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內涵及培養
時間:2022-01-04 09:54:46
導語:中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內涵及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核心素養的培養符合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及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是個人也是社會重視的范疇。本文歸納出職業核心素養的內涵包含職業道德、職道意識、職業理想信念、職業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它的必要性與影響因素,最終基于校企合作、課堂教學、社會實踐、主題活動、頂崗實習等載體實施“感知、積攢、練習、檢驗、展示”五步的培養途徑,來破解當前知識技能與職業核心素養培養脫軌的困境。
關鍵詞:核心素養;培養路徑;載體學生
核心素養的培養在當下非常重要,特別是2016年9月國家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總體框架,界定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基本要點,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提供了綱領性的依據。從職業教育的范疇看,它有著“職業”的特點,企業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已逐步趨于多元化,筆者學校已經是從培養“合格的職業人”向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轉變,這就迫使教師的教育理念發生轉變。筆者學校所培養的技能型人才的素質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行業的發展,也影響著學生個人的成長,還會制約著社會經濟發展,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只有將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整體提升,才有職業人才專業水平的提升和企業長足的發展,才符合中國制造2025所需。
一、職業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起源于國外,各國根據歷史、文化、經濟等背景不同,對其界定也各不相同,但它們在某些層面上是一致的,都是專業能力以外的能力素養,都是為個人與社會的發展。這里筆者通過對相關文獻的閱讀、歸納,以及對在廈門市的6家企業的訪談,將職業核心素養的內涵定義為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所從事的任何行業、職業或者工作崗位都普遍存在且不可或缺的,也是除崗位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素養以外最基本、最關鍵的素養。具體的指標見下表。
二、職業核心素養培養的必要性
1.從企業需求層面分析。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未來的勞動力市場也將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企業單一的重復性的工作任務已經逐步被機器人所取代,操作技能崗位的需求已逐步下降。在人工智能的時代,企業對用工的要求已然發生變革,生產方式從低端的技能操作步入高端技能操作,提升了人才需求的新層次。某知名企業總監曾說過:招聘時我們并不只是單單看應聘者的業務能力,更主要的是看其是否具備誠信的品質,是否能快速融入企業,是否能接受企業文化、企業價值觀及企業賦予的使命感。2.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分析。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中職學校內涵發展的體現,唯有重視才能體現學校對人才培養要求的改變。中職學校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才能符合社會需求。學校必須將職業核心素養和職業技能訓練一齊抓,全面提高中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摒棄只培養學生一種技能的片面觀念。這樣才能夠開辟出廣闊的就業市場,才能夠保持高的就業率,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環,才能促進學校持續健康的發展。3.從學生個體的發展分析。企業的生產組織隨科技發展而發生改變,學生除了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之外,還必須具備相關的核心素養,否則無法應對新的職業環境帶來的變化,甚至會有失業的風險。從部分歷屆的優秀中職畢業生調研統計發現,他們的成功不是說學科知識學得多拔尖,在企業就一定會出彩,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更多的成功因素是在職業核心素養方面有所突出。可見,職業核心素養對企業對社會對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影響職業核心素養提升的原因分析
普遍存在于學生職業角色意識不夠強,崗位規范意識不夠強,職業適應能力不強,交流合作意識不強,創新精神不夠等,造成這些方面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從5個方面分析。1.家庭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是長遠的,甚至是終身的。有不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教育,一些學生對于職業道德的認識上很模糊,也沒能形成很好的自理自立的生活習慣。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家長過度重視成績,只需成績好,其他則過問不多。在所任教的17級班級學生的調查中,部分家長甚至在孩子學習的專業選擇上也是無所謂的態度,沒有或無法給他們選擇上的建議,家長的無所謂態度很大程度上就決定著學生對職業核心素養的關注。一位學生如果能清晰地對自己的職業進行規劃,那勢必與父母的教育或影響是分不開的;父母的“身教”影響力大于“言教”,這些會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行為與對事物的見解,也影響著學生的將來。