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

時間:2022-07-18 09:00:36

導語: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

森林被譽為“空氣凈化器”、“天然制氧廠”對改善空氣質量,促進人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近幾年來,我國霧霾天氣頻發,嚴重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由于森林的大面積破壞,使得其對空氣的凈化功能減弱,同時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問題。尋找更好地進行林業建設的方法,促進林業健康發展,兼顧森林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從而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是我們長期的研究目標。

1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

1.1天然林的比重降低

過去,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大量砍伐森林,導致天然林的比重急劇降低。在人們意識到森林的重要作用之后,又大量人工造林,使得林木樹種過于單一。單一的樹種對于病蟲害的防御和自我修復能力較弱,一旦發生病蟲害,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控制,這些樹木就會成為害蟲孵化和生長的搖籃,進一步加重林業病蟲害對森林和環境的危害。此外,由于人們的盲目引入,很多樹種不適應當地環境,其生存需求與實際情況不符,甚至與當地本身生態系統造成沖突,這同樣能夠引起大規模的病蟲害爆發,造成無法估量的經濟和生態損失。

1.2農藥的過度使用

科技的兩面性,表現在它不僅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的生存和生存造成威脅。長久以來,人們對農藥的使用缺乏衡量標準,因此,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中,要因時、因地制宜,合理控制農藥的使用量。如果農藥使用量過少,那它對病蟲害的防治就會收效甚微,不僅不會徹底消滅害蟲,反而會培養其抗藥性,加大病蟲害災害的治理難度。過量的使用,則會造成大量的農藥殘留,這些殘留的農藥會通過土壤滲入地下水,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進而破壞食物鏈,威脅生態健康發展。11.3管理方式的不合理在森林的生長過程中,對林業病蟲害的重視不夠,這也是導致林業病蟲害爆發的原因之一。與防范林業病蟲害相比,一些人員更加重視的是林業的生產和經營。對于他們來說,林業更為重要的是經濟效益而非生態效益。過量的種植樹木,會使林業環境過分濕潤,枝繁葉茂的大樹遮擋住陽光,過于茂盛的樹葉更會影響樹木之間的通風,這樣的環境就像是專為害蟲打造的溫床。此外,監測設施不完善,單憑護林人員,不能及時有效地監測樹木生長情況,無法有效阻止病蟲害的傳播。

2無公害防治對策

2.1重點保護天然林,保證樹種多樣性

對還未遭到破壞的天然林,國家應當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予以保護,并加大對違法砍伐天然林行為的打擊力度,重點有效地保護天然林。此外,對于新栽種的人工林,應科學地增加其品種,合理地選擇樹木類型,使其可以很好地適應新的生存環境,提高樹種存活率,保證樹種多樣性。國家還可繼續堅持“退耕還林”政策,阻止土地荒漠化的進一步發展,以此保護天然林的生存環境。

2.2加大科技投入,合理利用農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合理利用科學技術,使得科技為人類服務,盡可能降低科技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中,就是要合理利用農藥,如禁止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化學農藥,轉而使用危害較小的微生物農藥。此外,還要加大科技投入,研究新的、有效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積極推廣利用飛機防治食葉害蟲技術和噴霧噴粉機、手壓樹干注射器、系列噴煙機等新藥械,以及引誘劑、誘蟲燈、遙感監測等技術[2],綜合利用各種方式,確保林業病蟲防治工作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2.3加大資金投入,改進林業管理工作

林業管理工作中的各項疏忽以及不規范,往往是由于管理者沒有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而產生的。因此,有關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大對林業管理者安全意識的培訓,使其清楚地明白林業管理的重要性。國家要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保證從事林業的各個工作人員都有法可依。同時,政府應當加大對林業管理的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防災減災應急措施,部署有效的救治戰略。

3結語

進行有效的林業病蟲害監測和預警,對于林業發展十分關鍵。林業的健康發展,關系著國計民生和后世子孫。因此在林業發展的進程中,做好林業病蟲害防御工作,才能促進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走有中國特色的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發展道路,最終實現我們的美麗中國夢。

作者:隋術華 單位:黑龍江省延壽縣林業局五七林場

參考文獻:

[1]劉海波.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8).

[2]高福萍.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對策[J].科技展望,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