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思考
時間:2022-01-04 09:46:46
導語: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體育教學是高職教育重要組成內容,在學生技能水平提高上有著重要作用,要注重對學生體育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從而為社會提供高素質人才。本文主要圍繞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高職體育教學現狀、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建議等方面展開討論,在對高職體育教學現狀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提出推動高職體育教育改革的有關措施,進而取得理想的體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育素養;職業能力;高職體育教學
近年來,傳統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高職體育教學要求,為了促進高職體育教學良好發展,還需要從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等角度出發,確定高職體育教學未來發展方向。隨著高職體育教學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重要性的凸顯,使得體育教學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要求高職院校加大對體育教學體系完善構建的重視,確保在體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可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使其自身素養和技能可適應今后的崗位需求。
1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
高職體育教學開展過程中,主要以培養學生體育素養和提高其職業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其中體育素養是在先天遺傳和體育教育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后果,可從學生行為、知識、技能、品德等角度出發,具體分析其體育素養,并制定相應的體育教學內容。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體育素養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的重要體現,對學生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有重要意義。而職業能力是指高職院校學生從事有關職業必備的一種能力,高職體育教學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提供廣闊平臺,通過向學生傳授相應的體育專業知識,可促使學生具備一定職業能力。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單位對應聘人員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其中學生職業能力是重點考察指標之一,因此,要重點關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職業能力和體育素養的培養。
2高職體育教學現狀
在對高職體育教育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時,發現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高職院校對體育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高職院校開設課程較多,在課時安排方面體育教學課程安排相對要少,并且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學生實際進行體育技能訓練的時間很少,這就導致體育課程開展效果低下。并且忽視體育課程在高職院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會使得學生體育觀念匱乏,無法正確認識體育教學內涵。二是體育教學的職業針對性較弱。隨著高職體育教育改革的推進,促使體育教學內容與實際崗位間有緊密聯系,加大了體育教學知識的職業性,可保證學生綜合能力能適應崗位職能要求[1]。但是需要注意到,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還缺少職業針對性課程的開設,這就導致學生體育素養及職能訓練有所不足。三是體育項目較為單一。實際調查表明,大部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課程還主要以足球、羽毛球、籃球和兵乓球等教學科目為主,無法滿足學生體育訓練需求。體育項目單一容易打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中的積極性,尤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思維較為活躍,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及時轉變傳統教學理念,確保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能達到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在多樣化體育項目實施下,滿足學生體育鍛煉要求。
3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建議
3.1采取創新的教學模式。為了促進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要從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等角度出發,具體分析體育教學改革措施。通過創新教學模式能有效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常見的包括分班選項課教學形式??筛鶕殬I要求和專業特點來分班選項,這種做法能保證體育教學課程的針對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不僅能提高學生體育專業技能,還有利于高職院校管理效果的提升。為了充分發揮上述教學形式的運用優勢,要及時解決分班選項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例如,當前體育教學還主要采取隨機抽取方式來進行分班選項,這就導致教學內容學生實際需求還有一定差距,不能達到學生職業能力全面培養的教學目的。因此,實際進行體育課程實踐時,要從不同崗位職能發揮中對從事人員體育素養的要求,從而實現學生職業技能的集中訓練,加強體育教學開展效果。3.2采用校內外一體化教學方式。要想突出高職體育教學在高職學生體育素養及職業技能培養上的重要作用,還可采用校內外一體化這一體育教學方式。高職院校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加大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從高職院校教學目標出發,為了培養一批適應崗位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加大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為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提供實踐機會[2]。高職院校管理者要及時調整原有的體育教學模式,建立起與校外企業間的合作關系,致力于體育課程的校內外一體化設計,在保證學生有效掌握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到校外體育實踐中,從而實現體育教學連續性開展,促使學生在豐富的教學資源作用下養成較高的體育素養。具體來說,學生體育技能的提高離不開體育教學的作用,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深入的背景下,促使學生能在體育實踐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3.3制定專項和職業相結合的教學內容。設計專項和職業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同樣能起到促進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作用,在體育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前提下,使得體育教學以提高學生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發揮體育教學在培育社會人才上的優勢。在設計體育項目時,要綜合考慮學生職業規劃特點和該校專業分類,制定專項和職業相結合的教學內容,能保證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促使學生掌握足夠多的專業知識,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目的。例如,大部分高職院校從學生身體素質培育和職能水平提高等方面出發,結合學生專業特點,會針對一年級學生開設田徑類、球類體育項目,能使學生對體育教學實質有所了解。同時會針對二年級學生提供多類體育項目,旨在凸顯學生在課程選擇方面的自主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武術、游泳等項目已經逐步添加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中,加大了學生體育學習內容自主選擇空間,不僅有利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還能實現基于體育素養與職業能力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進程的加快。3.4實施體育俱樂部模式進行體育教學。除了上述措施外,還可采取體育俱樂部模式進行高職體育教學,為高職體育教學實踐的開展提供新的思路?,F階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主要采取課外體育俱樂部、課外體育俱樂部等模式,能在上述俱樂部模式有效實施下取得較好的體育教學效果[3]。在體育課堂中實施俱樂部模式開展教學實踐時,為了創設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應發揮其引導作用,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體育教學任務應通過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來完成,在重在參與、強化體驗、掌握方法、素質培養等教學理念指導下,促使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有深刻體會。如高職體育教學進行體育教學實踐時,會采取角色互換、個人表演和分組訓練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結合已經掌握的動作技巧,在具體演練中加深對各動作技巧特征的了解,并達到動作技巧靈活使用的目的,是提高學生體育技能水平和專業素養的有效措施。
4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是必要趨勢,能適應高職教育發展需求,確保體育教學的開展能起到培養學生體育素養、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作用,從而發揮體育教學育人作用。在對新時期下高職體育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時,發現還存在體育教學被忽視、體育教學職業針對性較弱等缺陷,是影響體育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因素。
參考文獻
[1]劉中兵.試論基于素質教育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9):168-169.
[2]韓雅.職業需求導向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構建[J].才智,2018(26):61-62.
[3]張漢光.基于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高職體育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2018(18):89.
作者:閆茹冰 單位:畢節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家庭教育思想及當代價值
- 下一篇:中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內涵及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