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主學習影響因素剖析

時間:2022-07-16 10:10:05

導語:大學生自主學習影響因素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自主學習影響因素剖析

摘要:培養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促進大學生創新創造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培養大學生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通過調研了解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總體現狀,詳細分析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提出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對策,對進一步改善和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自主學習;影響因素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的獨立自主進行分析、探索、實踐及創造等方法達到實現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行為。隨著信息時代知識更新的加快,社會對個人知識儲備和更新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自主學習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學習態度,又是一種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可見,自主學習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必備的一種學習方法[1]。因此,本文通過詳細闡述當代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總體現狀,剖析影響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因素和共性因素,給出提升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以期為高校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可行的建議和參考。

一、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總體現狀

大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的總體情況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一是大部分學生在主觀意識上對學習的目的和學習的動機總體上還是正確和理性的,學生對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還是到位的,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還不高,缺少自主學習的動力。二是部分專業知識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由于部分專業知識內容較為抽象和枯燥,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學生課后不能深入拓展學習。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不利于學生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學習,教師缺少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及學習習慣的指導,教師除了課堂教學,日常對學生關注不夠,很難使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目標。三是學生在學習認知及學習狀態等方面還存在不成熟的表現。如學生對嚴謹的課堂教學感到無趣、對教師的幽默機智更為喜歡,而對知識淵博、教學基礎扎實教師課程的內容興趣并不大。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不利于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四是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合理,制約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目前,大部分學生主動去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的比例很小,還沒有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很難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影響學習興趣。五是家庭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幫助不大。家長、家庭環境等家庭要素還未充分發揮作用。目前,大部分家長認為孩子進入大學學習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很少關注,認為學生已經具備了自我學習的能力,很少干涉學生的學習。家庭要素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沒有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2]。

二、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分析

在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的今天,對于個體而言,只有終身學習才能不斷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大致可以將影響因素分為個性因素影響和共性因素影響[3]。具體而言,個性因素影響包括學習態度、學習目標、學習意志、學習策略等。目前,大學生自主學習在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這兩方面的學習自主程度相對效果較好,但在規劃學習、學習效果反思及學習行為控制等方面的自主程度比較差。只有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才能自愿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愿意為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同時,學習策略等也對自主學習產生影響,而學習策略通常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認知策略是指個體對外部信息收集加工的過程;元認知策略指學生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的有效監視及控制的策略;資源管理策略是通過輔助學生管理的環境和資源的策略,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有重要作用。而通常不同的學習策略適用于不同的學習內容,具體的學習策略會隨學習任務的不同和情景的變化而變化,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運用學習策略的動機,提升學生學習策略的實際運用,使學生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而共性影響因素主要是指學生難以改變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師、同伴、學習的環境和資源、家庭因素等。如大學教師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僅傳授專業理論和技能知識是不夠的,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并懂得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其次,學習也是一項社會活動,同伴間相互協助、合作能夠促進彼此自主學習,學習行為及學習成績也會相互影響,同伴的自主學習會對學生會產生榜樣示范作用,更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同時,家庭也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父母的示范、支持和鼓勵能夠進一步改善學生自主學習的水平。以上關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若干影響因素分析,雖然每個都對自主學習產生影響,但所產生的影響通常不是孤立的,往往一種因素對自主學習的影響會通過另一種因素為中介而產生關聯影響,而且影響因素與學習行為之間的影響關系往往是雙向的。

三、提升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對策

(一)大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大學是大學生進行全面學習和自主學習關鍵的階段,學習是學生的全職工作,更是學生應盡的職責。學生要通過以下幾方面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一是端正學習動機和態度。大學生要通過樹立遠大目標,對大學學習生活進行規劃,正確認識自己的學習動機和目的。二是注重學習的內容。大學生在高校除了要在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素養外,還要加強通識知識和公共技能的學習和掌握,以更好地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三是掌握學習策略。大學生在高校中要養成自主學習習慣,要在大學中進行自我定向,清晰人生今后的發展方向,還要學會課余自由時間的管理。學會利用時間,進行正確的自我時間管理,實現學習目標管理和時間管理的融合,真正做到時間的自我合理掌控。(二)高校要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創造條件和提供保障。高校學習作為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最重要的階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自主性,高校要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一是要設置科學合理人才培養方案、大學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在不同學科和專業上要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合理的設置教學目標,注重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現地式和探索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通過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有機融合,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并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指導。通過設置選修課,更好地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擴展知識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二是要做好大學管理和評價。對于自主學習而言,首先,要做好班級建設,良好的班級建設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產生深遠影響,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營造優良學風。其次,辦好學生會和學生學習社團等組織建設。學習社團等組織建設能有效促進大學集體意識,發揮才干,使學生有意愿參與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三是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靈魂,合理的進行美麗校園環境建設,干凈整潔的校園環境可以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及網絡資源等使其成為自主學習樂園。通過圖書館豐富的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信息查找、網絡閱讀,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學習平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三)家庭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基礎性保障。在學生的成長學習過程中,家庭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等方面影響較大,學生成長的整個階段,學生家長及家庭環境等家庭要素對學生學習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家長的學習工作習慣也對孩子的學習習慣產生一定的影響,家庭成員要充分運用家庭要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支持和引導孩子進行自主學習,加大對自主學習的認知,始終支持和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家長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并根據孩子的狀態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對孩子進行鼓勵和鞭策,使學生感受到關注和期許,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動力。

四、結語

隨著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快速發展,社會和企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于大學生而言,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當代社會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及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和共性影響因素,提出了提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建議,對提升高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指導性,以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時展和社會需要。

【參考文獻】

[1]張俐,劉波.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7):96-98.

[2]程世祿,龔由志.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分析[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5):81-84.

[3]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20(2):78-83.

作者:楊 靜 單位: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