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林業技術創新對現代林業發展的作用

時間:2022-09-07 02:51:34

導語:論林業技術創新對現代林業發展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林業技術創新對現代林業發展的作用

[摘要]在氣候變化、環境惡化等全球性問題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林業的重要性逐漸由行業層面上升至國際層面,就現代林業發展現狀,集中分析了林業技術創新現代林業發展作用,并據此提出若干改進建議。

[關鍵詞]技術創新;現代林業;促進作用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以環境惡化、能源短缺、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為代表的全球性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森林具備的多種功能,尤其是在解決全球性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優勢,世界各國均對林業發展的重要價值表示認同和重視。當前,我國林業發展正處于新的歷史時期,亟需了解林業技術創新對現代林業發展的作用,明確現代林業發展任務,使林業技術創新深度融入到現代林業發展進程中,為我國林業的全方位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現狀

就總量而言,我國是世界上木材及木制品的生產大國、消費大國;但人均方面,木材的占有量以及可供消耗的資源較為匱乏。自1998年我國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林業總產值呈現穩步提升的趨勢,產業結構也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完善。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數據,2018年我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6272億元,比2017年增長7.02%;木材產量基本穩定在8500萬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長4.92%。受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我國中、西部地區林業產業增長勢頭強勁,其中,東部地區的總產值占比達43.42%。產業結構方面,超過萬億元級別的支柱產業主要為經濟林產品種植與采集業、以森林旅游為主的林業旅游等。就我國林業的整體發展形勢來看,林業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范圍廣。未來,產業素質的提升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仍然是林業發展的重點,而相關技術的創新以及龍頭企業、產業集群的培育,將進一步助推林業的快速發展。

2林業技術創新對現代林業發展的作用

2.1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在既往的林業發展之中,發展模式不能擺脫粗放型經濟增長,導致森林資源日益短缺,使得林業經濟陷入困境,而其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更加劇了林業經濟的惡化。分析其深層次原因,主要與技術含量偏低等因素有關,而技術創新方面存有的短板問題,直接導致了林業經濟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的局面。部分生產過程高度依賴傳統的種植理念,即便是采取了新的森林經營技術,經營理念的滯后性以及管理方面的一些缺陷,仍然限制了森林結構的調整。分析傳統經營理念存在的弊病,主要與生產周期的有效管理、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落實情況有關,而上述缺陷又將直接影響到林業的發展速度。進入21世紀以來,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等概念紛紛涌現并被付諸實踐,大力發展林業產業、開發可促進產業革新與結構優化的新技術、逐步實現綠色發展目標、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成為林業從業者的努力方向。從林業技術的創新進程來看,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大趨勢下,很多從業者意識到了林業科技的滯后性帶來的一系列矛盾,以及林業發展對技術創新提出的重要要求,著手進行了林業技術的創新,以期達到林業生產能力的進步以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從最終的成效來看,技術創新在帶動生產能力提升的同時,也使得相關管理者逐步意識到了傳統產業體系存在的諸多弊端,以及粗放型經濟對林業發展的嚴重制約,改變傳統林業的產業結構成為必然趨勢。隨后,在林業技術創新的驅使下,管理者開始思考以原有結構為基礎建立發達林業產業體系的途徑,而其建立又需要以技術創新為前提,通過林業技術的革新,推動產業體系的建立、健全與產業結構的調整。因此,林業技術的創新,能夠促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2.2完善現有林業生態系統。林業生態系統的構建是當下林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國際林業發展的新思路。僅從生態環境建設的角度考慮,林業產業的發展扮演著主體角色,其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以及社會、經濟、環境和諧發展的實際價值,讓不少業內人士重新審視了生態系統的建設。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重點林業生態工程與天然林保護工程的開展,對生態環境的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為生態系統的構建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對于林業生態系統的構建,仍然存在較多的制約因素,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項要素,就是科技創新提供的支撐?;仡櫸覈謽I生態構建實踐,技術條件薄弱,科技支撐力量與林業生態系統建設根本需求之間的矛盾,是林業發展面臨的瓶頸。有鑒于此,部分學者圍繞植被保護、植被恢復、生物多樣性恢復等方面的技術現狀,探討了現有技術與保護修復需求之間的矛盾,提出了保護修復技術的創新思路。而在此類技術的創新實踐中,我國林業產業在植被與生物多樣性的恢復、保護方面綜合實力得到大幅提升,現有的林業生態系統得以完善。2.3助力林業可持續發展。在社會經濟的發展歷程中,諸多行業對木材需求的增加以及林業產業發展現狀之間的矛盾相對突出,如何以保護森林資源為前提,滿足市場對木材資源的需求,成為林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作為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上述矛盾的緩解提供了良好舉措。另外,可持續發展的林業產業還能為當地的GDP增長提供助推作用。分析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我國森林覆蓋率低、分布結構不合理的事實,直接導致了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缺乏動力的現狀;而社會群體的環保意識缺失、林業生態系統過于脆弱、林業生態恢復任務與現有技術之間的矛盾等因素,進一步增加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難度?;谇拔牡姆治?,生態修復保護技術的創新,使得林業生態系統逐漸完善,這對林業生態修復任務的開展而言,無疑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換言之,在提升技術創新力度的同時,以新技術為基礎建立森林保護的補償機制,通過林業經濟模式的轉變、管理制度的改革等多項措施并舉,能夠于較大程度上消除客觀事實對林業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助力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成型。

