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匯林業建設研究

時間:2022-07-18 09:04:01

導語:碳匯林業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碳匯林業建設研究

摘要:指出了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以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為例,分析了碳匯林業的積極作用,根據梅縣區碳匯林業建設的現狀,提出了梅縣區碳匯林業建設的相關改進策略,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梅縣區;碳匯林業建設;建設研究

1碳匯林業概述

1.1概念

碳匯林業是指利用森林的儲碳功能,通過植樹造林,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減少毀林,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關規則與碳匯交易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或機制。碳匯林業是通過森林的儲碳作用來有效增加溫室氣體的吸收,以達到應對氣候變化的目的。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變化逐漸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世界公認的應對氣候變化的途徑主要為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和增強對氣候變化的減緩能力,碳匯林業建設則主要是根據后者提出的,旨在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積累。

1.2林業在低碳經濟中的作用

1.2.1森林是最大的儲碳器和吸碳器

森林具有強大的碳匯功能,樹葉中的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并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儲存大量的碳,因此被稱之為生態系統中的碳庫、儲碳器及吸碳器[1]。此外,森林發展低碳經濟具有很大的經濟性和可操作性,不需要額外的投資,通過自身的循環作用,便可實現低碳經濟。

1.2.2森林的銳減會導致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

森林是重要的環境資源,對環境的保護和氣候的變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森林的銳減會導致土地的荒漠化及水土流失,也會對全球氣候變暖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無節制的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的現象仍然存在,導致森林毀壞嚴重,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及氣候問題也越來越多。

1.2.3發展林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途徑之一

森林具有良好的碳匯功能,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積累,增加溫室氣體的吸收,因此保護森林,植樹造林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2]。另外,森林的毀壞及減少還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風沙、旱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森林作為一種生態資源,應得到社會的保護,從而充分發揮其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以及優化生態環境的功能。

1.3實施碳匯林業的意義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的“1號文件”中要求建設現代林業,發展山區林特產品、生態旅游業和碳匯林業。碳匯森林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實施碳匯林業不僅可以樹立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加快我國參與國際林業熱點問題的步伐,而且還能改善森林質量,優化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另外,把碳匯林業作為一個產業,可以開辟新的林業發展的融資渠道,有助于生態建設及投資融資機制的改革。

2梅縣區碳匯林業建設的現狀

2.1梅縣區碳匯林業發展的現狀

廣東省從2008年開始進行碳匯林業的試點工作,2010年成為國家低碳試點省份?!笆濉逼陂g,廣東省碳匯林業發展提速,計劃5年內新增森林60萬hm2,其中碳匯造林20萬hm2以上。梅縣區是廣東省的重要林區,一直都在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及碳匯林業的建設。至2015年年底,梅縣區完成了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包括造林類和封山育林類,造林類任務量為295176畝,其中工程造林205254畝,社會造林89922畝;封山育林任務量為112872畝,森林覆蓋率達73.5%。可見,梅縣區的碳匯林業建設發展得還比較好。

2.2梅縣區發展碳匯林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2.1公眾對碳匯林業的認識及了解不夠

隨著“森林碳匯”、“林業碳匯”、“碳匯林業”等的出現,公眾對我國現有的碳匯林業項目還不夠了解,對碳匯林業對生態環境及氣候變化的作用認識也不足,因此對碳匯林業建設的工作不予以重視,工作參與度低[3]。

2.2.2森林質量低下,碳匯儲存量小

目前,梅縣區的森林質量并不高,生態功能等級也比較低,樹種結構不合理,天然林少,低效林多,層次簡單,林地生產力不高,森林生物量較低,人均森林蓄積量偏低。此外,亂砍濫伐林木、違法經營加工木材、濫占林地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導致森林質量低下,碳匯儲存量小,森林通過固碳減緩氣候變化的作用難以發揮。

