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教學模式創新綜述
時間:2022-04-27 04:32:00
導語:電子技術教學模式創新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電子技術;教學方法
提要:如今電子技術已成為職業學校的必修專業基礎課程之一,為了培養適合于當今社會需求的實用型、技術型人才,就需要對電子技術教學方法進行改進。隨著時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企業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因此也就急需大量的學有所長的專業技術人才。
擯棄陳舊的教學方法,探索適時的教學途徑是電子技術專業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必須從電子技術課程及其應用實踐的學科特點出發,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開始,找到新的教學方法,形成新的教學模式。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課程原理很抽象,專業術語、名詞概念較多,學生理解領會教材時會感到十分吃力,提不起興趣,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更談不上學生思維的訓練、能力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是無法適應社會和企業要求的。
(一)電子專業教師應轉變觀念與時俱進。老師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環節,因此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要跟上時代步伐,加強自身的專業學習和深造,豐富知識體系,并提高自身動手能力,努力成為一名“雙師型”、“復合型”教師。
1、教學內容應體現“新”。所謂的新,是指知識的更新。通常教學采用的教材一般變化更新較慢,普遍是相對滯后的,存在著知識老化和知識面窄等問題。但是,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在不斷涌現,陳舊的教材無法適應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因此電子技術的教學也應對教材進行適時更新,剔除過時內容,引領新的知識點,讓電子技術的教學盡可能跟上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作為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應向學生多介紹一些現代的較實用的內容。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可向學生推薦一些較實用的書刊,要與時俱進,面向電子技術發展方向,引入新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在電子技術及相關領域中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只有這樣才能使電子技術教育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學質量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2、提高動手能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目前,大多數職業技術學校的綜合型教師很缺乏,比例偏低,某些教師雖然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但只擅長理論教學,缺乏實踐經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教育過程自始至終都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能動過程。因此電子專業教師只有具備了過硬的理論與實踐技術,才能更好地組織專業課的教學,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才能在課堂上做到胸有成竹,引導有方,教有所長。
3、電子專業教師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實踐出真知。當今社會對電子信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電子行業發展迅速,新型元器件、集成電路不斷出現,新型儀器設備不斷的更新發展,電子技術也不斷向深層次、高技術含量領域發展。電子專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要培養出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職業技術人才,電子專業教師應本著“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理念,積極投身社會發展的大潮流中,多掌握新知識、新技術,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一方面要經常閱讀專業雜志,了解一些最新技術動態;另一方面要尋找機會主動參加、接受一些相關的業務培訓,努力學習新知識、積極掌握新技術。
(二)加強學生相互間合作交流。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現在的教學綱要就要求學生的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形式多樣,要使學生改變以往的被動聽的局面,進行探究式、合作式的學習,平時在教學時要注意提倡同學之間要有合作精神,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尤其是實驗課和需要動手操作的課程內容,對學生分組,提供機會讓他們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素質,更重要的是知道合作的力量和精神,這些都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在實施“合作學習”策略的教學過程中,突出以小組學習為教學主體,同學之間可自愿找合作者,各組同學在思想和技能上進行交流,有利于學生共同進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優化教學手段。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在電子技術教學過程中也應體現出不斷的發展進步,而教學過程中的現代化信息傳播媒體就能很好地體現這一點。信息媒體,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的特點,可以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更易于接受知識。多媒體如今已大面積地走入課堂,它可以生動、形象、清晰地展示所要講授的內容,采用多媒體教學,既省時省力,又有利于教師分析。對于電子教學,內容一般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直觀地了解,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知識環境和虛擬實驗環境,這樣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實現教學任務。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從大量的板書中解脫出來,而通過多種多樣的資料,自己動手實踐,把知識更好地融合起來,從而深化了所學習的內容,學生也不再覺得理論課枯燥。另外,還應加強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使實驗教學理論相輔相成,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共同作用下,延長對該課堂有效注意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任何形式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專業課的學習建立在基礎課的學習之上,因此教學中要使學生重視新舊知識聯系,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引導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電子電工專業的學生,由于開始不了解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之間的辯證關系,在學習基礎課時,由于感覺枯燥,一般基礎課程學得不太好。在開始專業課學習前,應適當對基礎課的相關部分原理進行復習,再逐漸進入專業課程的原理講析。教學模式應該要求學生提前課程預習,這是教學容易忽略的問題。專業課教學往往速度快、跨度大、內容多,所需知識面廣,從章節到全課程,再到相關學科需要學生做到提前預習準備,這樣能讓學生針對將要講述的課程內容有所了解,在提前預習的基礎上再來聽課,其效率大大提高。要求學生課后認真完成好教師布置的包括實驗操作作業,收集與本專業有關的資料,培養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學生接受知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利于對所學的知識逐步地消化吸收和鞏固。
主要參考文獻:
[1]施養智,周小方.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7.
[2]揚志忠編.數字電子技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3]吳岳軍.論職業技術教育課程體系化改革.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0.7.
[4]張波,丁金林.電力電子技術的教學體會與思考[J].2008.19.
- 上一篇: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改革詮釋
- 下一篇:詮釋會展模式與對外貿易健康發展的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