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職業教育思想體系的建構

時間:2022-06-14 10:06:40

導語:淺談職業教育思想體系的建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職業教育思想體系的建構

【摘要】本研究通過對王廣亞先生的職業教育實踐活動的梳理、研究,試圖構建其職業教育體系。研究認為:“立德樹人”是王廣亞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文關懷”是王廣亞先生職業教育思想的出發點;“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王廣亞先生職業教育思想的核心;“服務社會”是王廣亞職業教育思想的歸宿;“與時俱進”是王廣亞先生職業教育思想的延伸。王廣亞先生的職業教育思想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職業教育;立德樹人;實踐性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打破了過去單一的政府辦學的體制格局,將市場機制引入高等教育體系,允許私立辦學及外來投資。在此背景下,遠在臺灣的王廣亞先生敏銳的抓住職業教育發展的契機。王廣亞先生在細致考察后發現:“從事會計行業的許多年輕人沒有專門培訓以及職業發展的空間,對于這個已經在社會工作群體來說,重返校園已經是不可能之事”。他從職業青年角度出發,在臺灣開展對未受過正規教育的會計人員進行培訓,這是王廣亞先生職業教育的開端,自此以后創辦一系列職業院校。王廣亞先生在國家政策和時代需求的背景下從創辦補習班開始,在辦學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王廣亞先生的職業教育思想”。

