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民間音樂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7 09:12:50
導語:小學民間音樂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民間音樂的概念及特點
(一)民間音樂
對于民間音樂的概念界定,比較科學并被大家認可的觀點主要來自于伍國棟和周青青兩位研究者的論述。伍國棟在他的《中國民間音樂》中指出:“民間音樂是當今世界、各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中存見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現代的音樂文化類型,是創始于人民大眾又供人民大眾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共同操縱、共同享有、共同闡釋和共同傳承的一種非專業創作的社會音樂文化產品?!敝芮嗲嘣谄洹吨袊耖g音樂概論》中就“中國民間音樂”的“既古老又現代”的重要特征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認為中國民間音樂“伴隨著中國各民族社會歷史衍進,經受了社會生活環境變遷的影響、考驗和選擇,并在接受這種影響、考驗和選擇的漫長歷史過程中,不斷地在形式結構上進行構建,在題材內容上進行新的提煉和充實,從而具備了能夠適應當代社會生活新環境的若干特征,具備了現代人所需求的藝術審美品格”。伍國棟就中國民間音樂的“類型”和“特征”等重要問題進行了較準確的闡述,周青青就民間音樂的古老性及其形式結構與內容做了闡發,可見兩人的觀點基本一致。筆者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后,認為民間音樂是由各民族勞動人民根據自己的生活實踐體驗和對生活的理解自發創編的、依靠口頭傳承的方式代代相傳、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最基礎的層面———民間大眾所特有的思想、行為、情感、審美趣味等各種音樂體裁的總稱。其主要音樂體裁包括民間歌曲、民間舞蹈、民間器樂、戲曲音樂、說唱音樂五大類。民間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二)民間音樂的特點
1.形象性強,俗味濃郁
在民間音樂中,民間歌舞中常常使用形象化、藝術化的道具,如:舞獅中的獅子、繡球,跑旱船中的旱船、轎子等這些具體形象化的實物,具有很強的民間文化色彩,俗味濃郁,具有大俗之美。它反映了民間百姓對這些和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音樂形式的摯愛,這些俗味濃郁、形象性強的民間音樂具有夸張性、擬人性和性和“親融性”。
2.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情趣
民間音樂有其獨特的節奏、旋律,其音韻生動活潑、音樂情節起伏變化等都具有一種雅趣,音韻和諧,富有民間音樂的活潑性、趣味性,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都很濃郁,并且與方言緊密結合,尤其一些語氣詞、感嘆詞,比如梆啊梆等象聲詞富有很強的生活情趣,顯得既生動有趣,又雅俗共賞。
3.適合游戲,富有戲趣
民間音樂是勞動人民為緩解勞動的勞累而自娛自樂的載體,它具有游戲性、娛樂性、因而富有戲趣。如民間音樂舞獅、舞龍、腰鼓、扭秧歌等都是集游戲性與娛樂性于一體的。如:嬉戲、詼諧的民歌《對歌》、《號子》、《小調》等。這些富有游戲性的音樂作品迎合了兒童喜愛游戲的天性,因而備受兒童青睞。
4.淺顯易懂,便于傳承
民間音樂既是對各民族特有文化的一種記憶與表現,同時又是大眾所樂于接受的一種音樂形式。它的通俗、淺顯、易學、易懂很便于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如民間歌曲和民間戲曲,歌詞簡單,曲調通俗,生活性強且俗味濃郁,不僅大眾喜歡,而且極易于幼兒理解、記憶并幫助幼兒積累感性經驗并進行想像與創造
二、民間音樂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具有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
民族精神是維系一個國家的精神紐帶,它大則關乎國家命運,小則影響個人的言談舉止、喜樂好惡。因此要弘揚民族精神,就必須重視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繼承和發展他。而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就是民族民間音樂,它集中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氣質、心理素質、風土人情和審美情趣等,具有非常鮮明民族特征,是一個民族優良傳統得以傳承的重要媒介。通過民族民間音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種偉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建設和保衛國家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小學中開展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欣賞,演唱或演奏民族民間音樂作品,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些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培養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且在潛移默化的教學中從小樹立學生民族榮辱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具有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我們的教育任務是讓學生在掌握一定音樂知識的基礎上使其具有理解音樂的基本能力,從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質得到提高,而不是專業教育。而且,我們必須清楚的意識到當代小學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過分追求自我價值、集體觀念淡漠等問題,所以通過民族民間音樂的深層內涵來影響學生的品德素質,從而提升學生的品格和思想境界??枈W爾夫認為,在音樂教育中,音樂只是手段,教育人,培養人才是目的。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
三、結語
盡管我國的民間音樂還存在種種的局限,但作為勞動人民的心聲,從本質上說,它還是充分展現了人民精神面貌最積極、最光輝的方面。雖然因創作和傳承方式所決定,民間音樂在技巧上發展得比較緩慢,但經過了千百年來歷代人民集體的積累、加工和篩選,使之不斷得到提煉和升華,其藝術水準和表現力日臻完美,成為人世間至真、至善、至美的音樂。它是人類文化成果中最優秀的部分。它可以凈化人的靈魂,提高人的境界和情操,培養、改善人的藝術感受和鑒別能力。它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在小學音樂教育當中加強民族民間音樂的教育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在加強他們自身的素質之外,還能讓我國的民族精華一代一代的發揚光大。
作者:朱良挺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 上一篇:公務員隊伍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
- 下一篇:少兒音樂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