2.學校定位與重視程度。學校為了本校的生源,開了很多的專業或者一個專業招了很多人,導致師生比例一定程度上會出現失調。多數學校對職業核心素養重要性的宣傳力度還不夠,特別是在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學生第二課堂以及校企合作模式上融入職業核心素養的元素還不夠。這些都是需要學校層面加大力度進行投入,積極為學生提供一切可提升職業核心素養的平臺。3.教師意識與教學模式。教師是實施者,教師對于職業核心素養的認識不夠,將直接影響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的培養。從教師的實際情況看,年輕老師學歷高、雖有教學理念但是經驗少,對社會的需求了解也不全面;老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又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對社會的需求也不是非常了解。教師結構也制約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教師重言教、輕身教,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培養時,往往要求學生,自己卻忽略了自身的言行。在專業教學時,側重于專業技能的教學和訓練,極少或是根本都不涉及其他方面的素養,純粹為了教而教,更有認為素養方面的教學是德育老師的任務。4.學生自我意識不夠。學生選擇中職學校的專業多數是盲目的,有可能還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專業,這對職業教育來說是不利的,沒有興趣沒有熱度,也不會有好的成果。另外從生源上可以發現,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在自覺性、自我調整、學習態度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加之中職學校的學習壓力不大,有較多的空余時間讓學生發揮個人興趣愛好,可事實上很多學生都將時間浪費在玩手機、睡覺等方面,學習對于他們而言沒有任何的動力,不良的習慣一旦養成將很難改變。5.社會關注程度。在應試教育模式的背景下,分數被視為最重要,為了分數可以舍棄很多。在這種環境下,除了學習提高分數,學生在自強、自立、自理、自律等方面的意識鍛煉被無形地弱化了。在職業教育中,技能的學習則被占據了大半壁江山,為技能至上,大多數的時間都用于技能提升,似乎又忽略了除技能以外的教育事項,大大限制了職業核心素養的提升教育與實施,也影響了人們的觀念。
四、職業核心素養培養的途徑
職業核心素養培養是一個全員全過程的教育教學活動,學校層面需要規劃好頂層設計,使上下達成目標的共識,在培養目標、教育理念、規則、規格等方面達到高度一致。圍繞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在專業文化營造、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社會實踐、社團建設、主題活動、校企融合等方面,實現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的融合與全面提升。1.走進企業了解專業認識專業感知素養。學校專業部每年都按計劃安排新生走進企業、了解專業、認識專業,并與企業共同開設相關的講座,讓學生親眼觀看、親身感受,初步感知職業素養的重要。我們從每次活動結束后學生所撰寫的感悟中,可以看出通過系列的進企業主題教育,學生能夠褪去之前對專業認知的空想狀態,使得他們對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企業文化、崗位技能與素養有一定的感知,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規劃自己的職業目標及行動。2.課程實施教學中積攢素養。職業核心素養的提出對課程的標準以及課程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需要基于此進行變革,將職業核心素養的指標融入課程標準,對課程的內容進行再選擇,甚至還要開發一些新的課程。根據課程內容的不同類型針對性地選擇職業核心素養的指標進行融入與培養,最終通過教學進行轉化。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改變以往的傳統理實分離教學模式,以及過于重視技能學習的教學現象。要落實職業核心素養的融合就必須改變教學模式,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或任務為載體,思考每個教學單元的教學內容,確立教學目標,構思如何把職業素養融入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創建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其中,根據任務適時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在任務實施中出現各種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各問題,構建知識,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例如團隊精神,集體觀念,創新意識,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競爭意識等,在這個過程中積攢素養。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到激發、監管、協調、引導的作用,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智慧,以身作則,展示素養引領學生對其重視。同時,教學評價需從單一的成績論改為多元化,關注核心素養的監測與診斷,形成綜合型評價體系。3.社會實踐活動積攢素養志愿服務是社會實踐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活動的參與會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如敬老愛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學會與對方溝通、活動策劃、團隊協作、奉獻意識、感恩之心、文明禮儀等。交通文明督導活動,學生要頂著炎熱的天氣勸導不文明的人,為行走困難的人員提供幫助。學生通過不同的服務崗位、不同的服務環境、不同的服務對象,不管期間出現什么問題與困難,都能攜手共同致力于目標的完成,提升了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團隊合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鍛煉了辯證思維與創新能力等職業素養。