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學設計在職業教育的運用
時間:2022-03-09 10:09:40
導語:信息化教學設計在職業教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網絡科技化的不斷發展和深入,信息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高職院校職業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通過信息化的多媒體教育教學設備將職業教育知識進行結構的分解及重組,使職業教育知識變成更加符合現代化教育和教學的形式,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輸入,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職業知識的興趣和自身對于現代化職業教育的適應能力,進而轉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為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開啟一個全新的篇章。應從國家對于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政策入手,探究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的設計理念,把握其基本的特點,進而提出科學合理性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信息化教學設計;職業教育;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應用,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的發展。信息化的教育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師專業思想的指導下,通過互聯網和信息化平臺組織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對于職業教育教學的興趣和培養高職院校的專業人才,使學生能夠通過自身所學的知識進行社會能力實踐。網絡信息化教育教學模式已經成為職業教育教學的主流,對于高職教育教學事業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對于培養實用型的人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傳統教學的古板方式,信息化教學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支持,運用高科技現代化設備對所講課程知識進行統籌的分析講解。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成功運用,不僅僅是提高了高職學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加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打開了高職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新篇章。
一、職業教育信息化政策導向
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2010年7月公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把“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單獨列為一個章節,針對基礎設施、教育資源、信息系統三個方面做出具體的要求。在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針對信息化教育印發一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這個規劃的頒布,可以說將信息化教育推到一個時代的浪尖,成為信息化教育的綱領性文件。2012年的5月,教育部又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從而進一步明確了教育改革的目的,即落實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提升職業教育的電子政務能力、數字化校園以及人才信息素質的培養。通過國家相關文件的出臺,我們不難看出國家對于職業教育信息化設計的重視,教育部也不斷出臺新的文件對于信息化職業教育進行革新和保障。對于我國而言,職業教育的信息化推廣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國家、各相關教育部門、職業院校、教師等多方聯手,共同開啟我國教育事業的信息化時代。
二、信息化教學的特點
1.符合國家教育的素質要求
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這一信息化的教育教學模式符合國家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耙詫W生為主”的人文精神追求是信息化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在職業教育中,充分地調動各種人力資源、信息資源進行教學指導,充分讓學生體會到自身在多媒體信息化教學中的核心地位。
2.多種教學模式的配合
信息化職業教育課堂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和應試能力的培養,而是將教學目標分散化組合成多種活動單元,通過活動化的信息教學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以“任務”進行學習、以“目標”進行探索,形成多種信息化的職業教育模式,例如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資源分享式學習等。注重因材施教,對于特殊的學生進行特殊的對待,調動學生的信息化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
3.信息化教學要求教師轉變角色
在信息化職業教育中,教師處于被動的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地位。教師要合理地轉化自己的角色,由課堂的指揮者變為課堂的觀察指導者,在信息化的職業教育課堂中,善于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應機而變,掌握好整個信息化職業教育的整體性,這個整體性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進度、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活動類型、教育評價等方方面面。教師在課堂中要協調組織,而不是一味地講課,進行自我知識“表演”。教師還要不斷地豐富自身的信息化職業素質,拓展自我視野。
4.教師與學生要有一定的信息意識
在信息化職業教育的時代,教師與學生都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意識,能夠順應時代變化,接受新的知識革新和技術變化,教師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例如,Office辦公室軟件技術、網頁IE瀏覽、電子郵箱的使用等。
5.多媒體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
信息化教學設計是指將職業教學目標與各種多媒體信息設備結合起來,進行多媒體的信息展示,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將職業教育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創新、新穎、有趣的環境中體會到知識的樂趣。對于教學目標和信息化多媒體技術而言,兩種的結合并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包容關系,在進行信息化環境整合時就已經將多媒體設備進行了優良整合,在這個工程中不可避免地進行了職業教學知識的傳輸,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活動的啟發者和控制者已經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本人。學生通過自身對于信息化教學的理解,自主地選擇職業教育知識。多媒體教學設備和職業教育的完美結合,不僅優化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而且對于信息化教學設計有著推動性的作用。
