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發展措施及現狀調查

時間:2022-06-28 03:26:19

導語:幼兒教育發展措施及現狀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教育發展措施及現狀調查

【摘要】通過該調查,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到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以涼山州鹽源縣為例)幼兒教育發展舉措及現狀。在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的意見》后,我省啟動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積極推動“一村一幼”實行的力度以及相關后續政策。從而可以了解到社會對現代大學生的要求以及對師范生的期望。從而促使師范學院的學生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推動自我發展,成長為社會需要的技術型人才。同時,也可以深入了解到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以涼山州鹽源縣為例)幼兒教育發展在政策前后的變化,從而可以吸收經驗,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確保深度貧困縣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關鍵詞】鹽源縣;少數民族;幼兒教育

教育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是扶貧的基本政策。四川涼山地區是我國最大的彝族,也是我國的貧窮地區之一。由于農民社會經濟結構封閉,農業產量低,自然條件差,語言文化差異大,彝族融入主流經濟難度較大。根據四川省委辦、省政府辦關于準確執行涼山市扶貧辦綜合幫扶作業的查詢,四川省三級教育查詢發現,涼山市教育扶貧的前提是:首先是讓當地的孩子突破語言障礙。不然,“辦學”乃至扶貧的效果就會大大下降。因而,樹立“一村一孩”工程,努力進步學前兒童教育水平,進步學前教育質量,有利于農村貧窮兒童的健康成長。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了《關于精準施策綜合幫扶涼山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發動貧窮縣人才復興工程,突出人才引進、培養、利用和鼓勵,努力建造一支可以生計、拼搏、保障貧窮縣建造的大型人才隊伍。為了貫徹執行四川省委、省政府辦的最貧窮縣人才復興項目精力和有關文件,涼山州加強了“一村一孩”和“對"一村一幼"的輔導員的培訓。安排培訓是促進扶貧開發、協助少數民族地區完結短期學前教育、支持貧窮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我們將通過問卷調查,向接受培訓過的“一村一幼”輔導員進行“環境創設”、“師資的變化”、“學生對一村一幼的看法”以及“家長以及社會人士對一村一幼的看法”進行調查。并通過調查結果調查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以涼山州鹽源縣為例)幼兒教育發展舉措及現狀,進一步調查出“一村一幼”政策以及后續政策的效果。

一、“一村一幼”政策

(一)“一村一幼”核心概念。“一村一幼”計劃是指在經濟與教育發展遲緩的我國少數民族農村地區發展學前教育政策,原則上在一個村至少建立一個學前教育機構或者幼兒園(教學點),各地因地制宜,在幼兒人數相對多的地方可以建立多個幼兒園或者教學點,幼兒人數相對較少的可以兩個或者幾個村建立一個幼兒園或者教學點。四川省把“一村一幼”計劃作為教育扶貧的重要部分和突破民族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瓶頸”的重要抓手。(二)“一村一幼”師資。教師,以教書為生的職業。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根據學校設施條件和個人職稱專業,安排學生入座、發放學習資料、備課授課、批改作業、引導輔導幫助學生學習、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特長,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經驗技術。(三)高校培訓。培訓就是培訓加練習。這就是學生通過培養和訓練獲得某些技術的辦法。目前,國內培訓主要依靠技術培訓,重視行為。

二、“一村一幼”政策實施

(一)師資來源。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教育精準扶貧戰略,持續深化鹽源縣“一村一幼”幼教扶貧工作,切實保障“一村一幼”保育師資隊伍,涼山州鹽源縣采取了各項有力措施。一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面向社會公開選聘保育師資人員。凡是年滿18周歲45周歲以下的社會人員,高中或者中職畢業及以上學歷,身體健康,有從事學前教育意愿者,均可報名參加選聘。二是保障保育人員合理報酬,即省級財政補助保育教師勞務報酬2000元/月/人。三是組織規范崗前培訓。按照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所有人員一律組織參加統一專業培訓。(二)教學環境。本著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科學規劃的原則,由各縣組織開展學前教育現狀與資源摸底調研。一是充分利用與整合閑置或者富余的農村集體公共資源,比如閑置的各村小學校校舍、新農村建設、村鎮綜合服務中心廣場、村民活動中心室、民俗文化活動中心等富余資源,在人口較多與居住集中的行政村或者自然村集中設立一個學前教育教學點,統籌解決“一村一幼”園舍問題。二是各縣級教育局、財政局、文化局、發改局、國土局等行政部門統籌協同,新建“一村一幼”所需經費,通過整合新村建設、鄉村文化體育活動室建設、民俗活動場所建設等項目統籌解決。三是按照國家和省相關標準,配備適合幼兒特點的桌椅、盥洗衛生間、玩教具、圖書和樂器。編寫或選用輔導用書,引導兒童開展雙語會話訓練,培育雙語素養。(三)師資培訓。由州縣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教育教學專家或者幼兒園優秀教師組成的專門培訓團隊,利用假期舉辦“一村一幼”保育教師崗前培訓或者骨干輔導員培訓,每期110人,培訓5-7天。明確了培訓方案、專家課程和培訓課程,有針對性的設置彝區兒童課程,提高學員參與度,增強參訓學員的責任心和教學規范性,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明確當前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事業的責任與使命,端正教育思想,形成良好的師德。其他相關部門和縣市全力做好培訓過程中的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培訓取得實效,助推鹽源縣“一村一幼”學前教育上一個新臺階。

