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新路徑
時間:2022-02-07 11:55:16
導語: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新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階段是連接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的特殊階段,是學生形成職業規劃意識、培養職業決策能力和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的思想影響下,上大學、找工作、顯價值成為每名高中生的宏大理想。但是,所有高考學生由于一直在校園內進行文化課程學習,沒有社會和生活經驗,不清楚職業規劃是什么,也沒有明確地設想過自己未來將要從事什么職業,所以,在初次面臨著大學選擇、專業選擇和工作選擇時充滿困惑?!豆饷魅請蟆?017年刊載的“高中生職業測評系統在南京受寵”一文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普通高中生對職業規劃的迫切要求[1]。
1國外高中職業生涯教育發展情況
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定位應該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或專業選擇能力與未來職業規劃能力,使學生能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能主動、智慧、持久地適應社會,實現自我發展與終身發展[2]。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國外發展得已經非常成熟,甚至從幾歲的孩子就開始引導其進行有意識的探索和規劃自己的未來。弗蘭克•帕森斯在1908年開展的職業規劃中的實踐活動被認為是美國職業規劃教育的開始,其目的是幫助失業人士尋找工作,但未能進入中學教育中。直至20世紀30年代,職業規劃教育才開始面向廣大青年開展。時任美國聯邦教育總署署長的西德尼•馬蘭先生在70年代首次提出“職業規劃教育”的概念,其認為關注升學教育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生活與未來的發展規劃教育。隨后,美國的教育工作者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加強對中學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是十分重要的[3]。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國家職業生涯發展指南(NCDC)》,使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正式進入到對中學生的教育活動中。而英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開始于20世紀20年代,由英政府創建的青少年職業服務部首先發起。但直至1948年《英國雇傭和訓練法》的頒布,標志著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正式以制度的形式在英國中學階段進行實施。相比美國和英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德國則以《勞動學》課程的形式出現在中學教育中,為學生介紹各種職業的工作性質、職業范圍、職業前景、就業形勢。在亞洲,日本主要受美國影響,是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較早的國家,特別是二戰之后。日本以政府的《初、高中職業指導手冊》對學生開展教育,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為做好該項工作,政府增加了教師職業指導科目的專項培訓。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較為系統,在學生很小的時候就能對自己和職業有初步的了解。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既促進了學生的職業選擇,也幫助了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2我國高中職業生涯教育發展現狀
我國許多教育工作者也一直關注和研究對高中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的問題,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進一步促進和規范對高中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部門先后出臺了系列文件,其中《普通中學職業指導綱要(試行)》(1995年)更是明確指出:“高中階段的職業指導是加深職業指導知識傳授,重點是引導學生廣泛了解專業或職業,進一步了解或剖析自己,正確處理選擇專業或職業的主客觀因素,提高選擇志愿的決策能力”[4-6]。但由于受升學壓力等因素影響,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執行,特別是一些教育相對落后的地區。根據《中國教育報》在2016年8月刊載的《及早喚醒孩子選擇專業的能力》的文章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考生中真正有想法、能夠權衡自己興趣的學生并不多。眾多學者研究結果一致表明:目前剛入學的大學生,對于未來職業規劃也基本沒有進行深入了解和思考,即使部分同學進行過了解,也是停留在比較淺層的階段,沒有深入了解未來職業發展方向[7]。高中生進入大學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發現所選專業并不是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領域,但后悔已晚的實例屢見不鮮。由此可見,職業規劃教育對于高中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7年7月《中國教育報》刊載的文章分析了目前高中生在高考進行選擇專業時的主要關注點,結果如表1所示。目前,在高中階段開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還受諸多因素影響,存在一定的困難,較為突出的就是師資隊伍問題和缺少實踐場地。眾所周知,大部分高中是沒有專業的專職職業生涯規劃教師,而個別高中只能是心理教師兼任。一方面,目前高中的師資隊伍基本為師范類畢業生,其專業性質決定關注點是升學問題,他們很少涉獵本專業以外事宜,大大降低了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效果;另一方面,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高中學校沒有系統化的教育內容,也缺少有關職業體驗的實踐場地,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不能讓學生了解各個專業的學習領域、工作領域及未來發展趨勢,尤其是就業去向等信息和數據更是無從獲得,影響課程的實施效果。
3高中職業生涯課程建設創新發展
3.1與區域高校聯合,充分利用師資優勢。在我國每個地級行政區,基本都有幾所高等教育院校,每所高校都具備專門的職業生涯課程教學團隊。若將區域內高中和高校牽手聯合,就可以利用高校專業教學團隊在合作高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部分課程的教學,解決高中學校職業生涯教育師資隊伍經驗不足的問題。對于專業的發展情況,高校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團隊要比高中教師掌握的更好,也有更成功的案例提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實施。此外,通過高校對高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能進一步促進兩級學校的交往和交流,有利于高校了解高中的學生狀況,便于教育教學改革。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開展,使高中學生與高校建立良好的聯系,方便高校在高中開展招生宣傳工作,深化專業生源儲備,特別是對高等職業院校尤為重要。3.2發揮高校資源優勢,做好課程實踐教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社會性的多渠道、多領域的綜合系統工程,要求授課團隊對社會和工作崗位充分了解。相較高中教師而言,高校教師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等形式更好地了解各專業的職業崗位現狀和發展前景,從而更好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目前,各高中的教學計劃中都設有研學類課程,可以借助研學課程到區域內合作高校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熟悉專業知識的具體內容要求以及專業學習與高中文化知識學習的內在關系,幫助學生進行職業選擇和激發對高中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對學生未來職業選擇的“引領”作用。