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的實踐誤區和改進措施

時間:2022-03-04 10:31:38

導語:音樂教育的實踐誤區和改進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的實踐誤區和改進措施

音樂教育作為學校美譽課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因此音樂教育本身的健康發展也顯得尤為重要。對音樂教育來說,它首先是一門教育,教育必須以人為本,同時實現音樂和教育的統一,并在此基礎上注重音樂教育的整體價值,發揮音樂在素質教育中應有的作用。

一、當前音樂教育存在的幾大誤區

音樂教育雖然在審美教育乃至整個素質中的地位被廣泛認可,但仍然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使人們對音樂教育本身的價值取向的理解仍存在偏差,造成音樂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扭曲”的現象,發展也逐漸畸形,功力化現象更加嚴重,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更加微弱,這些不利因素對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帶來了消極作用。因此,作為學?;A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音樂教育并不是一帆風順,仍面臨一些困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音樂教育功力性太強

在我國現有的國情下,絕大部分學校和家長還是注重孩子的文化課考試成績,為了追求更好的學習成績,不惜放棄音樂課程,甚至犧牲學生的課余時間,轉而要求自己的孩子強化復習數理化等所謂重要課程,這就打破了原有正常的教學安排,使學生的音樂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也給從事音樂教育的老師帶來了一定的消極情緒。

2.音樂教育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雖然當今社會大力宣揚素質教育的好處,提倡素質教育,但是在我國現有的國情下,以高考來作為學生成功與否的標準,使得多數學生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語數英”等主課上來。因此音樂教育得不到更多的關注。久而久之,音樂教育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直至無人問津。

3.音樂教育教學方法太單一

如今音樂課程的教育評估只能用單一來形容,教學方法死板,課堂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只注重對學生技術的傳授和不斷的訓練來迅速地提高技能,而忽略對學生音樂感悟能力的培養和興趣愛好的培養。這就使得音樂教育在實踐過程中丟掉了最為重要的方面:審美性和藝術性。而丟掉這些卻恰恰是學生全面音樂素質培養所必須的。

二、音樂教育的定位

正確理解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就會知道,真正的音樂教育既要有內在的審美價值,也要有外在的實用價值。只有兩種統籌兼顧,才能真正體現音樂教育的整體價值,也是音樂教育的正確定位,更是音樂教育不再走入誤區的關鍵。限于音樂教育本身的特點,其內容和形式都具有豐富的審美因素,這就為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中提供了足夠的存在條件,與此同時,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除審美教育之外,音樂教育最重要的應該是育人教育了,因為教育本身就是以人為本。根據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引用孔夫子的話就是“因材施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這樣音樂教育才能正確引導學生的音樂情感走向和意向,對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發展大有幫助。綜上可以看出音樂教育本身是多元化的,又是相互交融的,密不可分的。無論只重視審美價值的教育還是只關心外在實打實的教育,都不是真正完整的音樂教育,更不要說把音樂教育功利化了,那樣只會讓音樂教育未來發展的路越走越彎、越走越窄。因此重視音樂教育的整體價值,是音樂教育本身的正確定位,也是國家對待音樂教育的基本態度。

三、音樂教育的改進措施

1.音樂教學活動多樣化

對于音樂教育,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更能讓學生接受,并且多元化教育也是一種教學趨勢。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加音樂游戲和表演等藝術,讓學生真切地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美的享受,增加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同時也把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和育人教育體現的淋漓盡致,對于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很有幫助。

2.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

對音樂教學來說,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承認并維護學生在音樂天賦上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授課方案,同時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音樂的環境。對于那些因“五音不全”而羞怯和本身就膽小害羞的學生應給予欣賞、糾正和鼓勵。

3.正確引導學生

基于音樂課本身的特點,教育者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加寬松的學習環境,最大限度發揮出音樂課本身活動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的熱情,改變以往被動、死板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大膽唱出自己喜歡的音樂并表述自己的切身體會。音樂教育對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尤為重要,只有從根本上改變死板、被動的教學模式,讓音樂的課堂不再沉悶,喚醒學生對音樂的熱愛,讓學生得到真正的尊重并成為音樂的主人,學生才會真正喜歡和熱愛上音樂這門課程,音樂教育才會更健康的發展。

作者:陳延馨 單位:甘肅省青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