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4-29 11:50:40
導語: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歷史課作為一門重要科目,對促進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當然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優等生“吃不飽”,學困生“難消化”的現象。
由于受主觀能力與客觀環境的影響,在一個班級內,學生們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若教師繼續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那教學效果很難明顯突出,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現代教育的目標是全向全體學生,開始嘗試分層教學法,配合因材施教,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以此落實素質教育的種種要求。分層教學法主要指的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傾向和個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制定不同程度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學生都可以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域內得到最大限度發揮的一種教學方式。分層教學的目的,就是使教師的“教”符合學生的“學”,既然學生學習存在差異,那么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有差異,這種差異主要指的是教學方式的不同,對待學生的態度,教師要始終遵循“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則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進而有利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
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認知能力等非智力因素進行分層,以為了學生能得到最好的發展為前提,可以將學生的們的情況分為幾種:第一種是優等生,主要指的是歷史基礎比較扎實,學習能力強,且有明顯的求知欲望;第二種是學困生,主要就是中學歷史的基礎較差,接受知識的能力有限,對歷史學習缺乏興趣;第三種是中等生,主要指的是對歷史學習感興趣,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知識基礎不太全面。經過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歷史教師再根據學生的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種分層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根據學生每階段的表現進行調整。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歷史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立相應層次的教學計劃,撰寫不同的教學案例,然后,在根據歷史教材,結合學生的特點,制定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對于優等生,教師除了要扎實學生的歷史知識,還要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學困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歷史知識;對于中等生,要培養這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對歷史的學習興趣,盡量讓學生升入優等生的層次。通過這樣的分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課堂上存在的優等生不滿足,學困生消化不了的問題。
三、對歷史練習題的分層
由于高中生的歷史水平不同,所以在布置作業任務的時候,也要進行分層。對優等生,歷史基本掌握比較好,在高二或者高三階段,就可以讓這部分學生做一些有難度的綜合體,通過運用基礎知識來評價和說明歷史任務與歷史事件;對于學困生,布置的作業主要以訓練基礎知識為主,以單項選擇或者判斷這樣的題型來幫助學生簡單分析和加大歷史問題;對于中等生,要訓練學生在掌握重要事件和基礎知識前提上,幫助這部分學生理清線索。在制定作業中,教師要多下功夫,布置的作業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原則,幫助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提升。四、對教學方法進行分層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歷史教師也要根據其發展特點,來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對優等生,要充分顧慮到學生在每階段的承受能力和學習需求,在此基礎上,可以通過任務教學法和案例分析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綜合運用知識點額能力;對于學困生,歷史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師生互動等方式,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的興趣;對于中等生,教師可以以辯論或者競賽的形式,使這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的更加牢固,讓他們在鍛煉中增加運用歷史知識的靈活性。
總之,學好歷史不僅僅是為了提升高中生的考試水平,更多的是為了高中生今后的長遠發展。在高中階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和歷史思維,在今后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更多的歷史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掌握適合自身學習的學習方法和良好心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通過分層教學法進行歷史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此基礎上還能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意義重大。
作者:穆艷秋 單位:河北省保定市易縣中學
- 上一篇:中學德育管理提升策略
- 下一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