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社區護理服務培養課程設計特點

時間:2022-01-24 04:49:00

導語:剖析社區護理服務培養課程設計特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社區護理服務培養課程設計特點

關鍵詞:護理專業社區衛生服務課程設里教學改革

摘要:護理專業課程設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養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社區服務能力。在對社區護士進行調查和參考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中職護理專業社區服務能力培養課程設里研究的原則與具體措施。

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中專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及《關于開展“中專教育質量年”活動的通知》的要求,我校按照社會經濟發展和學校教育教學培養目標的需要,加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及內容的改革。特別是自2005年12月我校開始承擔安徽省教育廳重點立項課題“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社區服務能力培養實施方案研究”以來,我校教務科、醫學教育研究室對以培養學生社區服務能力為主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及內容進行了廣泛的研討論證,并根據護理專業需要和我校學生的實際進行了積極的改革、調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筆者試從護理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的確定與組織、教學安排等方面對中等衛校社區護理專業課程設置進行研究與探討。

一、建立機構,確定改革指導思想

1.1開展護理專峨裸程體系友內容認里研究

我校在課題組的指導下,成立了護理專業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成員由教學副校長、教務科長、醫學教育研究室主任組成,組織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調研、設計改革方案。在領導小組的指導下,教務科、醫學教育研究室組織由承擔護理專業各門課程教學工作的骨干教師參加的課程體系改革研究,探討培養護理專業學生社區服務能力改革方案,落實各項改革措施。

1.2確立裸程體系友內容改革指導思龍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并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文件精神,我校根據社區人群的護理需求,積極進行護理專業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等方面的改革與實踐,以“減數理,增基礎,強專業,重實訓”為指導思想,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培養面向社區,具有綜合護理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適應各級醫療、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等機構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護士,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

二、課程設里改革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1登體枯原則

系統論告訴我們,整體性原則是系統思維的首要原則,是應用系統方法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和根本依據,它強調的是整體與要素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以整體為歸宿川。因此,課程設置必須涉及培養目標的各個教學環節和局部、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強調參與改革的全體人員是一個整體,各門課程是一個整體,全部教學活動是一個整體。其最大特點在于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不是簡單地堆砌,而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達到各個部分單純相加所不能達到的整體功能。

2.2燎合枯原則

綜合性原則是指對任何客觀事物的研究都必須從它的組成部分、結構功能及與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方式等方面對系統進行綜合研究。根據綜合性原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以往過分強調單一學科的完整性及爭學時、爭資源的矛盾,打破現有的注重知識傳授的課程體系,增加人文社會和護理知識,在新知識大量涌現、社會對護理人員要求日益提高、然而學時又有限的情況下,充分體現和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

2.3長優化原口紐

最優化原則的確定是運用系統科學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綜合考察得出的。系統的最優化原則要求在研究和解決間題時要統籌兼顧,從多種可能性中選擇出最優化的系統方案川。因此,應根據現代教育觀和護理觀以及培養目標的要求,對確定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組合。根據一個培養目標選擇的課程內容可以有許多種組合。例如可以按臨床分科組合,也可以按人的生命周期組合,還可以按照從健康到疾病的順序組合等。但是無論怎樣組合,都應該既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又有利于護理教育的發展;既有利于現有教師目前的發展,又有利于迎接未來的挑戰,在考慮現有資源的同時求得最大的效果。

三、課程設置改革的具體措施

3.1更根搖護理專勇倍未月標欽里裸程

有關社區護理能力培養課程的教學內容要適應社區護理專業的發展和社區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使社區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明確社區護理的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課程設置應適應先進的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需要,趨向合理化、實用性,注重對人關懷和整體護理,注重莫定繼續教育基礎,強調通用技能的訓練、關鍵能力的培養,如在具備一般臨床護理技能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社區服務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從事各種護理服務工作必備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在社區護理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中,主要是增加了社區護理學基礎,以培養學生的社區服務能力。