2.2.3碳匯林業交易市場的不成熟

碳匯林業交易的賣方要打進市場要滿足以下四個要求:第一,營造碳匯林業時,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林業局的《碳匯造林系列標準》的規定實施項目;第二,要有國家相關的政策規定;第三,要有與國際接軌并結合中國國情的碳匯計量、檢測技術體系[4];第四,要有第三方的審定、核查以及規范的項目注冊和信用簽發程序。梅縣區在碳匯林業的交易市場中并沒有成熟的市場監管機制,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2.3碳匯計量監測體系不夠完善

在進行碳匯交易時,必須要進行碳匯的計量和監測。IPCC的相關指南中提供的計量監測參數大多數都來自于歐洲和北美,與我國的碳匯計量監測體系中的參數存在較大的差別[5]。因此,我國各個地區缺乏統一的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和相關參數標準,導致碳匯計量和監測的技術并不發達,計量與監測的規范幾乎沒有。碳匯林業建設的產權制度、管理體制和經營體制都有待健全,這些都嚴重阻礙了碳匯林業的發展。

3梅縣區碳匯林業建設的改進策略

3.1加大宣傳力度,全面推進碳匯林業建設

梅縣區區政府及區林業局相關部門應加大人民群眾對氣候變化、碳匯林業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的宣傳,積極通過各種渠道、媒體進行宣傳教育,增進人們對碳匯林業的了解。倡導人們保護森林,減少對森林的毀壞等。另外,還可以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溫室氣體減排”、“植樹造林”等志愿活動,鼓勵相關企業投資到碳匯林業項目中,全面推進碳匯林業建設。

3.2提高森林質量,增加碳匯儲存量

應建立長期穩定的碳匯造林基金投入的機制,加大公共財政對植樹造林的投入。在進行碳匯林業建設時,應強化碳匯林業經營的管理措施,引進先進的森林經營方法,合理規劃樹種結構和層次,將喬木、灌木和草結合種植,創建群落結構完整的森林體系,充分發揮單位林地面積的固碳功能。多建設天然林,提高林地生產力和森林蓄積量,增加碳匯儲存量,提高森林質量。

3.3完善碳匯交易機制

完善碳匯交易機制就要嚴格監管碳匯的生產、計量、監測、核證、注冊等環節,達到“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要求,使得1t交易的碳都有一片對應的森林,真正實現碳匯交易。另外,梅縣區林業局可進行建立碳匯林業交易中心的嘗試,由自愿減排方投資,碳匯林業公司進行經營管理,使各行業的大企業家都能通過“中國綠色碳基金廣東專79項”這個平臺來購買碳匯指標,為碳匯林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3.4積極完善碳匯林業建設的管理體制

應制定相關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進。當幼林造成后,應對幼林進行全面封禁,并安排專人看護。制定各項樹苗管護、病蟲防治、水肥管理等制度,并完善責任制度和監管制度,積極督促各項制度的落實,強化督查。另外,對亂砍濫伐、濫占林地、違法經營等行為進行法律的懲罰,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從幼林造成到碳匯林業建成,都要有相應的管理體制,以確保碳匯林業更好的發展。

4結語

隨著生態建設的推進以及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視,碳匯林業建設將會越來越重要。碳匯林業建設不僅能優化生態環境,推進生態建設,而且還能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積累,有效應對氣候的變化。梅縣區作為一個重點林區,更要積極推進碳匯林業建設,針對目前碳匯林業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并探索出更好的促進碳匯林業建設發展的路徑。

作者:黎小田 單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梅南鎮農業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羅勇.廣東省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發展潛力的評價指標初探[J].廣東林業科技,2010(1).

[2]付允,馬永歡,劉怡君,牛文元.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3).

[3]周曉盼,張小有,黃冰冰.影響碳匯林業項目投資的主要因素及對策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9).

[4]張小全,武曙紅,何英,等.森林、林業活動與溫室氣體的減排增匯[J].林業科學,2005(6).

[5]張峰.北京市林業碳匯管理與技術應用培訓系列介紹(一)———林業議題國際氣候談判進展與我國碳匯林業發展現狀[J].綠化與生活,2011(1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