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探析
時間:2022-10-23 09:10:24
導語:林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探討了傳統林業與現代林業的差異,通過分析我國林業現狀,提出我國林業改革刻不容緩,并指出了我國現代林業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傳統林業;現代林業;林業改革;發展趨勢
現代林業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及現代管理經驗協調全社會的需求,調動全社會的力量,追求森林資源增強對社會發展實際供給能力,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高效林業發展模式。國內較早給予現代林業定義,是在20世紀末我國林業經濟學界的張建國和吳靜兩個教授合著的《現代林業論》中。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林業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步實現了從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
1我國林業現狀
1.1經濟領域
如今,還有部分人對林業經濟的概念還停留在木材產品的生產加工及運輸上。事實上,相當一部分林業生產單位的發展仍停留在傳統林業的狹義范疇中。但單一的造林培育、營林砍伐、運輸銷售的經營模式已經完全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水平,也無法滿足社會及市場對現代林業的需求,不僅經濟效益得不到明顯改善,還帶來了一系列生態問題,甚至社會問題。
1.2社會領域
現有的林業經濟形式主要受縛于傳統林業思想,當時的社會思想主要是一切活動為經濟建設讓路,所有的林業工作者都奔著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目標開展工作,忽略了社會利益。在近代,許多產業在新的指導思想和經營模式的影響下,走出了傳統模式的影響。在社會大環境的推動下,我國的傳統林業也開始向現代林業邁進,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開始向社會效益并重邁進,開始了探索之路,但一直缺乏成熟的指導思想和經營理念。
1.3生態領域
傳統林業被看作經濟活動的產物。但森林作為一種綠色植被,不僅屬于經濟作物,也是一種具有凈化作用的生態效益作物。隨著綠色植被,尤其是森林的不科學、不合理利用,地球上的植被覆蓋率持續下降,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2我國林業的發展趨勢
2.1發展生態化林業
發展生態化林業主要是結合生態學的指導思想和方式理論,并應用于林業生產的各個階段,把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效統一,并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首要目標。我國林業發展已經開始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轉變的新階段。通過有關機構測量統計,林區比無林區降水量多10%~30%,風暴、干旱和洪災等自然災害也相對減少,森林給予人類的生態效益不可替代。所以,發展生態林業、保護生態的多樣性刻不容緩,這也是現代林業不可推卸的責任。
2.2發展產業化林業
林業作為一項重要的生產及生活物質資料,應從單一的粗放經營方式走向產業化之路。林業產業化有利于利用有限的林業資源實現森林效益的最大化;林業產業化有利于提高林業生產經營水平和理念,促進各個產業的協同發展;林業產業化有利于推進林業相關服務及配套體系的形成和完善;林業產業化還有利于增強現代林業的穩定性和適應性,保證現代林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存活能力。
2.3發展社會化林業
現代林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效益,現代林業具有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所以現代林注定是社會化的林業,這也是現代林業在當今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F代林業的的社會化主要包含以下3點:(1)發展社會化林業,需要積極轉變以往的林業經營理念,自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2)發展社會化林業,需要把政府負擔的責任分散給社會,把政府從實施者轉變為組織者,協調促進整個社會參與進林業建設中來。(3)發展社會化林業,需要不斷完善林業服務設施和發達的林業生產資料交易市場。
2.4發展科技化林業
林業科技化主要是把現代科技廣泛應用于林業生產及管理的各個方面,并把現代林業科技成果及時應用于生產一線,實現科技到生產力的及時轉化,提高林業基礎建設的科技含量。
2.5發展規范化林業
林業的規范化可以改變以往林業生產及交易環節雜亂無章的局面,使現代林業的發展更容易掌控?,F代林業的規范化不光通過法律制度規范生產經營者的行為,還可以制定一系列規范生產環節的標準,以形成一個體系。林業的規范化主要表現在:宏觀上制定發展和保護森林資源的規劃與政策,對森林的采伐和破壞加以制約和限制;微觀上對經營對象實施必要的經營管理技術標準,即微觀實踐。
參考文獻
[1]曾玉林.現代林業的基本內涵與特征[J].林業經濟,2007(12)
[2]田麗君.對于林業經濟轉型與發展前景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
[3]王謙,楊鶴籌,宋覬,等.贛南林業產業化考察報告[J].江西林業科技,1997(1)
作者:趙占永 單位: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
- 上一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探索
- 下一篇:國有林場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