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汽車維修企業基地功能與建設

時間:2022-10-20 08:15:28

導語:職業教育汽車維修企業基地功能與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汽車維修企業基地功能與建設

摘要:汽車維修企業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是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生產、服務第一線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技術人才的需要,充分體現出職業教育緊跟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注重學生、企業職工動手能力培養的特征。充分認識汽車維修企業公共實訓基地功能建設原則,有助于對基地進行合理規劃和科學建設。

關鍵詞:汽車維修;企業;實訓基地;功能;建設原則

汽車維修企業公共實訓基地是建立在大型汽車維修企業或集團內部,并對外開放的集教學、實訓、培訓、科研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和機構?!秶鴦赵宏P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中明確指出要以“多種形式支持企業建設兼具生產和教學功能的公共實訓基地”。汽車維修企業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是為了加快適應職業教育發展需求,充分體現現代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特色的一項重要舉措。汽車維修企業公共實訓基地(以下簡稱實訓基地)可充分利用企業的優勢,以構建服務型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終生學習的主要目標,按照教育部加快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培訓要求,實行靈活多樣的用人機制和管理辦法,在管理和運行上相對獨立,具有較強活力和自我生存的能力,采用資源共享、自主發展的新機制,主動面向市場,服務周邊學校與企業,精確定位自身功能,進行科學合理建設。

一實訓基地的功能

(一)實訓基地要為周邊各類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需求服務

實訓基地應積極與周邊各類中職、高職院校合作,根據學校的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提供有針對性的實習實訓服務,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通過對學生進行生產性、真實性的崗前培訓,熟悉汽車維修企業不同生產崗位的工作過程和要求,提高學生下企業后的適應能力。參與實訓基地建設的企業應積極接納或推薦職業院校的學生在本企業或相關企業內進行頂崗實習。實訓基地也可以為普通中小學開放,配合開展素質教育和職業體驗活動。

(二)實訓基地要為周邊各類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專

業能力提升服務實訓基地應配合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區域內周邊各類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開展針對周邊各類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培訓,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增進對企業生產和產業發展的了解,加強專業教師對企業一線的感性認識并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并結合企業實踐改進實踐教學;接納周邊各類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了解企業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工種)職責、操作規范、用人標準及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推進企業實踐成果向教學資源轉化,促進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邀請周邊各類職業院校專業教師參與到基地的日常教學工作中來,增進交流,取長補短,支持專業教師對實習實訓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討論研究、嘗試改革。

(三)實訓基地要為企業職工培訓和教育服務

人才是企業的核心資源,為企業職工提供終身學習機會,不斷提高企業員工素質和能力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實訓基地有場地、設施、師資和培訓管理的有利條件,有對培訓目標、培訓需求、培訓內容了如指掌的獨特優勢,可大力開展各類企業職工的培訓和教育服務。例如開展針對新員工和轉崗員工的上崗前適應性培訓,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工作環境,了解崗位工作要求,規范工作流程,養成良好工作習慣,從而提升工作能力和效率。利用實訓基地的平臺,聘請汽車維修的專家與一線技術骨干組成一個專家委員會,協同區域內相關院校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一些座談會或研討會,共同對汽車維修的發展前景和新技術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開展針對一線員工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培訓,幫助他們跟上飛速發展的現代汽車技術更新速度。

(四)實訓基地要為現代學徒制教學試點服務

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2014年8月,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對具體工作作出了布置,要求以工學結合作為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核心內容,強調教學任務必須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形成雙導師制,職業院校承擔系統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企業通過師傅帶徒形式,依據培養方案進行崗位技能訓練,真正實現校企一體化育人。實訓基地在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方式、運行機制等方面完全契合現代學徒制的特點,是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的理想場所,基地應積極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探索切合實際的實現形式,形成特色。

