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造林工程問題及改進措施
時間:2022-04-14 11:02:18
導語:林業造林工程問題及改進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我國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同時自然災害頻發。為了促進生態環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我國加大了林業造林工程的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造林過程中面臨的一些質量問題,影響了林業造林項目和生態效益的發揮。本文將從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林業造林;質量問題;措施
林業造林工程的整體施工周期較長,而且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泛,工程施工項目的任務比較艱巨,造林工程施工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林木的生長質量。我國當前的林業造林工程,從實際的發展情況方面進行分析,普遍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對林業的良性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需要從整體性的方面進行考慮,針對相應的質量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確保林木的成活率,提升工程的整體質量。
1我國林業造林工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1)林業種植栽培技術不夠完善。林業造林工程中的林業種植栽培技術是十分重要的,能夠有效提高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需要不斷完善種植栽培技術,選擇較好的種植栽培品種。但是林業造林工程簡單盲目追求利潤,忽略了技術方面的發展,這是當前造林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另外,在一些地區的造林工程,相關的技術人員對林業栽培技術掌握不夠成熟,造林意識比較淡薄,導致培苗工程沒有形成規?;?,相關的林業造林栽培技術不夠成熟,不利于林業工程質量的提升。(2)相關的林業保護制度不夠完善。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林業造林工程的規模不斷擴大,人們的造林和護林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但是我國在林業造林方面的相關體系還不夠完善。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但是有關林業造林質量管理法律法規方面還比較欠缺,我國的植樹造林在整體上還缺乏規劃,林業建設的牽頭人也比較混亂,林業建設與社會經濟利益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但是相關的制度不夠完善,導致林業建設不能因地制宜。(3)林木栽植方面存在的質量問題。林業造林工程在造林密度方面缺乏科學合理的控制,如果初期的苗木生長密度較大,對林木后期更大更粗的生長有著很大的影響,也很難提升林業工程的整體質量。造林密度不合理,也會嚴重導致林業在生長的過程中,對養分吸收不到位或者是衛生條件不佳,會使林木遭受更多的病蟲害,引發蟲災。如果對林木整體環境考慮不到位,沒有從季節等客觀因素方面進行重視,導致整體的林木栽植效果不好,或者是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氣象和環境地理情況,缺乏對林木的科學性管理,嚴重影響了林木的質量。另外,在實際的栽植方面,林木栽植人員沒有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條件選擇適宜的栽植時間和地點,沒有做好對林木后期的養護工作,導致林木的質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2提高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的措施
(1)做好對林業的設計規劃。我國當前設置有專門的林業規劃部門,林業規劃部門需要充分做好對林業工程的設計規劃工作,要從林業發展的整體性方面進行考慮,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進行林業造林規劃,始終遵循科學的一種發展原則。林木是百年成才,時間相對比較漫長,但是會長久的惠及子孫后代,也能夠對一些地區的荒山和荒地進行有效利用,植樹造林工程并不是一項政績工程,需要在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基礎上維持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對一些荒山進行合理開發和整體規劃,有效提升造林工程整體的質量。(2)不斷完善林木造林技術。在林業造林的過程中,對造林技術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造林技術應用的合理性,會對整體的造林效果產生比較直接的影響。①播種造林技術,該種技術是播種階段應用的技術,主要適用在大面積的造林工程,而且播種造林技術的成本相對較低,操作的過程也比較簡便,在進行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需要確保播種區域土壤的濕潤,還要保證養分的充足,才能夠有利于種子的快速生長。②植苗造林技術,該種技術是將培植的苗木轉移至造林區域內,完成移植工作,該種植苗方法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比較低,需要保證植苗方法應用恰當,就能夠確保苗木的穩定生長。③分殖造林技術,將林木的營養器官作為造林材料應用到林木的種植中,這樣能夠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也能夠節省一些培育樹種花費的時間,分殖的苗木生長對自然環境的要求比較高,但是操作不當,也會影響到苗木的死亡,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充分重視。(3)做好林木栽培管理工作。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管理需要首先做好對林木的栽培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科學栽植和培育管理的基礎上,在進行對林木的栽培時,需要控制好林木栽培的密度,同時結合造林工程各個方面的利益,需要充分考慮到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同時需要結合當地栽培的自然環境和樹種類型等時機情況,獲得林木最佳的初植密度。例如,在對林木的實際栽培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對林木的質量保護,同時需要考慮到工程的設計和質量標準,選擇適宜的栽培工具和技術,要從林木生長的生物特性方面進行考慮,采用機械化的栽培模式,加強對林木的有效管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少病蟲災害對林木質量的影響,有效提高林業造林工程質量。(4)不斷引進新的林業造林技術。在當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下,一些新的造林技術不斷衍生,對造林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提高造林工程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在現代化的林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對以往的發展方式不斷改善,更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例如,為了加快現代化林業發展的速度,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對對應的重要技術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效提升技術應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為林業工程的實際發展的奠定良好的基礎,為現代林業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指導,促進生態環境的建設。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林業造林工程需要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和科學規劃,始終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充分做好對林業造林質量的管理。另外,在林業造林領域不斷探索新的造林方法,推動林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洪奎.林業造林工程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實踐[J].農家參謀,2019(21):65.
[2]陳彥花.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J].農家參謀,2019(20):113.
[3]孫延琴.林業造林工程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對策[J].現代園藝,2019(19):210-211.
作者:楊學海 單位:黑河市愛輝區林業和草原局
- 上一篇:森林管護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
- 下一篇:高校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