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職校精細化管理和績效管理
時間:2022-08-16 11:08:23
導語:淺談職校精細化管理和績效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細的管理首先要有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的落實,讓學校的各項管理時時、處處、事事都有章可循。針對職業學校的特點,在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職業學校教學管理規范》《江蘇省職業學校學生管理規范》和《江蘇省職業學校后勤管理規范》的基礎上,可根據學校的發展,結合學校實際,不斷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模式,讓學校實現由“管”到“理”,由“約束”到“自覺”的制度革新。精細的管理過程還應落實制度,讓制度深入到各項常規管理中發揮作用、產生實效。只有將司空見慣的各項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將習以為常的每件瑣事做到極致,并且持之以恒、始終如一,不斷增強制度的執行力,讓制度深入人心,內化為師生員工的自覺行為,學校的管理質量才能得以提升,辦學特色才能得以顯現。
二、績效化結果管理保障可持續發展
實施精細化的優質的過程管理,最終是為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以績效來評價管理結果,是為了更好地體現管理的“績效”。
(一)績效化結果管理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以績效來評價、衡量管理的結果是學校管理的現實需要。只有學校的結果管理出成果、有實效,學校的管理行為、管理過程才會得到肯定,才會使職業教育凸顯教育意義和社會價值。同時,績效化的結果管理也是學校發展的保證。通過設定科學合理的績效目標,為教職工指明努力的方向,使學校發展目標和個人成長目標保持一致。通過績效考核評價,激勵高績效部門和教職工繼續努力,提升績效;督促低績效的部門和教職工找出差距,改善績效。在績效管理的運作中,促進和協調各部門以及教職工向學校預定的目標努力,確保學校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是抓手
要實施績效化的結果管理,前提必須建立一套明確具體、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切實可行的考核評價體系,使結果的評價有章可循,在結果評價中體現“績”和“效”。那么,怎樣來制訂較完善的評價系統,并對結果作出科學的評價?首先,學校在制訂標準和實施評價的過程中要以體現公平、促進發展為原則;其次,評價標準的制訂和實施既要符合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有統一的要求,又要兼顧職業學校教師、學生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再次,要構建多元主體的評價共同體,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領導、同事、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第四,學校要全方位綜合評價教師的師德、工作態度以及在教育、教學、科研等方面的表現和績效,要以過程管理為依據,不以一事一時論好壞,督促教師發揚長處,彌補不足。
(三)人本化的績效考核是核心
人本化的績效考核應當遵循職業學校管理規律,通過考核讓每個教師都能夠充分釋放潛能,促使學校和教師績效的最大化、最優化??冃Э己艘獙崿F人本化,首先應以教師發展為根本導向,實施教師的發展性評價,實現從“管理為了制約”到“管理為了發展”的觀念轉變,遵循科學性、客觀性、激勵性、導向性的原則,重視教師本人在考核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其次,要防止績效考核“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從管理過程來看待績效結果,要強調戰略目標、考核計劃、情況分析以及部門、教職員工和學生的評價;要重視管理過程中的動態檢查、督促和即時考核。不僅要考核教職員工的績效,也要考核部門績效和整個學校的績效。第三,要加強績效考核的反饋與溝通。管理者根據考核結果,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幫助分析工作中的長處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督促教職工改進工作方法,提升業務水平,最終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學校和教師的發展??傊幱诓煌l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的職業學校,對過程管理與結果管理兩者的權重選擇會有所不同。管理者應采用動態思維來制定管理策略,抓住管理的核心要素,實現有效管理,促使每個教職工都能夠充分釋放潛能,讓學校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本文作者:趙麗娟工作單位: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
- 上一篇:淺析職校英語教學的認識
- 下一篇:住建局組織工作總結及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