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字文化看大學生職業素養
時間:2022-10-16 11:12:40
導語:從漢字文化看大學生職業素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素養較好的畢業生更容易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培養高校大學生職業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符號和載體,在漢字中蘊含著豐富的職業素養文化。文章分析了漢字中蘊含的職業素養,提出了通過漢字文化促進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策略,包括加強大學生職業素養漢字文化課程建設,加強大學生職業素養指導教師隊伍漢字文化建設,加強大學生漢字文化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素養;漢字文化
大學生就業一直是國家、社會關注的熱點。2017年,高校畢業生達到795萬,就業形勢嚴峻。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個方面,而高校的影響無疑是更加直接和明顯的。從高等教育角度而言,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高等院校能否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二是大學生自身的職業素養能否受到社會的認可和接受。職業素養的高低不僅關乎著大學生的安身立命,關乎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發展,而且關乎著大學生畢業后就業質量的高低。因此,注重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大學生職業素質,不但可以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成材,而且可以為社會、國家輸送優秀的人才,推動大學生自身、社會的發展。美國學者萊爾•M•斯潘塞在《工作素質高績效模型》中將素質劃分為知識與技能、社會角色、自我形象、個性、動機5個方面,并提出素質冰山理論。該理論認為,職業人像漂浮在水中的冰山,露出部分是行為、知識和技能等,是顯性職業素養:隱藏在水下部分占個體素質7/8的則是由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作風和職業態度等方面構成的隱性職業素養,是鑒別績效優秀者和一般者的重要標準[1]。職業道德是人們在從事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守的標準和準則,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道德范疇,是一個人為人處世最基本的要求。職業技能是人們從事職業的技術性能力,是一個人從事工作業務素質的基本要求,包括大學生專業知識的理論與實踐能力。職業行為是指人們對職業勞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過程的行為反映,是職業目的達成的基礎。職業意識包括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協作意識和奉獻意識等方面。職業態度指個人職業選擇的態度,包括選擇方法、工作取向、獨立決策能力與選擇過程的觀念。大學生職業素養是一個量變到質量的發展過程,可以在高等教育中通過學習、培訓、實踐等形式逐漸提高,從而培養成優秀的職業素養。
一、漢字文化中的職業素養
文化是社會的人的活動所創造的東西和有賴于人和社會生活而存在的東西的總和。它是不斷向前發展、使人得到完善、是社會生活的物質要素和精神要素的統一。漢字是一些不平凡的符號,幾千年來,它不但充當人們世世代代文化交際的媒體,在漫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建構中也起著巨大的作用,漢字可以說是漢民族心靈中的第二道長城[2]。作為中華文化的符號和載體,漢字具有傳播、確證、表現等功能,在漢字中蘊含著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素養文化。
(一)職業道德素養
1.誠信素養?!奥殹狈斌w字為“覛”,左邊的“耳”表示傾聽,右邊“只”表示聲旁發音。二者連起來表示按照指令做出所要求的動作,引申為各司其職的職業。職業道德要求大學生應具備“誠信”等道德素養?!罢\”由言和成組成,指人要把說出的話通過實際行動來落實、有結果,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信”由人和言構成,《說文解字》認為“人言為信”,即人說話不僅要誠實有信,而且要將說出的話、做出的承諾貫徹落實,以實際行動來踐行諾言,這樣才具備“誠信”的道德品格[3]。誠信是基本的道德要求,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但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誠信是企業的發展之基,也是大學生安身立命之本。大學生只有注重誠信的職業道德培養,才能夠贏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在以后的工作中才會受到重用。誠信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內在要求。2.敬業素養?!熬础笔且粋€會意兼形聲字。左半邊是“茍”字,《說文解字》認為,“茍”字為“自我告誡、自我反省”之義;右半邊為“攵”,即反文旁,反文旁由“攴”字演化而來,是用棍子或鞭子敲打的意思?!抖Y記•曲禮》中有“毋不敬何允”句,后世注釋說為“在貌為恭,在心為敬”。在一項關于“企業所需要的員工應具備的能力或品質”的調查情況中,愛崗敬業占到了72%的比重。可見,企業對于大學生敬業精神的要求非常高。在當代,敬業精神就是要求大學生培養以恭敬、嚴肅、負責的態度來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兢兢業業地去完成工作任務,這樣才有利于大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和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專業技能素養
