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德育功能開發研究
時間:2022-05-10 03:44:42
導語:音樂教育德育功能開發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根本任務都是堅持立德樹人,其中美育作為其他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以及創造美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的工作中,可以將音樂這門課程運用在其中,很好地通過音樂教育的作用很好地滲透德育知識,該方式可以作為德育教學的一個途徑。在本文中,主要分析在普通高校中教師將音樂教學工作很好地融入德育知識的策略,從而能夠很好地讓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過程中逐漸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很好地適合新時展對人才的德才兼備要求。
在召開之后,我國許多工作都需要在面對新時展的實際情況展開,在報告中指出,教育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高度重視并進行優化發現。因此,在實踐工作中,人們需要觀察這一指導方針,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逐步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以及促使教育公平順利實現。在普通高等教育過程中,立德樹人作為重要的任務,教師需要在具體的課程中很好地融入相關的教育內容,其中音樂課程在教育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呈現,進而使得德育工作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首先概述音樂教育中所具有的功能,然后結合高校音樂教學情況分析音樂教學中德育功能挖掘的策略,希望可以讓處于新時代條件下的學生能夠逐漸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
一、概述音樂教育所具有的功能
(一)音樂教育能夠很好地培育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學生在進入高校學習過程中,他們作為社會建設者的“預備人員”,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他們的價值觀培育。其中在音樂課堂中,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出音樂所包含的德育知識點,并且可以很好地通過音樂的方式呈現出來。在當前的高校音樂教育過程中,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能夠融入音樂課堂中,即讓學生在音樂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感受良好的精神文化,同時也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在音樂作品中包含著高尚的情操以及價值觀,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出這些優秀的教學素材,很好地融入課堂中,提升學生掌握核心價值觀知識的能力。例如《文明禮貌歌》、《和諧中國》以及《國家》,它們的內容中都充滿了高尚的、正能量的以及純潔的愛國情懷,在學習中可以讓學生產生共鳴,進而逐漸對學生的思想帶來良好的影響。(二)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觀。從音樂藝術角度分析,它是人類在實踐中所創造出的一種審美活動,作為美育重要的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出來,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感受音樂中所包含的審美內容。縱觀優秀的音樂作品,其中都表達出真、善、美和諧和統一,同時還具有良好的藝術感染力,在呈現方式方面采用的是生動以及直觀感性展示給人們,并且直接作用在人的感官。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過程中,需要將其中所包含的真善美知識感染學生,讓學生可以在欣賞音樂作品過程中用心感悟,能夠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辨別出善惡。此外,還能夠促使學生樹立科學的、高尚的、遠大的理想。(三)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美育作為素質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許多課程中都包含著豐富的教材素材。音樂教育主要從思想、形式方面進行創新表達,很好地讓學生通過感官接受音樂所傳遞出的價值觀。當前,在當前的社會中,學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個性,而且在表達方式也逐漸走向個性化。這就表明學生的自我意識在逐漸增強,而且思維和思想都在逐漸樹立自己的體系。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其中找到很好地表達方式,進而提升學生自我表達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實踐教育過程中需要給予學生很好地表達空間,能夠通過音樂中所承載的德育知識鼓勵學生大膽的自我表達,促使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四)音樂教育可以培養學團結協作的能力。由于音樂這門藝術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實踐性,尤其對于表演者而言,他們之間需要發揮良好的協作以及配合作用,才可以很好地呈現出音樂作品。尤其在二重唱以及大合唱的排練以及表演過程中,其中融入許多樂器,如果單純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難以實現的,此時就需要參與者積極配合,并且能夠結合器樂合奏的方式很好地呈現出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由此可知,音樂教育能夠很好地讓學生感受到團結協作所具有的積極作用,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具備很好地協作能力。
二、開發高校音樂中德育功能的策略
