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工程投資狀況及措施

時間:2022-09-06 09:14:27

導語:林業工程投資狀況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工程投資狀況及措施

一、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投資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政府對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政府對林業生態建設投資逐年增加。一方面,我國已經形成了以政府為主體的生態建設投資機制;另一方面,我國生態建設投資也存在著“政府失靈”的現象。因此我們應針對當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投資現狀,采取必要的對策來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投資加以引導。

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投資的對策研究

1、穩定和拓展資金來源渠道,加大投入數量首先,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通過多種渠道,多元化和多樣化地解決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來源。例如:以附加稅的形式向全社會征收,通過財政舉債、發行生態彩票等形式獲得?;蛘邔σ劳猩肢@得收益的單位,如水利、水電、旅游等部門,根據當地的社會經濟情況、受益單位的性質和經濟能力以及森林資源狀況,征收生態補償費。其次,運用政策調控手段,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鼓勵國內外的企業及個人、金融機構、出資公司積極參與生態林業建設。動員人們自愿為生態環境建設捐款。采取一定的靈活政策,如通過授予冠名權,樹碑、建亭留名、種紀念樹、認養綠地和野生動植物等多種形式,拓寬社會捐助渠道。吸引外資和社會各界資金用于公益林建設。最后、通過產權的確認和分配,積極培育薪林生態效益交易市場,從市場交換的角度實現生態林業發展的資金自積累。

2、調整投入方向,創新投入機制首先,調整投入方向,在投資結構中,以工程建設為主,如公益林建設、封山育林和森林管護,而對于職工就業、社會保障以及企業轉產項目投入相對薄弱,更不用說涉及天保地區長遠社會經濟發展的投入。因此,必須調整投資結構,建議將投資分為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公益性投資和產業性投資,對不同投資類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投資渠道和方式,包括政府直接投入、稅收優惠、貼息貸款、小額信用貸款等;其次,創新投入機制。建立“政府為主、多方參與”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多方參與的靈活的投入機制。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地區協調發展相關的基礎性和生態公益性為主的發展項目,建立“政府為主、多方參與”的機制,發揮政府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地區協調發展相關的產業性為主的科技,通過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機制,按照市場取向引導經濟主體的行為,鼓勵和推動經濟主體投身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地區建設。

3、完善“政府提供+市場生產”的投資運行機制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應當按照購買者和提供者分離的方式,加快推行“代建制”,實行政府投資,市場化運作,工程化管理的模式。如通過招標投標等方式,確定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的設計單位,選擇有資質的造林工程隊承包造林,同時,聘請具有造林監理資質的單位進行全過程的監理,嚴格控制項目投資、質量和工期。在這一過程中,林業主管部門只要按照報賬制的要求,驗收造林公司提報的造林成果,再按合格的造林面積兌現資金即可。生態林業建設政府提供資金、公司企業化經營的運作模式,實現了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政企分開,企業化市場化經營,不僅能夠吸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生態林業建設,也提高了有限資源的配置效率,使得建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4、健全資金安全運行和績效評價機制應認真構建包括從發現警情、分析警兆、尋找警源、判斷警度以及采取正確的預警方法將警情排除的全過程的預警機制,使決策部門對資金安全態勢進行跟蹤監測,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并不斷完善和健全資金安全運行的組織體系和相關制度,以確保資金運行的安全、高效。另外,只有合理有效的使用好資金才能真正確保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目標的實現。應形成一套健全的資金運行的績效評價機制,分別不同層次確定績效評價的主體和客體,制定評價的方法、標準和指標體系,逐漸健全政府組織評價與非政府組織評價相結合的機制,以確??冃гu價工作的有序進行。

三、小結

通過深入分析我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政府投資現狀后認為,只有形成“政府提供+市場生產”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投資運行機制、完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投融資風險評價機制和努力加強生態工程建設的資金監管,才能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