4.社團活動積攢素養。學生社團是中職學校加強與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中職學校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升的主要平臺,是學校開展第二課堂提高學生素養不可或缺的平臺。如籃球聯賽活動,活動從策劃、報名表制作、規程、現場管理、裁判邀請、工作人員、應急預案等都由學生獨立組織。學生的策劃能力在活動中體現,團隊建設在活動中體現,現場管理在活動中體現,人員溝通在活動中體現,應急處理在活動中體現等。活動不僅僅提高了組織者、參與者的管理能力,也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體育鍛煉意識,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加深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友誼,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友誼,構建和諧的校園人文環境。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還能將微信推送與投票、新浪直播等新媒體手段運用其中,體現了“互聯網+”的時代。不管是專業社團還是人文素質社團的推進,學生在運作、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拓展了學生成長的空間,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5.主題活動積攢素養主題活動的種類多種多樣,可涉及思想教育、心理健康、職業技能、科技創新、文娛體育、文學藝術等類型。比如:我國的傳統的節日等都能激發學生的民族意識、愛國意識、文化意識;而以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等節日為載體,開展相關活動,能使學生學會感恩、尊重他人,養成良好的品格。在各類的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在各自承擔的崗位中,綜合素質能力會不斷地展示與提升,一次次的信心倍增,一次次地成才。再以學校每月開展一次的軍事主題活動為例,它是以軍事強化培訓為牽引、以拓展活動為載體、以職業道德素質培養為目標、以“促養成、學禮儀、懂感恩、勇擔當、明是非、知榮辱、強體魄”為主線的軍事訓練活動,學生全員參與,積極性高,在快樂中實現預期目標,為學生的素養提升創造了很好的平臺,活動成效得到校內外的贊許。6.校企融合開展實踐練習素養學校加強與行業企業的密切合作,共建課程,共建基地,共同育人。校企合作開發各類課程資源,保證課程和教學目標的及時更新,邀請企業專家參與課程建設與評價,通過校企共建基地,構建一體化教學環境,實現教學與生產實踐的對接。把真實的工作情境連接起來,超越課堂教學局限,讓學生始終處于模擬環境感受、體驗和鍛煉,能與行業專家有效接觸體驗真實任務。教師要從只關注學生任務的結果轉變為全過程的監控,并能夠進行有效的規劃管理和精準的指導,特別是在科學的探究意識、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團隊意識等方面。最終使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核心素養運用于將來的工作環境中。7.頂崗實習檢驗素養根據學校的2.5+0.5的辦學模式,最后一個學期都會進行頂崗實習,通過學生頂崗實習檢驗核心素養。該階段已不是之前職業核心素養的培養狀態,是學生真正進入企業真實的環境中,切身體會所從事職業所需的技能與素養要求,通過體驗及時補充職業領域的未知部分;證實學習能力、創新精神、敬業精神、責任意識、質量意識、與人互動、團結合作等素養的真偽和價值。頂崗實習結束后,學生要以視頻或PPT等形式匯報工作崗位上的職業核心素養風采,對自己的頂崗實習有個清晰的認識,為自己下一步的成長打好基礎。8.進入企業展示素養在完成學業后,學生將以準員工的身份進入企業,與前期的實訓、頂崗實習完全不同,角色發生了變化。需要將所學到的技能與素養運用于工作實際中,以準員工的身份接受企業的管理,展示三年來學習的成果。學校專業部需要定期組織回訪活動、做好調研,聽取企業對學生在崗位的工作情況,特別是對學生職業核心素養方面的意見與建議,及時了解學生的表現,以及具有不同程度核心素養的學生在工作中的成才情況,最終形成職業核心素養報告、案例分析報告等材料,為完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做好準備工作。
五、小結
綜上所述,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將決定著學生的發展前景,它的培養成效必須要事先做好頂層設計。它是一個需要全員參與的實踐活動,必須將其融入教學任務及實踐活動之中。教育與教學的過程中就是學生職業核心素養自覺形成的過程,必須將人的觀念與行為擺在了正確的位置,將行動貫穿于載體之中。從學生入學之初感知素養到步入社會崗位展示素養的各個過程都需要重視,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具備職業核心素養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褚宏啟.核心素養的概念與本質[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0(18).
[2]許亞瓊.職業素養內容開發初探[J].職教論壇,2010(18).[3]崔允漷.追問“核心素養”[J].全球教育展望,2016(5).
[4]徐國慶.能力重要還是素養重要[J].職教論壇,2015(15).
[5]方健華.中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評價及其標準體系建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4(5).
[6]張志軍,郭瑩.高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培養路徑探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04).
[7]喬為.核心素養的本質與培養:基于職業教育的視角[J].職業技術教育,2018(13).
作者:吳梨萍 劉軍 單位:廈門市集美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思考
- 下一篇:高校輔導員職業核心素養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