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思維導圖研究
時間:2022-04-16 10:06:20
導語:初中歷史思維導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體制的改革逐漸深入,傳統的教學體制已經不適應時展的要求。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和問題,教師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方法向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使得課堂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思維導圖這種思維工具,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本文主要介紹了思維導圖的概況,分析了其在中學歷史課堂上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歷史;思維導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對傳統的教學造成了沖擊,帶來了挑戰。歷史學科在初中教學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學科,其教學結構和教學設計等都需要師生之間共同努力,進行反思。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提出之后,將其應用到歷史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思維導圖的概述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思維導圖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托尼•博贊提出,它是一種新型的圖形思維工具和思維模式。這個思維導圖就是模仿我們人類的大腦,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都是利用左腦在思考問題,對右腦的利用很少,但是殊不知右腦的能力相比于左腦要更加的強大。右腦對圖畫的記憶遠比左腦對圖畫的記憶深刻,同時它對于創造也是十分擅長的。相對于文字來講,圖畫給人的印象更加的直觀,更有吸引力,世界上基本所有決定聰明的人都是左右腦同時利用的[1]。首先,思維導圖工具性的特點十分的突出。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學習者利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先對思路進行一個梳理,對概念的前后發展過程進行了解,為自己的概念回顧提供一個重要的依據,這也是提高學習者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第二,思維導圖工具性也是可視化的。利用視覺的手段對認知知識進行表象化,以此對認知知識的傳播速度更加的把握,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力度??偠灾季S導圖也就是利用圖畫將學習者的思維復制勾勒出來,以實現可視化信息,更直觀的提供給學習者信息,方便他們的學習[2]。最后,思維導圖是屬于筆記方法之一。思維導圖在最初設計時候的目的視為了迅速的刺激大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學習質量。但是因為傳統的文字筆記浪費時間多,在記筆記的時候很可能造成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那么學習效果大大降低。思維導圖就能夠幫助學習者在接受知識的短時間內將信息傳播者以及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生動的描繪,從而對記憶更加深刻,提高學習者的發散性思維[3]。
二、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優勢
(1)方便學生對歷史知識結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繪制單元思維導圖或者新課思維導圖的時候,學生都要先把全部的內容知識進行瀏覽,然后找出關鍵詞,再將本單元或者本課相關聯的知識點根據關鍵詞進行串聯和分類,從而形成一個整體、科學的知識架構體系。(2)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氛圍。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束縛,大多數歷史課堂都是枯燥乏味的,教師一貫使用灌輸式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樣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不利于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思維導圖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篩選關鍵詞的時候,能夠自己動腦思考問題,將一個大的歷史事件概括成幾個字,這個過程是十分有趣的,學生就會感到快樂和成就感。(3)有利于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在傳統的初中歷史課程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集中學生的思維,這樣不利于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養成,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就改變了這一狀態,它能夠積極的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鍛煉了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通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更加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應用元素。(1)教學環境的準備,利用思維導圖之前,要準備相應的設備,例如:電腦和投影儀??梢苑奖阏n題的展示,幫助師生之間交流,繪制、修改、完善思維導圖??梢苑峙鋵W習小組,進行合作,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溝通和討論。(2)教師在課程之前根據學生的特點建構出完整的思維導圖或者相關的片段,能夠在合適的時候為學生展示知識的結構和脈絡;或者給出一部分的思維導圖片段,讓學生繪制完整。(3)學生在繪制導圖之前,要準備好相應的繪制工具:白紙、彩筆等,要學會總結和提取關鍵信息和關鍵詞,茶盅主題,積極的參與到討論中,激發自己的思考意識,提高思維導圖的制作能力。(二)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課堂的應用步驟。(1)課堂教學導入。在進行新課的教授時,一般教師都會進行課前的教學導入,幫助學生從上一課題進入到這一課題。這個導入的方法不同,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導入,比如:圖片導入法、歷史故事導入法等。導入環節對于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2)制作思維導圖。學生要自己思考自己動手,要圍繞學習的主要內容,建構完整的結構體系。找好主題和關鍵詞,根據自己對課題的理解進行繪制思維導圖。(3)交流討論展示思維導圖。學生在完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之后,要積極的參與到討論中去,教師在旁邊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思維導圖。另外,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展示,讓其他的同學進行完善和補充,從而吸取經驗。(4)思維導圖的評價。因為每一個學生的能力不同,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生所繪制的思維導圖如何評價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首先,思維導圖想要更好的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就要突破教學的束縛,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和評價。(三)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1)構建完整的知識脈絡,抓住關鍵詞,在初中歷史課本中,每一節課的新課題下面就有新課導讀,這個是對下一課題的概括介紹,是一個引導的環節,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到將要學習的內容。(2)善于不斷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導圖利用豐富的顏色效果、和直觀的圖像能夠將大腦的思維過程可視化,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的時候,要多采取引導的方法。
四、結論
綜上所述,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幫助記憶知識、交流討論,能夠更好的感受到學習帶給的樂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的熱情??梢?,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順應了新課改的理念,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胡麗娟.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楊玥玥.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思維導圖教學法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楊文舟.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5.
作者:劉曉波 肖肖 單位:榮成市第三十三中學
- 上一篇: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的作用
- 下一篇:初中歷史合作學習優化研究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