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相關性分析

時間:2022-10-07 02:58:10

導語: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相關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相關性分析

【摘要】音樂教育,簡單來說就是以審美活動為基礎,通過音樂的美感感染學生,使學生可以在美妙的音樂中發現和欣賞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同時通過音樂教育可以培養教育者的道德素質,使教育者與學生共同成長,促進其身心的發展。因此,從整體而言,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音樂教育;素質教育;綜合素質

一、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重要基礎,可以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的提升。從相關數據調查中可以看出,無論哪一領域的人才都有音樂愛好者,就像教育家所言,音樂可以對人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使人的心靈受到感染。音樂是開拓思維的根本動力,如果沒有音樂教育,就不會有智力的發展。許多的科學成就都是因為受到音樂的啟迪,也說明個人的成功與音樂教育已經密不可分[1]。音樂能夠給人帶來快樂,對于人的生命具有特別的意義。創作人可以將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夙愿全部寄托于音樂中,對時代情感以音樂的方式進行展示,使藝術形象更加具有時代氣息。

二、音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素質教育的基本核心就是對學生的內在潛力進行挖掘,使學生從整體上提高素質。同時也可以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進行培養,以尊重學生的內心需要為基礎,以現代教育理論作為依據,為了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使學生可以與社會生活形成完美的對接,以不斷成長的學生為教育的核心,以培養學生的高素質和個性特長為主要原則,使德育、智育、體育相融合,對學生進行整體性的教育,使學生的素質可以從根本上進行培養,并在滿足學生實際需要的同時對學生的整體素質進行總結和評價。音樂教育能以獨特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直觀的教學,具有其他學科不能相比的教育優勢。(一)音樂是音響的藝術。音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展現,例如演奏樂器、演唱等,為聽眾構造音樂的世界,對人的內心情感進行表達,有時甚至可以在音樂中反映社會生活,使更多的人從中獲得情感共鳴。在進行音樂教育時,可以根據受教育對象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音樂,在旋律的變化過程中掌握音色的變化,打造具體的音樂情境,使音樂形象更加深刻,使教育對象在接受音樂教育的過程中,發現美、感受美,并對美進行評價。(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在不同的時間內會有一定的變化,完整的音樂作品可以在固定的時間內按照具體的思路對不同部分進行展示,直到音樂結束才能展示出整體的形象,通過節奏的變化使人獲得不同的感受。音樂教育需要根據音樂時間的流動特點,將音樂的節拍、節奏等迅速在教育者的腦海中形成記憶并進行保存,使學生可以學習優雅音樂的同時感受音樂的真正魅力。(三)音樂是情感藝術。音樂包括多種不同的形式,民族音樂是我國音樂發展的核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對民族音樂更加認同,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政治意識。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積極向上的音樂,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等都得到充分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音樂不僅需要對節奏正確把握,同時還需要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對音樂展開想象,使學生的想象空間進一步延伸。

三、音樂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一)與德育相互滲透,對提高德育工作有實效。經過長時間的音樂教育,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鼓舞,使學生逐漸形成獨立的人格,從而使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得到提升。只有讓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使學生擁有更加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學生對文化知識進行合理的解讀,提取對自身有幫助的信息,使其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所以,科學、規范的音樂教育可以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升,只有學生擁有正確的心態,能夠獨立明辨是非,才能自覺接受文化的教育。如果學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時,可以持續接受音樂教育,就能使學生在人格和言行方面規范自己,使學生擁有更加先進的思想,將音樂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努力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例如,《義勇軍進行曲》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一首音樂作品,該音樂中對于保衛國家的精神進行高度的贊揚,激勵學生勇敢面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使學生從音樂作品中感受到如今生活的不易,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積極學習文化知識,為個人的今后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二)與智育有機結合,相輔相成科學與音樂之間具有相同性,音樂可以對復雜的事物進行描繪,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音樂可以完成人們真正想做的事情。智育可以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開發智力,其中智力是學習知識的基礎。智力可以幫助人們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對世界進行改造,智力包括多方面的能力。智力發展的基礎是清醒的大腦。相關研究數據表明,音樂活動可以對人類看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同時與人類的主觀感受有緊密的聯系,而這些結構可以有效促進人的智力的發展。當然,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需要音樂教育作為基礎,只有將兩者緊密融合,才能在促進音樂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智力。(三)與體育融為一體,相得益彰。美妙的音樂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保持健康的狀態,同時還可以疾病進行輔助性的治療。美好的心情比任何的藥物都更有效果,可以緩解身體的疲憊和痛苦。音樂具有多年的發展歷史,與人體運動之間具有相同性。古人曾說,音樂、詩歌、舞蹈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就是一種互相融合、互相促進的狀態。音樂可以給人一種聽覺的享受,使人的情緒得到有效的調節,使人在聽到音樂的同時就不自覺地開始舞蹈。音樂與運動進行緊密的融合。在音樂發展過程中,將音樂與人體運動進行結合,已經成為音樂教育的主要方式,在音樂與體育的相互促進中,對學生的體能進行培養,使音樂教育更加具有實用性。

四、音樂教育中多形式多層次地實施素質教育

以專業的音樂教材作為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基礎,以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欣賞不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使學生可以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演唱,讓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繼而對音樂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更加熱愛音樂,讓學生從中獲得道德知識,從不同的歌曲中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可以擁有更加創新、正確的觀念。音樂欣賞教學可以通過音樂對學生的大腦皮層進行刺激,使學生可以在音樂形象中對世界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對音樂進行良好的欣賞。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培養,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學生會形成更加深刻的感覺、形象性的思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可以通過此種形式對學生的思想和生理進行培養。在進行音樂活動時,必須堅持以自愿性為主要原則對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豐富,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使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音樂項目。讓校園環境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美,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定期組織音樂演奏會,使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不僅可以使音樂美感充分展現出來,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

五、結論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可以對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進行培養,以完成教學目標為原則,使教育形式更加豐富,繼而使學生可以獲得整體素質的提升。在學校教育逐漸向素質教育進行轉變的過程中,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金海洋,金洪彪,朱南宇.高職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互動關系研究[J].黃河之聲,2019.

作者:陳姍 單位:河南省安陽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