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探析

時間:2022-11-21 08:32:10

導語: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探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態意識有了明顯的提升,促進了林業生態建設的發展。為了更好地建設林業生態系統,需要先進的林業育苗技術造林方法,運用創新育苗技術和合理的造林方法,提升林業發展速度。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造林方法;措施

為了我國林業發展的可持續發展,傳統的育苗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林業快速的發展。為了提升樹木生長速度,林業部門應將育苗技術和造林方法作為主要研究內容,保證樹木的生長率和成活率,提升林業經濟效益。

1育苗技術的探析

1.1種子的選擇。為了保證樹木的出芽率,林業采購部門在對種子進行采購時,要選擇顆粒飽滿、抗病蟲性強的種子,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種子,嚴格檢查種子合格證書,保證種子的質量,嚴禁因為便宜,選擇質量不合格的種子,種子采購回來后由專業部門進行檢測,保證種子合格后再進行栽種,保證種子的出芽率。1.2種子的催芽技術。種子購買回來后要進行催芽,通過催芽可以有效地提升種子成活率。溫水和熱水的浸泡是催芽的主要方法。將種子放入溫水或者熱水中浸泡,每天都用溫水進行淘洗,提升種子的出芽率。熱水主要是為了將種子外皮泡開,有利于發芽,在容器中裝入熱水和種子,熱水和種子的比例是2:1。經過熱水的浸泡和溫水的淘洗后,種子的發芽率上升。還有一種方法是去蠟去油法,這種方法對于種子外皮有油質或者蠟質的應用比較有效,將種子放入70℃的溶液中進行浸泡,一段時間后,工作人員去除種子表面的油質和蠟質,然后用清水進行清洗,再進行催芽工作。層積催芽法,由于很多樹木休眠期長,種子發芽緩慢,運用以上2種催芽方法效果不明顯,所以,采用層級催芽法將種子和濕潤物進行混合或者分層放置,有效地解除種子休眠,提升催芽效率[1]。1.3種子的播種。種子的播種主要有條播、散播和點撥等方法,條播適合中小顆粒種子的播種;散播適合移栽育苗和小顆粒種子的播種;點播適合大顆粒種子的播種。在具體的林業種植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播種方法的選擇。1.4幼苗撫育技術。在育苗中,要做好幼苗的撫育措施,良好的撫育管理有助于幼苗存活率的上升。幼苗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良好的水分、營養和光照,工作人員需要為幼苗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及時對幼苗進行澆水、清除幼苗附近雜草、對幼苗進行及時的施肥,保障幼苗健康生長,在進行撫育過程中需要及時觀察,防止幼苗受病蟲害的侵害,定期對枝葉做出修剪,防治病蟲害對幼苗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2造林方法的探析

2.1插條法。插條造林法對溫度環境的要求很高,有季節性要求。為了提升出苗率,工作人員往往在春季進行播種,春天氣溫上升,冰凍了一冬的土地也開始解凍。在解凍前1d,將枝條插入到土壤中。在樹木的種植中,要對枝條進行嚴格的選擇,枝條的粗度和樹齡要滿足一定的要求。在插條前,需要對土壤進行澆水、作壟和覆膜等準備工作,工作人員對插條進行修剪,運用科學手段進行插條造林。插條結束后,對幼苗進行覆土和覆膜,因為覆膜有保溫作用,能促進幼苗的生長,待插條處長出幼苗時即可撤除覆膜。插條法在造林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提升數目成活率。2.2栽苗法。在苗造林法主要是針對優良的幼苗的種植,對優良的幼苗進行直接種植。在造林過程中需要提升幼苗根系的重要性,加強幼苗根系的防護,防止根部水分的流失,保證幼苗的健康成長。運用栽苗造林法可以有效地減少幼苗發育不良,減少種子的浪費,保證種子的有效利用,栽苗法對環境適應能力強,抵制外界因素為幼苗帶來的影響,升高幼苗的成活率,保證幼苗的健康成長。2.3分植法。分植造林法可以對廢棄森林中原材料進行合理應用,工作人員對森林中干枝或者干枯的根系進行回收利用,對其進行加工后進行森林的栽種。這種栽種方法節省了育苗的成本,既提升了森林的清潔,又增強了育苗的成活率。由于是樹木根系的利用,有效提升了幼苗的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工作人員只需要定期的對幼苗進行維護和檢查。但是這種造林方法對土壤的要求高,如果溫度條件不達標或者土壤疏松,會降低樹木的成活率[2]。

3結論

生態環境問題仍然是我國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人們對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提升森林覆蓋率就是保護人們的生存環境,林業工作人員需要合理運用育苗技術和造林方法,提升我國森林覆蓋面積,加強林業建設,緩解人和自然的矛盾,推動我國循環經濟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卜學剛.有關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19):129.

[2]霍旺,付玉.關于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探究[J].農業與技術,2016,36(19):91-92.

作者:劉會清 單位: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