3.2棋塊式佑構構建社區護理倪刀鑄蕎裸程

社區護理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采用模塊式課程結構,分為人文公共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課程模塊、選修課程模塊、綜合活動課程模塊、專業實踐模塊等。另外,增添護理專業新知識、新理論。隨著醫學的發展和護理領域的拓寬,需要大量具備新知識、新理論的護理人才,因此,選修課程模塊應包括現代醫學的新型課程,如護理美學、護理禮儀、人際溝通等。臨床實習時,安排學生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為期2周的社區實習。

3.3液化母科戀識,建立護理專勇稼合裸程體系

在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建立體現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以人為中心、以綜合課程為主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結構中,各門課程都要以護理教育為主線,為共同的專業培養目標服務。因此,我校護理專業課程結構改革緊緊圍繞護理教育的宗旨,突出護理教育的特點,突出面向社區與整體護理的理念,淡化學科意識,強化整體觀念,各門課程的設置離不開護理專業目標,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銜接的,為此改過去臨床護理各課程分開的狀況為開設臨床護理綜合化課程。同時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社區護理的綜合服務能力,根據社區居民對健康的需求,建立社區護理綜合課程。

3.4咯蕎稼合縈質、板龍社區服務倪刀茍塞從,佑合實陳,翎食文化塞從裸程

文化基礎課程的必修內容要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標準,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政治教育以德育課、操行品德為主,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及各種綜合實踐活動加強護理哲理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根據學生實際刪減數理課程,這并不意味著不開數學、物理課程,這2門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數學課以初等數學為核心,采用具體一抽象一應用的思路,突出圖形教學,數形結合。要求物理課程對現行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與刪減,以學生能用、夠用為標準。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計算機的課時量,增加計算機操作機會,培養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包括上網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計算機通訊、計算機輔助教學、文字錄人處理能力、專業軟件應用能力等。

3.5雷、夠用茍原則,適畝烤加或減少裸程之閱偽母時比例

護理基礎課程的設置是為護理專業課程服務的。因此,在以社區為基礎的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中,結合學生的自身素質、學習的實際情況和護理專業的特點,我們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對一些基礎課程的學時進行了調整,如整合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課程與學時比例,適當減少病理學課程學時,保持藥理學課程學時不變。同時根據基礎課程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3.6立足于社區與格未,橄化護理專火裸程

以社區為導向的護理專業學生,既要有一定的臨床護理能力,又要具備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能力。因此,必須面向社區與臨床,強化護理專業課程。在設置過程中,增加了護理技術、臨床護理、衛生保健等護理專業課程學時比例,特別是把社區護理學基礎課程作為必修課進行學習。

3.7加橄實戲教李,加極與醫隴的聯系

在專業課程中,理論和實踐學時數之比基本為.因此我校建立了規范的實驗室和穩固的實習基地。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參與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課開設的質量;加強臨床實習鍛煉。專業實踐見習采取課間、課外活動、集中輪回等形式安排。畢業實習必須安排在縣級以上(含縣級)醫院進行。加強與醫院的聯系,聘請醫院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專家、教授來校授課、講學,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組織學生定期到醫院、社區參觀、見習,強化職業服務意識及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的結合。

3.8貢現瓜性裸程談,加橄李健縈質教育

隱性課程教學是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孕育創新意識、養成創新素質、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基。隱性課程設置要牢固樹立環境育人的教學思想,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底蘊的育人功能,努力挖掘校園人文內涵,營造高品位的文化氣氛,加強校園優良文化、學術氛圍對高素質人才的熏陶作用;鼓勵護生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文化活動,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形成體現護理專業特征的精神風貌和人格氣質。隱性課程可通過以下途徑設置:開展建設文明校園活動、元旦文藝晚會活動、清明節紀念先烈活動、班級課外文藝活動、書法競賽、音樂和詩歌朗誦會、護士節職業道德教育及護士授帽儀式、寫作與演講比賽、青年志愿者活動、社區居民衛生健康狀況調查、社區健康教育、假期社會調查等。

課程設置改革是一項艱苦的系統工程,而教學改革的關鍵是全體教師都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目前,新課程體系即將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還需不斷充實和完善,教改成效有待于進一步驗證,但是我們相信護理專業課程與教學內容改革對建立適應社會發展的社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和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