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態建設的問題及策略探討
時間:2022-04-05 10:07:38
導語:林業生態建設的問題及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宣威市林業生態概況
宣威市位于滇東北云貴兩省交界處,地處長江上游、珠江源頭地區,介于東經103°35′~104°44′,北緯25°53′~26°44′之間,東西寬102km,南北長91km,國土總面積為6052.62km2,既是重點生態環境治理區,又是集體林比重較大的林區。全市林業用地面積為463.29萬畝,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1.04%;有林地面積372萬畝,疏林地面積1.48萬畝,灌木林地面積66.73萬畝,未成林造林地面積9.74萬畝,苗圃地面積0.03萬畝,無立木林地面積4.3萬畝,宜林地面積9.06萬畝,輔助生產林地面積172.5。森林覆蓋率45.09%,活立木總蓄積量1126.2萬m3。公益林面積為277.75萬畝,其中國家重點公益林144.951萬畝,省級重點公益林132.8萬畝;商品林為185.6萬畝;中低產林林業面積為205.29萬畝,占林業用地總面積的44.3%,其中,低效次生林106.4萬畝,低質人工林43.6萬畝。2010年全面完成了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和各項營造林任務,林業綜合管理水平明顯提高,林業產值大幅提升,森林總體功能明顯增強。
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到位,部分領導干部安于現狀,一些群眾綠化意識、生態意識淡薄,毀林開墾,偷砍盜伐,亂占林地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2)科技滯后,粗放經營的現象突出,集約型、規模化經營嚴重滯后,對集體林區林業管理模式、發展路子探討不足。(3)林業大產業,低效益,社會效益明顯,經濟效益低下的狀況仍未徹底改變?,F有森林林分質量差,產業發展滯后,發展后勁嚴重不足。發展不平衡,中部、東部、南部較發展,北部、西部較落后,加之資源分布不均,東、南、西部較豐富,東北部較少的狀況仍未改變。(4)林業“三害”(人為破壞,病蟲害、森林火災)形勢嚴峻;融資渠道單一,投資不足。建設資金嚴重緊缺,尤其是天保、退耕、公益林補償等重點工程項目投資標準太低,不適應新形勢林業發展需要。4結語豐富的森林資源為宜昌提供了潛力無窮的開發森林旅游的景觀資源;世界各國和我國生態旅游的蓬勃開展,為該市發展森林生態旅游創造了良好的客源市場;現代林業知識創新體系則為宜昌林業和森林旅游事業的健康順利發展,提供了能夠高效益持續優化協調發展的現代林業行業發展理論和模式,在林業行業內部為森林旅游發展架構了良好的體制和機制。因此,該市正面臨森林公園建設和森林旅游發展的突破性發展機遇,完全有理由認為,通過政府部門和全省人民的關注和支持,通過森林公園和森林旅游經營人員的共同努力,“靠森林旅游一粒子,下活經濟一盤棋”的奇跡會在宜昌市出現。
本文作者:嚴芳朱家諾戴普燦工作單位:云南省宣威市林業局
- 上一篇:林業有害生物行政執法現狀和對策
- 下一篇:淺議泉州林業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