三、信息化教學和教學設計理念
信息化教學是一種通過網絡和多媒體對于職業教育進行輔助化的教學方式。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核心在于教學,一切都是為教學服務,不論是網絡化的推廣還是多媒體的靈活運用,都是為教學創造便利,如果信息化教學脫離了教學本身,那么它就毫無意義可言;對于信息化教學設計來說,其重點內容就是信息化的推廣,與傳統的教師口教式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信息化的教學設計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解放教師的職業固定,讓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角色轉變,由指揮者變為引導者,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指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采用以“探究、合作、自主”為主要的課堂學習方式。當代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充分發揮了多媒體平臺在教育中作用,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目標,教師轉變了以前的教育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充當指引者、統籌者、分析者、審閱者的角色,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自行探知自己喜歡的知識,教師再加以引導指揮,在無形中將知識進行內化,改變了枯燥的教育教學模式。這種創新式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使學生學會了自主合作學習,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社會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當然這種創新型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也改變了傳統的課本就是世界的弊端,使得學生有更多的精力了解課外知識,從課外汲取課本上根本學習不到的知識,也可以因材施教,因能力施教,使每個學生個體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和提高。
四、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發展策略
1.以學生為課堂主體
在信息化職業教育發展的今天,課堂角色已經充分地轉變,學生已經成為職業教育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充當指導者的角色。因此信息化教學計劃應該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合理安排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化設計情景,使學生更好地融入于課堂,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
2.轉變教師教學模式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將“終身教育”奉為信念這是首要的準則,其次是職業教育工作者應該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在教育教學模式上多下功夫、花費精力和時間,形成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把課堂死氣沉沉的氣氛充分活躍起來,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育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學識完善,多進行職業教育專業知識的進修,開拓多元化職業教育知識角度的視野,在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創新。最后,高職院校及院校老師還應該通過各種類型的職業教育展示比賽做好信息化職業教學的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網絡職業教育學習氛圍,讓高職學生體會到網絡職業教育學習的快樂感和成就感。
3.加強學校師資力量
要使信息化更好地融入到職業教育教學構建中,高職院校就要加大對信息化設備和資源的投入,及時更新職業教育教學的信息庫和資源庫,使學生能夠及時地補充最新的資源和訊息,使教師能夠更好地豐富專業職業教育知識。同時高職院校也要加強對于職業教育工作人員的培訓,只有職業教育工作者的職業實踐素質能力增強,才能使信息化的教學更好地融入職業教育教學之中,才能轉變固有的傳統思維模式。
4.優化教學方案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融入信息化教學課堂,教師應該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組織多種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將學習的內容與信息化設備配合使用,通過教學案例激發學生的求職欲望。教學方案的優化,不僅可以改變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而且還可以將學生帶入信息化的課堂,通過多媒體設備了解更多的職業教育知識,增強學習的興趣感。
5.完善學習評價體系
信息技術設計環境下的職業教育教學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建立完善的互評體系。在評價主體改變上進行完善,要有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形成階段性和總結性評價體系。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計劃的評價體系完善,不僅能夠使學生和教師有階段性的目標和總結,還可以促進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順利完成。
五、結束語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信息化教學模式在職業教育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現代教育發展的今天,將信息化教學與職業教育教學相結合,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潮流,運用各種多媒體設備和技術,將教學模式多元化,探索出一條職業教育教學發展的新道路,為以后職業教育事業做出不可忽視的貢獻。當然信息化教學模式在職業教育教學的構建中并不是很完善,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和高職院校多方聯動共同優化和完善,盡職盡責,推動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
作者:孫玥 單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通信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欣,楊澤偉.關于職業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探討[J].教法展臺,2014
[2]彭紅光,林君芬.邁向云時代的教育變革[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3]林月平.信息化教學設計的過程與方法[J].科技信息,2012
- 上一篇:信息管理在職業教育中教學質量保障研究
- 下一篇:信息技術教育在傳統文化課程的作用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