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成熟政策保障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7 09:56:00

導語:市場成熟政策保障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場成熟政策保障管理論文

森林市場成熟就是在森林培育過程中,樹木以及整個林分滿足市場需求量最大、價格和利潤最高的狀態。也就是說,目的產品的品種、規格、成熟期不在造林時完全設定和確定,而是由經營者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則,根據即時的市場需求確定生產經營采挖的樹種、品種、規格及數量??梢哉f,森林市場成熟理論適用于除經濟林以外的各種類型的商品林經營。

森林市場成熟理論是在森林數量成熟、工藝成熟、經濟成熟基礎上,為適應現代林業和市場經濟運行規則而提出的森林經營思想,是對已有森林成熟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森林成熟理論相結合的產物。

這一理論的內涵是,在市場經濟規則下,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經營者自主確定經營的產品種類、規格、經營方式、經營周期、森林更新方法、樹木品種等,特別強調根據市場即時需求做出經營決策,需苗挖苗,需材采材,需大采大,需小采小,以保證商品林經營者將潛在的獲利機會轉變為現實收益。森林市場成熟理論區別于其他森林(林木)成熟理論還在于其目的產品不僅包括木材,還可以經營苗木、能源材料等產品。同時,森林市場成熟理論不但強調高產出,也注重通過降低經營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

現實:商品林經營面臨政策束縛

商品林的培育目的在于滿足市場對森林的多元化產品需求,但我國現行的限額采伐制度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落實商品林的經營權和處置權的障礙,削弱了森林經營方案的規范指導作用。森林市場成熟理論則進一步強調了商品林作為商品經營的本質特征,有利于盡快擺脫傳統經營思想的束縛,促進商品林經營管理政策的調整。

1995年~1997年,河北省華北落葉松經營性采伐生產過程中,曾出現過小頭直徑8厘米~10厘米的桿材價格高于10厘米以上規格木材價格的現象。特定的市場需求,要求經營者摒棄傳統思維與決策方式,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采伐期。

森林市場成熟理論的實踐同樣有助于保障公益林的發展,推動森林分類經營。截至2005年底,河北省有生態公益林4048萬畝,占有林地的62.16%;商品林2464萬畝,占37.84%。最大限度地提高商品林的經濟效益,有助于生態公益林的經營管護和效益發揮。

核心:市場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

傳統的森林經營理論強調林木蓄積生長的最大化和木材永續利用的思想,對降低經營成本與利潤最大化和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則強調得不夠。這就是為什么在過去的森林經營活動中,林木長輪伐期、大徑材、高質量卻并不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原因。森林市場成熟理論的目的,就是指導商品林所有者像經營工農業產品一樣經營森林。市場需要什么樹種就發展什么樹種,需求什么產品就生產什么產品。通過經營產品多元化,按市場需求生產園林用大規格苗木、圣誕等節日用樹、紙漿與纖維類原料、人造板用原料等,最大限度地規避經營風險。

以塞罕壩機械林場經營的云杉和油松試驗林為例,胸徑15厘米時,單株材積0.072立方米,木材售價僅為56元/株,而銷售園林用大苗的價格達到3000元/株,苗木收益是木材銷售價格的53.6倍。壩上地區、山區平緩地區的云杉、樟子松、油松和平原地區的楊樹、銀杏等采用以育代造模式,初植密度可達到200株~3000株/畝。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地間挖不同規格的綠化苗木,逐步達到最終定植密度要求。如云杉苗高3米時,基本沒有木材價值,而作為園林綠化苗木的價格則高達150元/株。胸徑5厘米~10厘米的毛白楊綠化苗木的市場價也在10元~50元/株。這種培育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間,保證了生態效益,又極大提高了商品林的經濟效益。

釋疑:市場成熟不以生態為代價

森林市場成熟理論還突破了原有的主伐期和撫育強度的限制,特別是短輪伐、大強度的經營撫育方法,通過大幅度降低采伐作業、更新造林等經營成本,提高商品林林地的生產力和經營效益。在冀北山地進行了中齡和近熟落葉松林大強度經營撫育試驗,改3次間伐為一次大強度間伐,達到最終主伐密度,此舉節約了50%的撫育成本,使更新費用降低了60%~80%。

有人憂慮,商品林經營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會不會以犧牲生態效益為代價?答案是否定的。森林市場成熟理論強調在森林經營工作中注意保持和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樣性,減少病蟲害發生,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這樣也能達到降低病蟲防治成本和提高林地生產力的目的。

按照森林市場成熟理論進行的冀北山地落葉松林大強度經營撫育試驗表明,在降低撫育間伐成本與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林下灌草蓋度明顯增加,天然更新效果良好,林地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功能增強,生物多樣性改善,森林病蟲害發生幾率降低。林分結構的改善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照,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也提高了,立地條件隨之改善。由此可見,森林市場成熟理論指導下的森林經營,有利于提高商品林的生態效益和可持續經營能力。

結論:理論還需進一步完善和檢驗

森林市場成熟理論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森林分類經營理論初步學習、實踐與認識的結果,其目的是推進商品林的科學經營。同時,理論本身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在如何處理市場的瞬息萬變與林木生長周期長的矛盾、建立評價體系與標準以及如何把握區域、景觀和林分尺度方面需要進一步實踐檢驗??傊凇逗颖笔∩唐妨纸洜I技術規程》的試行過程以及商品林經營生產過程中,我們既要用森林市場成熟理論做指導,又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檢驗、修正和完善這一理論;既要探索商品林經營理論,又要探索公益林經營理論;既要探索技術層面的問題,又要探索與之相配套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等相關政策層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