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教學法在政治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9-10 02:40:45

導語:目標教學法在政治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標教學法在政治教學的作用

一、目標教學法的內涵

教師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激勵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努力學習。因此,實施目標教學,對于克服教學上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目標教學法的實施

1.了解學生

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是開展目標教學的首要階段。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可通過談話、提問等多種方式來檢測學生已獲取知識的狀況,提問的問題是與本課課堂內容有關的知識點或基本概念。提問的問題不宜過難,可利用課后或晚自習時間,也可以安排在課堂的前4分鐘內進行。例如講授《民事權利》一課時,教師在上課時首先向學生提問兩個問題:(1)初二講述民事違法行為的內容時,是否涉及民事責任?(2)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侵權行為有哪些?第一道題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回憶起初中所學的相關法律知識,由于它與本堂課的內容密切相關,起到了“溫故而知新”的作用;第二道題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究個人、學校、企業和社會現象,學會提出問題、認識問題。通過問題的提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在交流和參與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從而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做好準備。

2.開展教學

開展教學,首先要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這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指目標要提得正確,符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應包括掌握知識、技能,發展學生的能力和培養思想品質等幾方面內容,做到這三者的有機統一;二是指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因此,教師應通過各種恰當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所要達到的目標,實現師生密切配合。技校政治課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應明確、新穎、與時俱進,要有梯度,要具體,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要貼近學生的情感體驗。只有這樣,目標才能對學生富有吸引力,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技校政治課課堂教學目標可設置為總體目標與分類目標。以德育第一課《譜寫新的人生》的教學目標設定為例。(1)總體目標。①說出什么是職業以及職業的作用,解釋職業教育與個人成才的關系。②闡明職業興趣及職業理想在職業活動、職業成功中的作用,知道如何了解和培養自己的職業興趣和理想。③說明學習對個人的重要性,比較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學習方式,知道如何進行在校學習生活的設計。(2)分類目標。①知識和能力。說出什么是職業和職業發展的新特點,解釋職業興趣、職業理想的內涵,闡明它們的不同作用。②過程和方法。從職業發展的新特點出發,理解職業素養的基本內涵;通過比較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不同,明確自我發展的目標;通過了解發展計劃制訂的步驟,掌握自我發展規劃的制訂方法。③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同職業是個人自立謀生的基本途徑,樹立技能人才大有作為的信心,激發為自己的前途奮斗的決心。

3.總結評價

以往的總結評價主要是教師參與評價,且考核的主要是學生的政治課考試成績。這種以教師考評為主、片面地以成績取人的評價方式,使得教師側重于知識傳授,輕實踐教學,輕養成教育。因此在總結評價這一環節,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有項目、有內容、有標準、有方式,有個人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庭評價、社會評價。在不放棄對學生知識考核的前提下,加大對學生行為表現的考核力度,避免對學生評價的片面性,也為下一階段教學目標的科學設置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實施目標教學法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目標教學法,能使學生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潛心思考,既動耳又動腦,既動口又動手,讓學生自始至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真正讓學生全員動、全面動、全程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2.有利于教師組織教學

教學活動有著嚴密的計劃性和組織性,采用目標教學法能使教師在教學中時刻注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使學生明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正確掌握,從而使得師生都能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和學生都處于積極的狀態。

總之,在技校政治課堂教學中引入目標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特別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有機地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從而真正實現技工學校的政治課的教育目標。

本文作者:李睿工作單位:江西省冶金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