(一)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在音樂中所包含的德育功能需要教師充分挖掘出來,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實踐工作中逐漸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然后能夠引導學生在音樂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很好地獲取德育知識,達到提升學生德育水平的目的。因此,高校實踐教育過程中,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過程中需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進而推進教育創新,很好地推進音樂過程中實現德育的功能。第一,教師需要及時掌握信息技術能力,能夠將其運用在音樂的課堂中,很好地呈現出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識,進而讓學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第二,在音樂課堂中進行創新教育,這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作用,從而可以很好地帶領學生在音樂學習中逐漸感受作品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識,讓學生在掌握音樂知識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德育知識的魅力,能夠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的思想。(二)融入多元化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眼界。當前社會發展已經突破地理界限,大學生作為今后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不僅需要掌握良好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遠大的眼光和目標,從而可以很好地在社會發展中樹立高尚的價值觀,很好地為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多元化的音樂形式以及元素,很好地讓學生透過音樂作品很好地感受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價值,進而能夠提升學生感受音樂知識的能力,達到提升學生德育水平的目的。除此之外,音樂教育還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在眾多的文化知識中逐漸樹立自己的價值觀,通過取長補短的方式很好地健全學生的人格。(三)挖掘音樂內涵,提升審美的能力。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中包含著非常多的文化以及文化價值,這些文化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融入音樂作品中,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過程中需要充分無挖掘出音樂中所包含的文化,尤其是德育文化知識,可以很好地作為德育教育的材料,進而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首先,優秀的音樂作品經過時間的洗禮,其中所承載的核心知識以及價值觀都值得人們繼續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結合音樂特有的教學方式很好地讓學生感受作品中的情感。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演唱《團結就是力量》以及《黃河大合唱》這些優秀的作品中,在這些作品中歌頌我國人民在艱苦的時代中所呈現出的堅強不屈的精神,同時也展現我國人民偉大的民族氣節,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就可以很好地感受其中傳遞出的美學價值,并且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德育能力;其次,在其他優秀的音樂作品中,如《走進新時代》,其中展示出人們對美好時代的期待和向往,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方式理解以及表現出“新時代”的特點,人們生活在“新時代”所獲得幸福感,從而可以很好地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并且能夠在當前的新時展中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抒發友情以及親情的歌曲,如《常回家看看》,這些優秀的作品中能夠很好地喚起學生表達對親人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很好地將關愛老人等美德傳遞給學生。(四)豐富課外活動,提升文化氛圍。在德育知識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音樂知識而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感受德育知識和文化,從而能夠促使學生提升自己自的道德情操。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校園廣播的方式傳遞德育知識,在廣播中學生能夠結合音樂的熏陶而感受德育知識,一方面可以很好地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對豐富校園文化也有積極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校園文化節以及網絡平臺很好地傳遞德育知識,同時在這些平臺中融入音樂,音樂在其中充當的是一個德育載體作用,讓學生可以很好地進行溝通以及交流,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可以高效地接收音樂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識。再者,教師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藝術活動或者是藝術社團,在其中可以很好地感受豐富的音樂性,結合德育教育知識而設計活動,通過學生實踐參與的方式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促進學生個體化發展的過程中具有很好地作用。
在高校各門課程教育過程中,音樂作為重要的課程之一,教師可以結合音樂知識而開發出德育教育的新途徑,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過程中可以很好地掌握德育知識,為塑造科學的價值觀以及人格帶來積極作用。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為了可以很好地提升高校學生的德育能力,在音樂課程中可以創造性地融入德育知識。隨著教育教學的研究不斷深入,促使音樂教學工作中很好地滲透德育功能。
【參考文獻】
[1]郭亦君.論聲樂教學中情感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8(18)
[2]金曼.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與基礎音樂教育銜接的問題與對策[J].黃河之聲,2018(18)
[3]盧文清.博洛尼亞大學“DAMS”方向課程建構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啟示[J].音樂創作,2018(11)
[4]樸薈霖.基于整合理念的中國高校流行音樂專業教育實踐探索[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6)
[5]李花,傅議萱,陳紅.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美麗價值觀滲透路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4)
作者:楊三峽 單位: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研究
- 下一篇:中等職業教育吸引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