1.創新素養?!皠摗笔且粋€指事字,《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創,傷也?!焙髞恚皠摗币隇椤巴黄啤钡囊馑?,所以凡事有所突破也可以稱為“創”,如“創舉”“開創”等?!秶Z•周語》中有“以創制天下”后世注釋為“造也”?!睹献印分小熬觿摌I垂統為可繼也”都是指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打破常規束縛,2017年8月創新創造出新事物,以促進事物的前進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逐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級人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國家大力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具有創新型人才成為各行各業急需的人才。所以,高校要積極改進人才評價體系,將知識本位變為能力本位,逐步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與求新求異思維,注重發揮大學生的特長,讓其個性得到最好的發展[4]。2.溝通素養。“溝”繁體字為“溝”,從水,從冓?!皟凇币鉃椤芭鲱^”。原意是指“水”與“冓”聯合起來表示“來、去水頭相碰的水道”,水道溝通以后,才能暢行無阻,注入大河大海,后來引申為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在當今的人才需求中,最具價值的技能即是溝通能力。美國著名未來學家奈斯比特曾指出:“未來競爭是管理的競爭,競爭存在于每個社會組織內部成員之間及其外部組織之間的有效溝通上。”水不通則容易發生災害,人與人不溝通交流容易產生隔膜和誤解、信息出現不對稱,特別是進入快節奏的互聯網時代后,人與人之間有了隔膜,有效溝通不僅能夠讓大學生贏得生活上的和諧人際關系,而且也是大學生職場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3.合作素養。“合”從亼,三面合閉,從口。本義是指閉合、合攏,后來引申為結合、聚集的意思。一項關于“企業所需要的員工應具備的能力或品質”的調查情況顯示,合作精神占了62%的比例。隨著分工的不斷細化,工作中的每一個項目都不是一個人所能夠完成的,需要的是一個團隊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證質量和效率。正如同足球比賽一樣,一場球賽的輸贏不僅需要的是領軍人物,更是取決于各個隊員的通力合作,缺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很難取勝。因此,提高大學生合作精神既是社會快速發展的迫切需要,同時又是大學生自身適應社會發展、取得職業成功的基本要求。
(三)身心素養
1.勤奮素養。“勤”從堇從力?!拜馈北玖x為“短暫的”?!拜馈迸c“力”聯合起來表示“短期內用力的”?!皧^”金文字形,中間是“隹”(鳥);外面象鳥振翅欲飛之勢;下面是“田”,表示空曠的田野。本義是指鳥類振羽展翅。后來勤奮引申為人通過努力用功會向鳥一樣展翅高飛起來。古人講:“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贝髮W生無論是學習階段還是以后踏上工作崗位都要具有勤奮精神。一項調查研究發現,近50%的用人單位認為當前大學畢業生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亟待加強。用人單位認為,現在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受到很多呵護。因此,大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以后,面對壓力容易產生惰性,換工作成為這部分學生的常態,缺少勤奮努力致使他們很少在職場上收獲成功。2.禮儀素養?!岸Y”繁體字為“禮”,從示,從豊?!柏N”是行禮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倍Y“的本義是指舉行儀禮,祭神求福。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禮儀逐漸由典章規范制度引申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形式。荀子曾說:“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可見,禮儀無論是對于個人的安身立命,乃至國家的治亂興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學生職業素養中禮儀素養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禮儀素養主要包括儀容儀表禮儀、體態與舉止禮儀、求職與面試禮儀、職場辦公禮儀等,每一個禮儀在工作的各個環節中起著重要的影響,最終決定著工作的成敗。西方學者馬伯藍教授提出過著名的“55/38/7定律”,即我們給人的第一印象55%取決于我們研究所看到的;38%取決于我們耳朵所聽到的;而談話內容的好壞僅占7%的比例[5]。人的肢體語言能夠傳達出內心的氣質和修養,好的職業形象讓人賞心悅目;相反,如果職業形象很差,大學生在求職中就會大大減分甚至導致求職的失敗。
二、通過漢字文化促進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