(五)實訓基地要為企業技能人才評價服務

企業技能人才評價是由企業作為實施主體的,依據國家職業標準,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采用貼近生產需要、貼近崗位要求、貼近職工素質提高的考核方式,對企業員工的技能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并確定其職業資格等級的一種新型職業技能鑒定方式。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評價工作,對于拓寬企業技能人才成長通道,調動廣大企業職工鉆研技術、提高技能水平的積極性,推動引導企業建立完善培訓、考核與使用相結合并與待遇相聯系的激勵機制,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評價與考核本應是實訓基地的一項日常工作,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評價輕車熟路,企業可充分依托實訓基地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實訓基地也可以利用企業技能人才評價的機會進行規范,兩者相得益彰。

(六)實訓基地要為區域內行業公共技術服務

由于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汽車應用與維修技術也要同步發展,實訓基地應利用技術、場地、設備、師資的優勢進行維修新技術的研究、新項目的開發,并開展對外技術服務,為區域內行業公共技術服務。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在國家教育方針和政策指導下,開展本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制訂教育培訓規劃,組織和指導行業職業教育與培訓工作;參與制訂本行業特有工種職業資格標準、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參與制訂從業人員資格標準;積極培養具有高中端職業(執業)資格的“雙證書”應用型人才。充分利用自身的行業優勢,實現與周邊學校資源共享,發揮示范、輻射帶動作用,為同類專業實訓項目的實施提供示范和經驗,促進區域內汽車維修專業和相關專業實訓水平的提高。

二實訓基地的建設原則

(一)合作與共享的原則

實訓基地應與不同企業、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形成責任共擔,資源共享的依存關系。實訓基地可以與各類學校聯合辦學,共同商定人才培養規格與要求、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共同開展專業課程改革與建設,協商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共同參與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實訓基地也可與各類學校開展短期合作,根據學校要求提供有針對性的實習實訓場地、設備、師資、教材。實訓基地可與不同企業合作,在企業內設置實訓點,一方面節省基地的設備投入,一方面能有效提高企業設備的利用率,實現資源與利益的共享,可以為企業開展專項性培訓,提高企業職工素質與勞動技能。

(二)先進與經濟相結合的原則

實訓基地的建設要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技術、設備方面應緊跟汽車技術發展的前沿,堅決摒棄落后、淘汰的設施設備,但要盡量降低成本,設備配置要以實用為原則,具有一定的先進性、開放性和可擴展性,不要片面追求設備的高、精、洋,在數量上以夠用為原則,不貪多求全,對實訓內容、時間進行合理安排,盡量提高實訓設備的使用效率。實訓教學要關注和吸收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管理方法,及時將先進的維修工藝和方法應用到實訓中去,以保證實訓的的質量。

(三)真實與實用結合的原則

實訓基地的特點就是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實訓的場所就在實際生產車間內,當然車間內需要設置適當的教學用具并充分預留教學用空間。實訓的內容就是實際的生產內容,實訓過程也盡量要求與實際生產相結合,是在真實生產環境中的一種實訓教學活動,實現教學與生產的零距離對接。一些模擬和練習用的實訓項目的設置要講究實用,是在生產中的確用得上用得著的,不過分追求高難、高新的項目,少設置一些演示性、驗證性的實訓內容,必須保證學員獲得足夠時間的、高質量“真刀真槍”的實際動手訓練。

(四)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在實訓過程中,實訓設備與車輛的損壞是不可避免的,實訓新設備的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實訓設備的維護更新需要實訓基地有一個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實訓基地在建設中必須提高管理水平,減少不必要的損耗與浪費,積極開展多渠道的合作與培訓,充分利用各種培訓補貼和政府的資金支持,開拓穩定的合作關系,增強自我造血功能,使實訓基地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建設汽車維修企業公共實訓基地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一種有益嘗試。在國家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的鼓勵和大力支持下,汽車維修企業公共實訓基地的獨特優勢會在建設過程中被進一步發掘和顯現。

參考文獻

[1]楊長亮.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運行績效評估體系研究[J].職教論壇,2009(27):44-46.

[2]童清,劉紅,陳冰.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特性與功能的實證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02):176-178.

[3]馬三生,張宓.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原則初探[J].繼續教育,2006(03):53.

作者:金耀 單位:寧波市交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