三、“一村一幼”政策實施效果調查

(一)教師的現狀。(1)在接收輔導員方面,許多“一村一子”學前班的人口基本上是少數。如果要招收高中和高中以上的人員會很困難。因此,為了處理教師缺少的問題,鹽源縣放寬了輔導員的招聘標準,初中畢業生也可以參加招聘,暫時處理教師缺少的問題。然而,很多的低學歷、低文化和非學前教育背景將進入學前階段,這將制約和阻止前期“一村一孩”的質量和兒童教育的發展。大多數被調查的教師都說,“有時我很難應付”,這也反映了教師的綜合水平和進步的空間。在教師缺少的現狀下,如何使這樣一批低學歷、低起點、非專業輔導員成為合格的學前教師,將成為“一村一孩”最大的后續發展方向,引導這些低學歷、非專業輔導員進步教育水平。落實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也是一個有待處理的問題。(2)在對教師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壓力較大,涼山地區大多教師編制不足,年齡偏大。教師每天都是滿負荷的工作:既要鉆研教材、備寫教案……還要迎接檢查、補抄資料、填寫檔案……加之以教學成績為主要依據評價教師工作的考核機制,業務檢查、跟蹤聽課、學期考核、學年排隊。(二)學生與家長的現狀。鹽源縣的家長教育觀念落后,沒有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在許多填海區或偏遠山區,3至6歲或7歲的兒童基本上在家協助爸爸媽媽:例如,年幼的兄弟姐妹,放牧或從事農業作業,而不是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很多家長以為養孩子是為了添加家庭的勞動力,而不是練習孩子為社會做出貢獻。如今,許多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一村一幼”的幼兒教育。他們并不是接受幼兒教育,更多的是沖著免費午飯和養分午飯。因而,“一村一幼”的發展必須首先使鹽源縣學齡前兒童家長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協助家長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三)社會反應?!耙淮逡挥住庇媱潓嵤┮詠恚拇ㄊ錾街菝褡宓貐^農村學前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據調查,涼山州民族地區農村幼兒教育從無到有,整體入園率提高到82.66%,整體入學年齡從5歲提前到3歲;“一村一幼”學前教育教學點超過4000個,在園人數接近14萬人,保教人員超過10000人?!耙淮逡挥住庇媱澲攸c圍繞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經費投入保障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實踐。

四、鹽源縣的一村一幼發展對策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學前教育重要性宣講活動。充分利用四川衛星電視臺、涼山電視臺宣傳教育彝族公民開設的彝語頻道。我們可以發展良好的家庭教育辦法、科學觀念和育兒辦法、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學前教育對兒童未來學習習氣、健康習氣的重要性以及終身優質教育的發展。二是充分發揮村委會的作用,利用鄉民的集中力量,在每次聚會上展開宣傳教育活動,使家長從根本上了解學前教育的重要性,逐漸改變一些誤解。對教育與學前教育有更深了解。(二)重視師資培訓,提升幼教點師資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為了處理“一村一孩”學前教育師資缺少的問題,可以采取“公開招聘部分正式教師、調動部分小學教師、更換兼職”的方法。鹽源縣可設立專項資金,用于保護村級兒童教師待遇,補貼必定的月費,將教師調到鹽源縣,并對每個村的底層服務人員提供必定的教育補助。鄉村幼兒園輔導員定時承受專項培訓,培訓方式和內容要多樣化。這是大多數教師學歷低、學前教育缺乏的輔導員所面臨的遍及問題。教育部門可以指導學校開展學前教育或本科函授課程,重視鄉村底層教育信息。進步學前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教育他們經過互聯網獲取常識和技術。

五、結論

本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教育方針為指導,側重分析了涼山彝區“一村一幼”的具體情況,以及在施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與該區域相結合。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主張。期望“一村一幼”的學前教育能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鳳.“一村一幼”幼兒美術教學活動淺析[J].教育現代化,2018(43)

[2]張鳳.幼兒情感教育在“一村一幼”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8(39)

[3]譚強.民族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政策與實踐創新研究———以四川省涼山州“一村一幼”計劃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8(03)

[4]張力.推進峨邊教育事業科學發展[N].樂山日報,2017-04-17

作者:白華婷 湯正菲 單位:成都大學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