3林業技術創新改進建議

3.1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在林業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步推行的背景下,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得到了廣泛重視,一部分科研成果在人工造林以及生態保護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讓林業從業者看到了技術創新帶來的無限可能。但從總體成效來看,科技成果總量并不理想,一部分與生態保護相關的科技成果不能得到有效轉化,使林業領域的科技成果產出速度難以與林業發展活動中具體任務的規模、難度增加速度相匹配。其次,在現有技術創新實踐中,有不少的創新思路是結合國外先進的林業技術、生產經驗與我國的基本國情,對既有林業技術進行改良,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林業技術創新成果則相對較少。鑒于此,相關科研工作者應當明確技術創新的初衷,加強技術創新方面的探索,密切聯系我國林業存在的經濟危機以及資源危機,完善技術創新機制,逐步提升自身技術創新能力。以育林技術為例,我國天然林數量逐年減少成為既定的事實,在新的歷史時期,營造林任務十分繁重,林業工作者需注意“政績觀”對于造林的影響,不能僅僅為了滿足造林任務而隨意操作,要重視不同地區水文地質條件、氣候條件等對造林成活率的影響,兼顧人工造林的面積以及林木的品質,積極開展以科學造林為主導的技術創新活動,攻克現階段育林造林成活率低等技術難題。3.2拓寬資金投入渠道。當前,林業因其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根據林業產業的發展新思路,相關單位必須以適應外部發展環境需求為起點,加強林業技術的創新嘗試。而從實際環境來看,我國的林業產業多集中在相對偏遠的地區,技術條件落后、資金支持缺乏等現實問題,直接阻礙了技術創新工作的順利進行?;诖?,相關單位應當慎重考慮資金投入問題,積極轉變固有的思想觀念,重視技術創新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與此同時,通過發放宣傳單、開設講座等途徑,加大技術創新的宣傳力度,讓社會資本的擁有者意識到林業技術創新可帶來的巨大成果,而后贏得社會資本的支持,逐步拓寬資金投入渠道。此外,當地的政府部門也應當為林業技術的創新提供一定的便利,通過加大重點科研項目的資金支持以及給予適當的有利政策,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到林業技術創新之中。3.3探索技術創新模式。在技術創新活動中,創新模式與創新機制的建立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就當前林業科技發展現狀來看,林業技術人員的待遇水平偏低,科研資源分配也并不合理,嚴重制約了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林業技術創新速度與現代林業發展的需求不相符合。如在品種培育方面,傳統品種多存在病蟲害風險高、生長周期長以及成活率低等弊端,雖然有技術人員進行了傳統品種的改良以及新型品種的培育等方面的試驗,但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干擾,最終獲得的科技成果與實際需求有所差距,推廣轉化比較困難?;诖?,林業科研單位應當正確理解技術創新模式的內涵以及技術創新的真實需求,兼顧科技成果的獲取以及轉化,并關注人員結構問題,逐步形成規范化的創新模式,為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引。

4結語

林業技術創新是推動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圍繞林業的生態化、規范化和可持續化發展,相關單位需要積極促進林業技術創新工作。鑒于技術創新對產業發展的助推作用,相關單位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實現技術的創新與轉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參考文獻

[1]劉艷強,李志國.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J].江西農業,2017(24):88.

[2]黃麗.試論林業技術創新和現代林業發展[J].新農村(黑龍江),2017(8):131+139.

[3]王全繼,譚兵.現代林業工程造林的管理內容和措施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9(11):157.

[4]常幼平.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探析[J].南方農業,2019,13(15):54+56.

[5]周威.實現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探究[J].林業科技情報,2019,51(3):59-61.

作者:鄭野 單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大興安嶺調查規劃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