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初中歷史教學論文3篇
時間:2022-03-01 09:48:03
導語:多媒體初中歷史教學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初中歷史在初中各個學科中處于重要地位,所以在對初中生進行歷史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引進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下文針對多媒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究。
一、多媒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優點
1.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講授的過程中,采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課件展示,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由于多媒體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所以學生在使用多媒體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從而跟隨多媒體內容進行歷史知識的思考,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辛亥革命》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觀看課件之后總結辛亥革命的重要意義,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2.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多媒體能夠有效地打破學生被動學習歷史知識的場面,能夠讓學生在對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增加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例如:在進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的知識學習中,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查閱歷史教材內容,會自主地進行相應歷史知識的思考,與我國反法西斯戰爭的情況相聯系,有效地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多媒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缺點
1.多媒體應用超越了歷史教學的本質。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師和學生都產生了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的狀況,所以這就導致在歷史課堂上,教師一味地為學生播放多媒體視頻,嚴重影響了對教材知識的教授,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引導;而學生一味地利用多媒體進行知識的查閱,不能有效地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大大降低了多媒體的使用效率,不利于歷史教學的順利進行。2.過度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會因為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而產生激動的心理,使得歷史課堂秩序混亂,令教師組織教學難度加大,不利于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雖然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不能為學生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也就無法從根源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對《鴉片戰爭》進行學習時,教師播放《鴉片戰爭》這部電影,教師突然為學生放映電影,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鴉片戰爭的歷史知識,大部分學生只是起哄并且趁著看電影的時間開小差,課堂時間大量被浪費。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應用,多媒體技術成為一把雙刃劍,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多媒體教育的過程中,采取合理的使用方式,促進多媒體在歷史教育中的規范合理使用。
作者:張雨琪 單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實驗教育集團啟秀中學東校區
第二篇
一、制作好的歷史課件,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話生動地說明了興趣在一個人求知過程中的作用,揭示了在教學中興趣和學習的關系。興趣能激發一個人的學習主動性、創造性,以及促進個性發展,是一個人終身學習和不斷創新的不竭動力、源泉。而我們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繁、難、偏、舊”,內容極度艱深,脫離現實生活,涉及的概念和知識點多,如《鴉片戰爭》中,涉及到的事件和年代各有三個,地名有十一個,人物也有十一個之多,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后學生還得花大量的時間來記這些過細的知識點,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都沒有了,那有學習積極性可言呢?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從視覺、聽覺等許多方面讓學生去感受歷史,了解歷史,發現歷史,自然會給我們的開放型歷史課堂教學帶來生機與活力。多媒體課件就是利用它的視聽互動功能,通過大量的文字、圖片、聲音、影視資料等素材,“把本不能再現的歷史現象‘真實的’或‘近似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動態演示,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因為這些素材以具體、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就會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從而激發興趣創設一種與課堂內容相適應的氣氛,能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進行知識整合,突出教學重難點
現行的中學歷史教材內容普遍較多,按傳統教學方式來講,難以完成。多媒體輔助教學被引進課堂后,老師就可以主動地根據實際情況調控教學節奏,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如講完《太平天國運動》后,可以把后面的《義和團運動》調到這里來講,比較它們失敗有那些共同的原因,通過對比的學習,一方面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另一方面也教會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呢?
三、共同制作課件,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和師生之間的交流
我們的課件制作中,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單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順利完成的,從編寫提綱、教案、查找資料到剪輯、制作、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這必然極大地沖擊以前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單干”做法。有的資料可以交給學生去完成,讓他們在資料的收集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找學習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在對他們的收集給予指導中,了解學生的思想及愛好,學生也可以知道老師的想法及苦心。課件做好之后,展示給學生看,增強他們的學習成就感。美國某大學有一句名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边@強調了動手在學生的學習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讓他們自己學做歷史課件,自己制作歷史畫刊等,這不僅培養了學生認識了解探索歷史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把歷史與社會現實相結合
我們的傳統教學中,歷史就是歷史,與社會現實沒有多大的關系,老師講的也是歷史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相差很遠,使學生感覺歷史和他們的“生活情趣,生活經驗以及關注點有很大距離”,歷史與學生相脫離。但多媒體運用在我們的教學中時,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上課時,可以把一些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與歷史聯系起來,“恰當地再現歷史情景,創造歷史氛圍”,使學生感覺到歷史就在他們的身邊,歷史不是那么遠不可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就隨著而來了。如講到《鴉片戰爭的影響》時,學生知道了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把香港島割給英國,香港離開祖國懷抱已久,此時,教師可打破時空界限,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97年收回香港的令人激動的畫面,英國國旗在香港降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中緩緩升起,這樣,把學生的情感引向高潮,對學生進行一次思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參考文獻:
[1]鄭亞春.關注初中歷史課堂中生成性問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8.
[2]鄭建群.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的意義及其運用技巧[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20.
[3]矯麗娜.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的作用———初中歷史“鴉片戰爭”一課的教學[J].山東教育.2000.35.
作者:曹宣林 單位:貴州省威寧縣牛棚中學
第三篇
摘要:興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前提。學生學習也是一樣,只有感興趣才能積極投入精力,深入學習和探究所學的知識。因此,為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就需要歷史教師們借助于生動的語言、通過形象的描述、巧設情境“再現”歷史等方式嘗試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歷史;培養;學習興趣
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歷史觀尚未形成,初中歷史的教學任務和意義就在于使學生了解基本歷史史實,透過這些史實來樹立正確的歷史觀。要想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教師就要利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巧設“懸念”,調動興趣
學生喜歡有趣、有懸念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巧設懸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教材過渡時設置“懸念”。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都是由一些內容相關的知識點有機結合而成的,要使學生的學習由一個知識點順暢地過渡到另一個知識點,懸念的設置就起到承上啟下、理順教學結構的作用。其次,在教材的重點、難點處精設懸念。要使學生在一堂課中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是很難的。因此,懸念設在重點、難點處,既可引起學生的重視,又可消除因被動思維帶來的疲勞感覺。課堂上有很多設置懸念的機會,我們可以多設置一些懸念,以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通過解讀懸念來認真學習歷史知識。
二、多媒體引導,激發興趣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在教學領域,這些技術有效地輔助了學生的學習,打破了單純依靠語言平白講述的局限,打破了課堂的沉悶氣氛。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一先進的教學設備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圖像、聲音、視頻的世界里真實地感受歷史事件,利用這項技術為學生帶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這樣學生就能在視覺與聽覺的刺激下,集中注意力,認真跟隨教師的講課進度,努力學習。例如,在學習三國這一段歷史時,為了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三國演義》中的相關片段。讓學生一邊觀看電影一邊自然掌握一些需要學會的知識,這樣就達到了對所學知識的自然習得。
三、結合時事,引發興趣
時事問題也是學生比較關注的問題,這些都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當今一件困擾中國人的時事就是“釣魚島問題”,這一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瀏覽釣魚島方面的新聞,然后結合新聞讓學生尋找歷史的遺跡,尋找歷史來證明中國的釣魚島主權問題,這樣才能達到對歷史的深入學習,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興趣教學是當前初中歷史教學正面臨的問題,教師要善于研究更多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作者:石利婷 單位:內蒙古涼城縣第二中學
- 上一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論文5篇
- 下一篇:高中歷史課程教學論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