3.3利用重要節點,聯合開展職業生涯教育。高中職業生涯教育不一定都要在正式課堂進行,也可以利用高中的重要活動節點靈活開展,既有助于提高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效果,也能深化雙方的合作,取得較好的教育成果。例如,舒蘭實驗中學利用高一新生的入學教育開展職業生涯初步教育,邀請高校教師講解舒蘭實驗中學畢業生在該高校當年的就業去向和工作崗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舒蘭市第十八中學利用高校單獨招生契機,組織學生到區域高校進行專業體驗活動,增加學生對專業學習內容和工作去向的了解,輔助學生志愿選擇。3.4建立學生生涯教育檔案,踐行教育初心。目前,各學校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多為“個案式”研究,缺乏普遍性結論,尚屬區域層面的研究和探索,總體理論水平有待提高,所取得的經驗可推廣性不高。為進一步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江蘇省昆山中學劉增蘭認為:高中應建立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檔案,記錄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軌跡[8]。這種做法不僅方便教師了解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情況,也方便教師積累生涯規劃教育經驗和教學成果。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檔案的建立,不僅可以使研究的樣本覆蓋更全面,也可以使研究成果更具有普遍性,以此提高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水平和質量。3.5“慕課”模式,異地教學不再有距離。雖然很多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很感興趣,但面對沉重的升學壓力,自我探索性的學習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高校在“金課”和網絡在線課程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技術上相比高中教師而言更加成熟。各高中可在與區域高校合作的基礎上將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成MOOC或在線課程,有效解決高校教師對高中學生進行異地教學的困境,同時,也能促進高中教師在線上課程方面的學習和使用,為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4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內容的新規劃
根據以學生為本,重在解惑的原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使學生深刻理解“職業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也是個人存在意義和價值的證明方式,是個人獲得歸屬感和快樂的重要途徑”[9]。區域合作模式下的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內容重點突出以下幾方面的教學內容。4.1專業學習內容與專業發展?!奥殬I指導之父”帕森斯指出,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要了解職業,進入社會前需要專業的學習。依照高等學校專業目錄中的分類情況,向學生介紹入學后各專業學什么、怎么學和學成后能干什么,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領域,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從而提高學生自覺加強各種素質與能力的學習主動性。通過區域高校就業數據展示,進一步幫助學生熟悉專業發展要求和就業情況,提高和培養學生選擇專業的決策能力,為學生做好未來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基礎。4.2中國高校及專業門類的分布情況。為幫助學生了解中國高等教育現狀,以省為單位,分區域介紹各高校分布情況和各高校在區域內知名度情況。依據各省雙一流建設情況,分層次遴選部分學校進行重點說明,詳細說明學校的發展情況,幫助學生了解各類高校的發展、高校的位置、地區人文等信息,為學生選擇理想院校提供參考。以專業分類情況,介紹各專業分布情況和專業發展特色,重點說明師資隊伍情況、重點實驗室建設情況、專業發展情況和專業的社會影響力,為學生專業選擇提供有益信息。指導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高考志愿的填報和專業選擇;幫助學生分析和了解高考成績與學校選擇之間的關系等。4.3新高考下的課程選擇?!?+1+2”新高考模式已是大勢所趨,雖然從本質上來說,新高考和以前的理科、文科、文理兼收沒有本質區別,但也有不同?!?+1+2”的新高考有12種組合,這等于是在大文、大理的基本格局下,給學生提供越來越大的選擇空間,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增強了學生的專業選擇和個人特長的匹配度,有利于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新高考形勢下,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分為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越是重點高校對該項選擇要求越嚴格),考試科目的選擇與專業密切相關,這種選擇就要求學生要思考未來自己將如何發展,并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學生實現從高中階段教育向大學階段教育順利銜接的重要路徑。4.4最新高考招生政策解讀。高中階段是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承接點,學生高考后依據高考成績和個人選擇進行分流。通過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幫助學生正確對待高考升學。在區域合作基礎上,讓負責高校招生就業工作的教師和高中管理教師針對每年教育部門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意見》中具體規定進行細致解讀,幫助學生了解整個高考招生考試過程,解決填報高考志愿中的實際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
5結束語
雖然從教育的層級上分為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但各個階段所承載的育人本質是一樣的,其目的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既然目的一樣,就應該促使各階段的教育工作者加強聯系和合作,做好各階段的有效銜接。通過兩級學校的合作,實施好高中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使學生的培養和培育工作更有效,為國家發展儲備各類人才,也使我們的教育更加科學,更加有溫度。
參考文獻:
[1]董巖.高中生職業規劃課程教育實踐與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
[2]劉春榮,林丹華,喬志宏,等.第四課堂:面向國家急需,規劃未來職業[J].教學研究,2018,41(6):1-6.
[3]余志國,李論,余紹龍.普通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與實踐探索[J].基礎教育參考,2019(13):14-16.
[4]馮敏.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7.
[5]侯瑞靈.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探索[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9(10):43-44.
[6]張健.中外職業啟蒙教育研究和發展評述[J].職教通訊,2018(21):65-74.
[7]宮艷芳.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認知現狀與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7,19(22):131.
[8]劉增蘭.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9(1):84-85.
[9]張鐘敏.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芻議[J].語文學刊,2015(22):128-129+141.
作者:楊云龍 邱澤生 姜延豐 單位:楊云龍邱澤生姜延豐 1.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舒蘭市實驗中學3.舒蘭市第十八中學
- 上一篇:辦好高質量職業教育實踐探索
- 下一篇: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