二、王廣亞職業教育思想體系建構

王廣亞先生認真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方針、深入職業教育辦學理念的研究、與同行保持著緊密的學術交流、其職業教育實踐經歷等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具有深刻的認識。1、“立德樹人”是王廣亞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王廣亞先生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提出了“愛國教育、感恩教育、勞動教育”的教育主張,簡稱“三大教育”。職業教育不僅要教學生學知識、學本領,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和精神品質。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發展職業教育要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吧龂臁薄巧_大學的愛國主義教育特色。該項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學生愛國主義的情操,凝聚一代又一代升達人的愛國主義精神。王廣亞先生的生活哲學思想的核心內容是“感恩教育”,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他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并用行動詮釋“感恩”。為感謝傾心幫助他的兩位朋友,王廣亞先生將升達學院的兩座教學樓命名為“道镕大樓”和“時金大樓”,飲水要思源(思源會館),做人要充滿感恩之心,勿忘祖國,勿忘母校,勿忘師恩。王廣亞先生的“自力更生”的教育成長理念在“勞動教育”中得到貫徹。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施的是高中后教育,主要培養的是技術應用型人才。王廣亞先生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將勞動教育作為一門課程納入大學必修課,以此達到勞動育人的目的。在黨的報告中把“勞動”納入人才培養標準之中,提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可見,王廣亞先生的勞動教育思想符合社會發展的主旋律。2、“人文關懷”是王廣亞先生職業教育思想的出發點。職業教育與人的發展關系密切,它對改善國計民生和構建和諧社會有巨大推動作用。王廣亞先生創辦的高等教育均體現“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理念強調學生的發展,職業教育的價值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才能促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創辦人始終堅持貫徹“因材施教”和“一切為了學生”的人本主義培養理念?!靶湔涔媚铩薄踔痉?,高考分數超過本科分數線,但是沒有一所院校錄取她,先生得知此情況直接將其進行錄取。先生的辦學具有極高的人文關懷理念,社會贈與他“廣布恩澤”、“造福社會”等一塊又一塊贊美他職業教育的獎匾。王廣亞先生為河南的職業教育做出重大貢獻,他創辦的升達學院和成功學院,為社會培養出綜合素質良好且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3、“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王廣亞先生職業教育思想的核心。衡量應用型人才的最重要指標是“以就業為導向、提升專業能力”。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王廣亞先生的職業教育體制向“需求驅動”轉變。王廣亞先生創辦的民辦高校貼近現實社會對人才和技術的需求,他的職業教育思想有利于符合社會需求,而且有利培養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他不僅鼓勵高校畢業生繼續深造,而且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為了使學生滿足用人單位的工作需求,他積極建立“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教學體系,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王廣亞先生在繼承和發揚優秀教育理念的同時,改革職教不適應市場需求的觀念和體制,使他創辦的學校理念更活。職業教育實踐性、應用性極強。王廣亞先生根據現實社會發展需求,在堅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基礎上,他不斷合理調整辦學規模和結構,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王廣亞先生積極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使受教育者秉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他熟知職業教育的發展不僅作為普通教育的一個補充,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社會的發展。他重視師資建設,應用現代化電子教學手段。在他創辦的技術應用型高校中,大力推進課程多樣化,加強學生的各種職業培訓,同時加強校企合作。4、“服務社會”是王廣亞職業教育思想的歸宿。王廣亞先生努力發展職業教育,主張“有教無類”,經常告誡同仁教育須公平。發展職業教育使每個公民平等地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從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準。每個公民都平等地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職業教育是義務教育之后大多數群體所需要的教育類型。當前社會教育不公的表現主要有人為地設置經濟的、地域的附加條件號、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及單一的應試考試,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較為單一。1990年先生回家探親,得知河南考生上大學困難。河南人口多,高等教育資源有限,以致許多優秀的學生沒有機會上大學,另外社會職業教育的缺口較多,客觀上使公民的受教育權得到不公。職業教育在社會口碑中地位不高,為了能夠為職業教育吸引優秀的師資,他努力提升教職工的薪資待遇,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堅實力量,為河南莘莘學子創造了讀大學的機會。王廣亞先生把職業教育當作社會公益事業,以奉獻和育人為宗旨,他貫徹的理念是“取之于學生,用之于學生”。王廣亞先生的職業教育把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作為重要指標。鼓勵學生多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積極促進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或自主創業,如“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特崗教師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他多次強調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更好服務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先生把信息化教學融入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大批技能人才。王廣亞先生的職業教育強調:教育要著眼于未來,為明日服務。5、“與時俱進”是王廣亞先生職業教育思想的延伸。王廣亞先生從早期的臺灣辦學到后期的大陸辦學。他見證了海內外、改革開放前后職業教育思想的發展,他對職教思想的傳遞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他的職業教育思想從萌芽到發展再到推廣的過程,始終緊扣優秀傳統文化,始終關注當下中國的現實,緊扣中國特色。王廣亞先生的職業教育思想源于時代背景,又回到實踐中接受檢驗,并與時俱進。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各產業的生產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給人類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1991年,創辦人配合臺灣當地政府,“縮短城鄉差距,分散高教資源”的政策,積極投入臺灣苗粟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的建設工作。隨著教育人本思想的突顯和終身學習思想的提出,要求職業技術教育培養人才方案要進行相應調整,教育的宗旨、標準、組織方式等都要做出相應的改進。王廣亞先生結合這些情況,培養“實務人才”的教育要使教學過程多樣、理論聯系實際,與企業密切合作。他根據社會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從實際出發,無論是辦學理念、招生宣傳口徑等方面,王廣亞先生都本著與時俱進的思想。

三、王廣亞職業教育的實踐意義

王廣亞先生在河南高校轉型發展上,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他為建設河南高水平的應用技術大學做出重大貢獻。他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備受社會推崇,并且不斷提升教學科研水平,提升辦學條件。先生的職業教育辦學特色鮮明,社會美譽度較高,成為許多民辦職業教育學校的典范。王廣亞先生堅持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不斷推動民辦大學的發展,他為深入參與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奮斗者。王廣亞先生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而奮斗,他重視師資建設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為我國的發展提供一批優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浩.教育家王廣亞先生教育思想特色研究[J].天中學刊,2011(6)

[2]楊金土.楊金土職業教育思想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7

作者:毛玉鳳 王玉芳 石孟欣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