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

時間:2022-03-15 08:22:36

導語:林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林業經濟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人們對自然資源掠奪程度的不斷加劇,導致生態環境出現不平衡,也影響了我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全面系統地探索影響當前林業經濟增長的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林業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對我國當前林業發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林業經濟;增長;因素;分析

林業是一項基礎性產業和公益性產業,具有生產周期長、經營投資大、經濟利益見效慢等特點,應采取多種措施對森林資源進行種植、維護和利用,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從而實現人、自然、社會和經濟和諧發展的狀態[1]。我國林業發展經過了不同的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進步,一些老舊的林業生產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要盡快實現多功能林業發展模式,更加注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等多重效益的結合。

1我國林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越來越重視林業的發展,并對影響林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做了較多的探索和研究,制定了一些相關制度和政策,這對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在國家的統一協調下,我國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和改變,國內很多地區的林業經濟增長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就當前來看,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現狀仍不樂觀,林業經濟發展與生態不協調,森林資源分布不均衡,林業產業結構不合理。此外,我國森林面積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較低,加之我國人口眾多,這使得我國的森林資源人均占有量很少[2]。近年來的林業經濟發展主要以犧牲大量森林資源為代價,過度開采造成目前我國木材數量嚴重減少,而林木種植和養護工作又沒及時跟進,致使林業資源匱乏,大部分地區的林業處于低產出、低效益的局面,林業經濟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全面系統地分析當前林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并針對性地提出林業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具有重大意義。

2影響林業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

2.1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是林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林業生產發展的主導者,更是推動林業經濟建設進程中最活躍的生產力要素。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人力資本是關鍵,林業人力資本能顯著推動地區生態經濟的發展。為了使林業科教文化工程不斷得到鞏固和推進,國家林業局從林業發展的長遠戰略考慮,立足于中國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當前國際林業發展的趨勢,先后以政策和綱要的形式下發了有關推動林業科技文化以及研發人才的文件,這一舉措將促使全國林業人才隊伍建設不斷走向專業化和系統化。

2.2森林資源

林地面積、森林蓄積量和森林覆蓋率是衡量森林資源的基本指標,此外,應把當年正在育林的面積以及年末封山之后即將開展的育林面積考慮進去。從經濟學的視角來看,林業區域的林業經濟發展狀況直接由以上指標決定,因此,森林資源可看作是影響林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2.3林業投資

由于林業是一個基礎性產業,存在資金龐大,產業周期性長,收益比較緩慢的特點,這就決定了林業的發展單靠當地政府和企業的投入是不夠的,還需要國家進行資金扶持。沒有國家的扶持和當地政府的宏觀調控,林業經濟效益的產出則必然會減少,最終會阻礙林業的整體發展。從總體上看,當前林業的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林業產業結構也不合理,一、二、三產業在林業產業中不能夠協調統籌發展,第一產業發展較快,二、三產業發展相對較緩,不利于其整體經濟發展。此外,林業生產建設不完善,其森林資源補給動力不足,從長遠發展戰略角度來看,必將導致林業發展緩慢和林業經濟發展狀態不理想。因此,為了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就需要當地政府的財政投入和國家的財政扶持。

2.4林業政策和制度

當前,國家及政府從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目標對林業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給予指導,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林業工程的發展步伐。林業工程涉及森林資源、風沙治理、建造防護林帶、保護動植物資源、林木的使用等。我國大多地方的林業工程建設旨在保護動植物資源和防止水土流失和涵養水資源等,因此,國家及政府出臺政策并制定相應的制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林業工程的建設,最終使其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林業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是優化林業經濟發展政策,多渠道增加林業經濟投入。林業經濟發展需要一定的資金來支撐,但要獲得可靠的資金來源,不能單依靠政府,還要利用優惠的林業發展政策吸引企業或個人[3]。在政策上,要優惠扶持和獎勵發展良好的林業經營企業,對經營困難的企業提供低利率信用貸款,并對林業經營的龍頭企業進行重點宣傳,以提高企業和個人對發展林業的熱情。二是要提高林業經濟發展的技術水平。林業經濟發展應以市場為導向,發展林業可采取大型企業和大公司合作的生產方式,以提高企業的自主研發水平,加強創新和創造力,依靠技術創新來提高設備的運作能力,進而提高生產工藝[4]。三是提高林業經濟發展的管理水平。在林業經濟發展的管理上,應實行政府和企業分開管理的方式,盡量實現企業的自主管理,減少其他因素的影響,同時在政府管理的林業地區要劃分清楚各部門的管理職責,以便高效地促進林業經濟發展。

4結語

影響林業經濟發展的因素較多,當前我國林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對于這些問題,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來解決。因此,國家在制定林業經濟發展政策時,要長遠規劃,改變當前林業經濟發展體制單一的局面,同時引進多種經濟體制共同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此外,林業經濟的發展不能單純追求經濟效益,還要重視生態效益,只有保證林業資源的生態效益,才能可持續地發展林業經濟。

作者:辛娟 單位:甘肅省秦安縣林業局

參考文獻:

[1]田寶強.中國林業經濟增長與發展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5.

[2]劉玉.農村林業經濟發展優化升級對策分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3,(18).

[3]曲吉國,石曉杰.淺談我國林業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3,(16).

[4]郭慧敏,劉寶劍.我國社會林業可持續發展對策[J].農業經濟,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