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視角下學生人格現狀研究

時間:2022-02-17 10:24:30

導語:職業教育視角下學生人格現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視角下學生人格現狀研究

一、學生人格現狀分析

本文采用了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兩種方法來搜集實證資料。調查包括煙臺市具有代表性的三所職業院校: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開發區)、煙臺職業學院(萊山區)、煙臺汽車工程學院(福山區)。研究發現,當前學生人格現狀令人擔憂。

1.職校生心理不健全,行為異常

在職業院校中,有很多心理不健全,行為異常的學生。筆者曾經遇到一位學生,在學生科辦理入學手續時,需要學生本人簽字。負責辦理的老師在學生簽字的時候,要求他把名字寫清楚,這位學生馬上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隨口罵出一句臟話。老師馬上進行批評,此學生不但不承認錯誤,還繼續用臟話罵老師,甚至進行了人身攻擊和言語威脅。最后,在家長和學生科多位老師的勸說下,這位學生才向該老師道歉??梢姡烁癫唤∪珪е滦睦韱栴},形成變態人格,影響人的行為方式。

2.職校生人際交往方式出現偏差

職校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出現了許多問題,交往方式出現了偏差。煙臺某職校學生晚自習時間,偷跑出去,和同學一起參加群毆,在互相打斗中,出現重傷情況。家長、學校、學生都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類學生在職校中數量不少,不辨是非,不計后果。還有一部分學生正好相反,不尊重別人,對人冷漠,好撒謊,好嫉妒。

3.職校生求知欲不足,缺乏潛能開發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筆者了解到職校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上進心普遍不足。在做某班的調查時,筆者發現學生普遍上課喜歡睡覺,究其原因是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對學習的知識不理解。

4.職校生適應社會能力差,阻礙事業發展

職校生因為長期具有自卑感,做事容易自暴自棄,養成對任何事情都是得過且過的態度。面試的時候不敢回答問題,畢業的時候不知道干什么,三天兩頭換工作,做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5.職校生人格不健全危害社會和家庭

在校期間,感覺前途渺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有些學生為了貪圖享樂,做出敲詐勒索的行為筆者曾經接觸過這樣一位同學,父母給的生活費花完了,就去借錢,因為無力償還,對夜行人搶劫。被抓到派出所的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二、職校生不健全人格的原因分析

1.社會因素

人們的道德水平并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帶給我們享受和便利,但是網絡上也充斥著低俗信息。對此,認知能力不夠的職校生較難做出正確的思考和判斷。

2.家庭因素

筆者的問卷調查研究發現,大多數職校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低,家長很少與孩子溝通,學生遇到困難沒有得到及時解決,所以產生厭學情緒。

3.自身原因

一些職校生因為長期處在不良的家庭環境中,加上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情感異于常人。罵人多了,就會出口成臟;經常打架,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做出危害社會和他人的事情;經常撒謊,時間長了,自己都信以為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培養職校生的健全人格很重要。4.學校教育工作的缺失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者,缺乏耐心、愛心和關心,甚至對學生進行沒有尊嚴的體罰和打罵。這些做法只能讓學生心灰意冷。另一方面是學校和家長完全脫節。職校生的家長因為家庭原因,很多對孩子管教不嚴。學校也沒有具體和家長溝通的方案,通常只是班主任老師在學生出了問題以后,才聯系家長,錯過了最好的教育機會。

三、職業教育視角下健全學生人格的有效策略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是健全人格教育的基礎

健全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職校生要想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習。教師要聯系實際生活,教會學生思考,明辨是非,并學以致用。潛移默化,不斷熏陶,武裝頭腦,使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其健康人格。

2.建設與人格教育相符的校園環境

(1)利用現有資源,提高學校人文精神。優美的校園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例如,校園道路的起名,一條筆直寬廣的林蔭大道,不適合用簡單的地名,或者是一些沒有意義的詞語。這樣一個具有詩情畫意的道路,名字也要起得有藝術氣息,如復旦大學的“光華大道”“望道路”就具有很深的文化氣息。(2)開展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學校作為教育的重要場所,要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重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煙臺某職校大力提倡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每天早上學生們都會在教室里誦讀經典,如《三字經》《弟子規》以及唐詩、宋詞等。這些文學經典對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學生們通過誦讀,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不良習慣、不良行為漸漸減少,健全人格漸漸養成。(3)倡導綠色上網校園行。利用學校的一切條件,啟動校園無線網絡,多開設電腦機房。這樣做的好處是對于學生,滿足了他們上網的需求,控制了其上網的時間,對身心健康有利;對于學校,減少學生校外上網時間,杜絕夜不歸宿的現象,消除不安全因素,有利于校園管理,營造清新健康的校園環境。(4)舉辦校園文化活動。職校生普遍動手能力高于學習能力。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煙臺某職業院校開展“助力貧困山區,放飛夢想”的活動,學生們不但積極捐款捐物,還通過拜訪貧困兒童,幫助他人,獲得精神上的洗禮。(5)重視心理輔導。首先,學校應重視學生心理輔導和培訓,可以搜集、整理關于相關的知識、書籍,對教育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做好預防工作,發現問題要及時矯正。其次,學校舉辦符合學生成長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宣傳活動;推廣心理健康知識,組織學習宣傳手冊。

3.提升教師人格素質

首先,教師應該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優缺點,避免讓自己的不良性格影響工作。其次,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能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再次,教師要理解、尊重學生。人格的平等是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面。尊重學生,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才能有效實施教育。最后,教師要用無私奉獻的愛心去感化學生。

4.改進教學方法,打造科學教育途徑

課堂教學是人格教育的主要環節。一方面,從課程內容上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比如,煙臺某職業院校,在新生入校以后的兩周時間里,專門安排時間講授以人格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特別科目,包括情商教育、法制教育、校規的學習、學生守則的學習和習慣養成。學生經過兩周的學習,收到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教材中豐富的人格教育素材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語文課本中講述過很多人格高尚的人物,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是職校生應該學習的。教師還可以利用身邊的真人真事,和偉人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判斷,培養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職校生普遍自控能力較低,忽視課堂紀律的情況時有發生。對此,教師應加強課堂紀律管理。

5.加強學校教育同社會、家庭的聯系

職業院校應該建立完善的職校生社會實踐體系,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給職校生帶來鍛煉和學習的機會。比如,煙臺某職業院校,長期開展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效果顯著。學生們去煙臺市社會福利院,看望和服務那里的孩子,從心靈深處感到自己的幸運,也產生了社會責任感。

作者:邱悅雯 單位: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