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在音樂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10-07 03:00:53

導語: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在音樂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在音樂教育的作用

【摘要】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的不斷重視,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顯著的進步和飛速的發展,大多數學科的進步和發展都是飛快的,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對其高度的重視。在中小學教育中設置音樂課程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第一,對音樂課程的學習可以有效舒緩和調節學生在其他學科中的壓力,第二;學習音樂課程可以讓學生很好地對音樂藝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進行認識和掌握;第三,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德育和美育中占據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本文就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歌唱教學器樂教學的教學方式所具有的作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歌唱教學;器樂教學;中小學音樂教育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是蒸蒸日上,不同學科都有一定程度的改革和發展,針對我國中小學的音樂教學過程,其中在學生藝術素質培養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是科學設計和規劃的音樂課程。通過對音樂課程的學習可以有效地排解學生心中的煩躁,緩解學習壓力,還可以從中學習到有關音樂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音樂課程為基礎可以使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有更長久地發展。

一、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歌唱教學的作用

就我國現階段對中小學音樂課程教材以及教程的選擇上,中小學音樂教師最常用的一種音樂教學方法就是歌唱教學法。對于歌唱教學的目的和功能,它并不是簡單地教給學生歌唱的技能,也并非只局限于對學生歌唱的訓練,而是更加注重學生在歌唱學習過程中對樂理和視唱等方面的基礎音樂知識由淺至深逐漸掌握的一個過程,讓學生在歌唱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將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循序漸進地與音樂學習和體驗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在歌唱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和掌握歌唱方面的技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以此為基礎,學生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藝術節或者歌唱比賽的實際活動時,就可以在表演中給觀眾呈現比較完美的表演。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眾多的家長和學校都比較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而且在學前便開始讓孩子進行專業音樂學習的人數急劇增多。在其中,大多數都是以歌唱教學為主,因為歌唱教學它具有成效快和效率顯著的特點,而歌唱教學也是大部分音樂老師帶領初學音樂的學生進入到音樂世界的一種最基礎的方式,同樣也是中小學時期普及音樂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首先在幼兒園階段,教師已經開始實施歌唱教學,在幼兒慢慢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對音樂的理解更為深刻,因此,中小學的音樂教學逐漸將歌唱教學的策略和方法進行了科學有效的調整。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采用歌唱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音樂認知和感知以及實踐中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其次,通過歌唱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和學習音樂的相關知識,當學生在進行歌唱的時候,對音樂音符高低的把控以及節拍的強弱都可以用自己的聲帶來直接感受,并且通過伴奏音樂可以對音準節奏和它們之間的呼應配合逐漸了解和掌握。再者,通過歌唱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基礎素質,包括對歌唱能力和對音樂記憶能力、音準以及節奏之間的把控能力,甚至還有在實際的表演中所展現出來的舞臺風范等。

二、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的作用

首先,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通過使用器樂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音樂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對音樂技能等方面的把握能力。在器樂教學法中,主要是對學生識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幫助學生有效地把握歌唱中高低音和節奏的訓練。比如,在對葫蘆絲進行教學過程中,首先老師會將最基本的識譜方法教給學生,其中包含五線譜和簡譜兩種。在對學生進行器樂教學時,如果從簡譜開始對學生進行器樂教學,學生在后期對專業音樂的學習就會受到有局限性,如果從五線譜開始進行器樂教學,雖然學生在識譜方面會花費較多的時間,但如果對識譜能夠很好地把握,對后期的音樂學習將會有極大的益處。針對葫蘆絲這兩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來安排。即使在長音練習的初級過程中,教師的目的也只是讓學生對樂器發聲的技巧有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只需要對一些個別的按控指法進行掌握即可,在這個練習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充分去體會高音和節拍中的區別以及特征,對學生的識譜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過程。其次,通過器樂教學可以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能力逐漸增強。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班級內所有學生一起進行葫蘆絲的演奏。在演奏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器樂的音色和合奏效果,并從中體會到音樂的無限樂趣,體會到在歌唱學習中所體會不到的音樂感受,逐漸開拓學生的審美眼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提升藝術情操。再者,通過器樂教學,學生的課余生活也會變得豐富多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對器樂演奏把握比較準確的學生可以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器樂獨奏和合奏的各類比賽活動,并且對校外舉辦的一些器樂比賽活動也可以踴躍參加。通過參加這樣的活動對學生之間的友誼有明顯的增進作用,同時,學生的視野也得到了充分的開闊,也積累了眾多的社會藝術實踐經驗,進而增加了學生對音樂的熱愛程度。器樂教學對學生有多方面的益處,比如它可以使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也可以不斷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和理解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還有就是在器樂的教學中,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創新和合作的能力。和歌唱教學相比,器樂教學最主要的是肢體要協調。在進行器樂的合奏過程中,需要學生之間有良好的配合,這樣才有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集體主義觀念。

三、器樂教學和歌唱教學之間的相輔相成關系

在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中,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時最重要的兩種方式。對于歌唱教學來說,是一種比較簡單更容易上手學習的教學方法,而且不需要大規模的投入,作為音樂教師一般都有獨立開展歌唱教學課程的能力。但就器樂的教學方法在開展中會遇到諸多問題,首先面臨的就是對器樂的選擇上,還要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選擇難易程度適合的器樂進行教學,同時教師也要具備對器樂的了解和掌握技能。老師只要有積極探索的精神,這些問題將都不復存在。在中小學的音樂教育中,教師可以將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進行有效的配合,例如,可以用樂器伴奏練習新歌的學唱,也可以先用樂器試奏新歌的譜子。如此不僅可以很好地將歌唱和樂器進行有效的結合,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視奏和演奏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參加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在中小學音樂的教育中器樂教學和歌唱教學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以便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也可以組建學生樂團,在樂團中二者可以獨自表演,也可以共同合作,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都是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他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共同協作的,歌唱教學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而器樂教學則可以讓學生在樂器的演奏中顯示專業的演奏能力。因此,只有將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進而達成教師對音樂教學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小莉.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9(8):176.

[2]張鎮.歌唱教學和器樂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當代音樂,2017(15):37-39.

[3]劉曉林.探究歌唱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J].赤子(中旬),2013(12):213-214.

作者:娜仁 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