對于大學生職業素養的研究和培養,很多專家和學者都給予了持續的關注,并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其重要性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可,部分實踐性成果已經顯現。但是對于大學生職業素養的理論研究還有待于深入的探討,大學生職業素養的路徑也有待于進一步的挖掘和論述。漢字文化浸潤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特別是在人的求職發展中漢字通過職場文化折射出的素養要求仍然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前人關于大學生職業素養研究的基礎上,筆者針對目前所觀察到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存在的問題,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加強大學生職業素養漢字文化課程建設。就目前的形勢而言,高等院校在大學生職業素養中仍然發揮著主要影響作用,尤其是在職業素養課程建設版塊,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提高。一方面,大學生職業素養理論最早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對于我國職業素養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在大學生職業素養課程中,需要引入西方先進的職業素養理論,在對比中提高我國大學生職業素養理論。另一方面,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國度,職業素養中必然打上了中國特色的烙印,漢字文化彰顯著重要的職業素養文化。比如,在禮儀素養中,通過深入解讀“禮”“儀”等漢字文化,既可以增強課程的文化趣味性,又可以讓學生深刻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故事,提高人文素養。第二,加強大學生職業素養指導教師隊伍漢字文化建設。課程是一本好的案例素材,但是只有通過指導教師的專業性指導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傳授給大學生。就筆者所在院校的實際狀況而言,大學生職業素養指導教師隊伍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提高。一方面,要提高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指導教師業務素養水平的高低對大學生能否接受到好的職業素養知識、提高職業素養有著廣泛的影響作用。大學生職業素養指導教師要既專又博,專是指專業性,這是講授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博是指教師要具備廣博的相關知識底蘊。由于大學生職業素養不僅包含著職場知識,同時涉及到禮儀修養、氣質修養等人文素養方面。因此,職業素養指導教師要具備又博又專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指導教師隊伍需要豐富中華文化,特別是漢字文化的素養。職場植根于深厚的中華文化當中,職場素養需要具備良好的中華文化才能游刃有余。漢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符號和結晶,大學生職業素養教師隊伍應積極學習吸收漢字文化,通過漢字文化為大學生深入解讀鮮活的文化故事和人文素養,讓大學生既具備“術”的專業技能,又具備“道”的漢字文化素養。第三,加強大學生漢字文化能力的培養。完善的課程體系,能夠給大學生提供知識的傳閱,好的指導教師隊伍可以為大學生職業素養提供指導方向,但是,最終發揮作用還是靠大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首先,職業素養具有實際運用價值,需要大學生積極學習相關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專業理論素養。其次,大學生除了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外,還應積極培養人文素養。人文素養的培養是通過學習漢字文化,了解文學、哲學等學科門類來提高的。加強大學生自身的漢字文化能力培養,有助于大學生深入了解漢字文化,從而更好地提高人文素養,最終贏得職場上的成功。
三、結語
大學生職業素養包含著職業道德素養、專業技能素養、身心素養等方面內容。它需要大學生具備“誠信”“敬業”“創新”“溝通”“合作”“勤奮”“禮儀”等素養。大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既需要良好的師資隊伍、優質的指導課程,同時又需要大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只有多方面因素形成合力,大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贏得職業和人生的成功。漢字文化是千百年來人民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的實踐和智慧的結晶,從漢字文化的角度來闡釋其中蘊含的職業素養文化,具有新穎性、實際性、可操作性,諸如,從“誠信”“敬”“勤”等大學生職業必備素養漢字中透視具有中國文化的職業文化。例如,有學者從“贏”字來解析大學生應具備的職業素養?!摆A”由5個漢字組成:亡、口、月、貝、凡。它包含著企業員工必備的五種意識或能力。亡:危機意識;口:溝通能力;月:時間效率;貝:人脈資源;凡:平常心態[6]。所以,如上文所述,大學生職業素養既要汲取國外先進的理論和實踐案例,同時又要在課程和講授過程中向大學生傳授包含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職業素養知識。只有如此,大學生職業素養能力才能與時俱進,符合社會企業發展的實際要求,實現求職成功和人生的飛躍。
作者:李志飛 張明 王龍淼 萊再提 單位:石河子大學
參考文獻:
[1]沈綱.拓展訓練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的理論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8):353-356.
[2]詹緒左,朱良志.漢字的文化功能[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1994(1):74-80.
[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3.
[4]鄭全安.談新時期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J].教育探索,2011(11):147-148.
[5]許湘岳.職業素養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李華江.從“贏”字解析如何做稱職的員工[J].人民郵電,2013(3):1-2.
- 上一篇:基礎教育青年教師發展路徑探析
- 下一篇:高職大學生職業素養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