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探討
時間:2022-12-09 10:44:54
導語:高職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職業素養提升的重要性
近年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日益顯著,高職學生想在就業市場中立足并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目前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的要求已經逐漸從注重專業技術能力向其較高的職業素養轉移,據調查顯示目前多數企業認為,現在高職學生技能水平并不差,但職業素養還有待提升,主要體現在吃苦耐勞精神、愛崗敬業精神、對企業忠誠度以及合作精神等。因此,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高低優劣已逐漸成為其能否順利進入職場的門檻。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注重提升其職業素養,幫助其養成高水平的綜合職業能力,為未來的就業和創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職業素養提升的途徑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途徑有很多,如加強文化基礎教育、進行職業生涯規劃[1],開設第二課堂、企業積極參與[2],以及6S管理法則精細化、做好職業生涯規劃[3]等,除此之外,實訓教學也可顯著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活動。實訓教學都是在廣泛開展行業企業等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要求,同時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學生開展有計劃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訓練等教學活動,教育引導學生掌握專業的思維方法、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等,不斷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職業意識和扎實全面的職業素質,促進學生深入社會,樹立勞動觀念。通過實訓項目具體操作步驟和反復訓練的嚴格要求,可逐漸訓練與強化學生吃苦耐勞和愛崗敬業精神,促進學生的潛能開發與個性發展,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學生真正成人成才奠定基礎。具體而言,實訓教學具有以下作用:(一)鍛煉學生的職業技能。高職院校實訓教學都是模擬企業的一個具體項目或者是項目中的一個子步驟,需要實際解決一個問題。學生通過親自操作,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整個過程中,其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與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職院校所開設的實訓課程種類很多,不少課程的實訓課時占到了總課時數的二分之一;有些課程沒有理論課,所有課時均需在實訓室完成;期末還有一些綜合實訓周等,使學生連續一個星期都能沉浸在實訓室中,完整地進行一個個實訓項目。高職院校的實訓課程使得學生有充足的機會參與實訓中,在三年嚴格、反復及高強度的鍛煉下,學生基本具備了其職業技能。以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為例,學生除去在正常的實訓課程中的學習,有興趣及額外精力的同學,還可報名參加實訓室助理小組、實訓室志愿者等,可以有機會接觸更多的實訓項目,在實訓老師的指導下能夠學習到更加專業的知識,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提升職業素養奠定基礎。(二)磨煉學生的心智。與理論課程不同的是,高職院校實訓課程中的實訓項目一般都需要四個課時或者六個課時,綜合實訓周中的項目甚至是需要一整天十二課時的時間,因此需要學生高強度、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以我院為例,除去機房及儀器室外,大部分實訓室沒有安裝空調,因此學生進行實訓的時候,需要克服嚴寒酷暑的天氣;此外,由于項目的需要,有些實訓室沒有配備凳子,因此學生需要站立操作;實訓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個細微的差距可以導致實訓項目的失敗,因此要求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聚精會神,出現問題時,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有疑問可以請教老師,每完成一次實訓項目需要進行一次總結。炎熱的天氣,疲憊的身體,以及連續的思考與總結……這些都是學生在實訓課中需要克服與挑戰的,經過持續三年的鍛煉,學生能夠更加堅強,對待困難更加有勇氣,其心智得到了很好的磨練,愛崗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得到了提升。(三)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以我院為例,實訓室墻壁都有張貼古今中外科學家及其名人名言,各實訓室內都有其代表項目的標準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在實訓室內掛有鼓勵學生勤加思考堅持練習的橫幅等等,目的都是希望在日常細微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積極營造榜樣引領的作用,讓學生在無形之中以名人為目標,引導學生樹立職業認同,深化職業意識。除此之外,老師在實訓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環保和節約的習慣,在不影響實訓效果的前提下,優先使用環保節能的實訓耗材和方案;對各種實訓耗材,要節約使用,能回收的盡量都回收;實訓過程中還需節約使用水電等,例如開空調時要及時關閉門窗,實訓結束后及時關閉實訓室水電總閥等。具體實訓過程中,教師還需注重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和合作能力,例如臨時借用了同學的耗材和文具要及時歸還,對于需要兩人或多人一起進行的項目需要一起協調合作好等。教師在實訓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講誠信、肯鉆研、有禮貌、能吃苦、會合作的專業精神,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邵政.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研究[J].職教通訊,2018,(23):25-29.
[2]楊利靜.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J].2019,(4):79-81.
[3]劉佳.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方法途徑[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8,24(3):54-56.
作者:羅維 單位: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貧困生職業素養就業競爭力研究
- 下一篇:醫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