高、細膩、曲折、變化的運動模式和秩序的熏陶,幼兒便將之與特定的內心情感模式聯系起來,引起某種特定的感受,對美的敏感性也由此產生。
二、探索藝術綜合教育活動模式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人手:
(一)主題背景下的藝術綜合教育活動
首先,我們在主題的選擇上盡量考慮易于孩子藝術表現與藝術創造的主題,如:“京劇”“樂隊”“我與大師”“美麗的廈門”“花”等。其次,在主題的實施過程中,為了追求幼兒藝術綜合教育的真諦,我們注意以幼兒經驗和生活為基礎,挖掘若干個與主題有內在聯系的活動,從而產生一定主題背景下的藝術綜合教育。如:京劇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藝術形式,當將它納入一個主題探究活動時,我們首先和孩子前去參觀戲曲舞蹈學校,通過聽介紹、看戲服、與戲曲舞蹈學校學生一起練功等,使孩子對京劇藝術有了初步的印象。而后,孩子們收集了許多的資料,教師引發幼兒欣賞和交流,孩子們的思維也越變活躍,從而有了藝術表征活動,如利用廢舊材料制作京劇臉譜、京劇服飾、京劇道具等。在系列感性經驗的基礎上,一個藝術綜合活動“鑼鼓經”產生了,孩子們在這活動中獲得一種整合的理念,其多元審美經驗也被點燃活動中伴著富有節奏的鑼鼓點子,孩子們看到身著華麗服飾的武生角色闊步走來,欣喜中上前觸摸,驚嘆于服飾做工的精細,圖案的對稱……在這種“整合”“體驗”“探究”等過程中,孩子的整體審美心理得到發展。
(二)學科中的藝術綜合教育活動
在學科內部,我們注意挖掘相關領域存在的共同審美要素,通過藝術品之間的形式同構和情感同構,使之盡可能產生整體的審美效應。如以音樂為切人口的藝術綜合活動“波斯集市”,音樂曲子是由法國著名作曲家凱特爾貝創作的一首管弦樂交響曲(在街頭巷尾流行的S•H•E演唱的歌曲(《波斯貓》就是從其中的主旋律改編而成的),我們借助古老而又經典的“貓和老鼠”音樂游戲將音樂與文學、美術同構,讓幼兒從中感知、理解音樂,體驗音樂情景劇的表演樂趣?;顒右婚_始,教師借助語音總譜幫助幼兒感知音樂的歡快旋律和節奏,如音樂起,教師模仿小老鼠的樣子,有節奏地朗誦,接著教師通過設置一些問題如“聽到這音樂,小老鼠的心情怎么樣”等讓幼兒感知快樂心情與音樂間的匹配,感受歡快音樂給人帶來的情緒體驗。當幼兒熟悉的第二段音樂“波斯貓”響起的時候,教師巧妙地將貓與老鼠的故事情景與繪畫相融,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圖譜,創編歌詞,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找出文學、音樂、美術的同構點,體味出它們之間的聯系。
三、寓藝術教育于日常生活
(一)營造意境,讓幼兒感受藝術審美氛圍
我園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藝術熏陶。如早晨幼兒人園時,我們播放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幼兒一進園就進入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給幼兒一天的好心情I在幼兒進餐時,播放一些旋律優美的音樂、抒情浪漫的散文,使之心情舒暢,增進食欲,在幼兒午睡前,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營造安靜的氣氛,幫助幼兒盡快入睡。
(二)開展體藝活動,搭建訓練美的平臺
花樣體育是一種綜合表演,幼兒借助各種運動器械,在音樂伴奏下完成各種動作,活動中動靜交替、難易相交,幼兒隨著音樂的快慢,在活動中體會無窮的樂趣。我園將花樣體育很巧妙地融進幼兒平日戶外活動中,幼兒在這種美與樂的體驗中獲得身心愉悅。同時,我園的早間戶外區域性體育活動也是一大特色。每日清晨,當動感十足的音樂響起,孩子們便主動選擇器械,合作布置戶外場地,以分區形式聽音樂自由換區玩耍,一切都顯得那么自主與愜意。
(三)組織游戲,讓幼兒感受表現美的快樂
游戲能成為藝術教育的潤滑劑。例如,結構游戲中,可指導幼兒從構圖、色彩、遠近的變化等進行建構,這樣幼兒就學會了如何使建筑物更具特色I表演游戲中也可從場地的布置、音樂的滲透、情節的想像、道具的制作等方面進行引導。當然,教師在組織游戲中,要注意幼兒快樂和詼諧幽默的游戲性體驗,這樣,孩子才會心情愉悅地進行游戲,充分感受其中的快樂。
(四)組織表演,讓幼兒抒發快樂的情感體驗
奧爾夫說過:“音樂教育應開始于動作?!眲幼鞅憩F既能滿足幼兒對音樂的參與、探究的需要,獲得表現和交流的快樂體驗,更能促進幼兒身體運動能力和協調性的發展。因此,我們十分注重孩子情感的抒發,如我園下午離園前組織“快樂互動”,教師和幼兒在富有中國傳統特色的京調中演繹旦角與丑角互逗的風趣與詼諧。在有濃厚異域風情的“阿拉伯之夜”中展現異域風采,體驗真正的互動與快樂。
- 上一篇:發展養雞業策略
- 下一篇:道路橋梁檢測方法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