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修都江堰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14 02:26:00
導語:秦修都江堰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秦史記鄭國渠不記都江堰,<史記>、<漢書>都把都江堰排在大禹治水之后,西門豹治水之前。都江堰是奏滅蜀之前修建。<華陽國志>的化處矛盾記載暗示:李冰正是古蜀王鱉靈兵蘭
一、天府形成之因,是因為有了都江堰,有了穿過成都的“二江”(二條人工河)。秦惠王之所以沒采用張儀先滅韓的主張,而采用司馬錯的先滅蜀主張,是因為司馬錯列舉了一個誘人的事實:蜀國是天府,是物產豐富、水旱從人的天府。秦惠王正是垂涎天府,才出兵滅蜀。如果蜀沒有都江堰,沒有天府,秦王不可能出兵。天府肯定形成于秦滅蜀之前(公元前316年之前)也就是說,都江堰開鑿(《史記》的提法是“鑿離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是在秦滅蜀之前。這有近年成都金沙古蜀文明遺址出土的幾千件燦爛文物為物證。有廣漢三星堆古蜀國文明遺址為證。如果把都江堰開鑿的年代說成是秦昭王末年,將無法解釋這兩個三千多年前的古蜀文明遺址。
二、秦不可能在滅蜀后60多年才派秦人來修都江堰,來創造一個天府。當時,戰爭急需一個提供軍需物資的基礎。秦按理應當在滅蜀后馬上修都江堰,馬上制造天府。為什么要不顧戰爭急用,而要等滅蜀后60年才修都江堰,才創造天府呢?答案只有一個,都江堰不是秦人所修,而是秦滅蜀前早就存在。據《史記。秦紀》記載,秦惠王更元九年(前316年)司馬錯伐蜀滅之。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司馬錯因蜀攻楚黔中,拔之。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這些,都是在都江堰開鑿之前,在天府形成之前,可能嗎?決不可能!
三、司馬錯率秦軍滅蜀后,馬上又從從成都上戰船派水軍順流而下,直撲楚國。假如沒有“成都二江”,秦國水軍如何行駛戰船?假如沒有豐富的物質后盾,秦軍怎能在成都上船,去攻打楚國,去實現司馬錯“得蜀則得楚”的戰略決策?
四、鄭國(人名)是韓國人,他愛韓國,為了保衛韓國,才以間諜身份到秦國去修鄭國渠,目的是消耗秦的物力人才財力,使秦削弱,從而達到保存韓國不為秦軍吞并的目的。秦王發覺鄭國企圖后,要殺鄭國并停止修渠。可是工程已修了一半,投入了大量財力人力,秦王聽從鄭國意見,才勉強咬住牙關,繼續修完。秦國在此戰爭時期,不可能自己削弱自己,在修鄭國渠的同時,又修都江堰(按一部分人的觀點,都江堰始鑿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即公元前256年,而鄭國渠的前一半工程鑿成于秦始皇元年,即公元前246年,)二者豈不同時嗎?況且,那么浩大的工程,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決非十年八年內就能完成。當時戰爭頻繁,秦國內政治斗爭巨烈,不可能同時修兩個大的水利工程。秦國假如有水利專家,為什么又要使用韓國的水利專家鄭國呢?秦國不可能一邊把自已的水利專家派到蜀國,一邊卻從韓國聘用水利專家。答案是:當時,秦國決無水利專家。李冰不是秦國人,而是古蜀國本地人鱉靈。
五、如果有人說,三峽電站是1948年修的,你信嗎?你可能不信,但是,幾百年后,幾千年后,可能有不懂歷史的人會相信。1948年正是戰爭激烈的時代,不可能修三峽電站。按此理,鑿離堆,穿二江成都之中(即修都江堰)不可能是在戰爭激烈的戰國時代,而只能在和平年代,即古蜀國的開明王朝朝代,或杜宇王朝朝代。況且,按屈原說法,當時秦楚大戰還不知鹿死誰手,誰會丟下戰爭去大搞建設?
六、鄭國渠在秦史書中多次出現,記載詳細,大肆宣揚,而秦史書中對所謂“秦修都江堰”一事只字不提?急功近利的貪婪的秦王不可能對這件名利雙收的事、功蓋萬世的事,謙虛地隱而不報。李冰是郡太守,地位很高;鄭國是普通工匠,地位很低。秦史中只記鄭國而不記李冰,是舍官述民,這不符合秦史官的寫史原則。
七、《史記》、《漢書》都將都江堰的開鑿(即“鑿離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時代,排在大禹治水之后,西門豹治水(公元前440年)之前,更比鄭國渠的修建早很多。按《史記》、《漢書》記載,都江堰、鄭國渠決不是同時由秦國修建。
八、《史記》、《漢書》、《蜀王本紀》,都不把鑿都江堰的功勞,記在秦王帳上?!妒裢醣纠畋白魇迕叮詤捤?。石犀厭水精,帶有迷信色彩,不是科學,故杜甫在其詩《石犀行》中對這一迷信作法不以為然,并加以諷刺:“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蜀人矜夸一千載,泛濫不近張儀樓,今年灌口(今都江堰市)減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先王(古蜀國國王蠶叢、魚鳧、柏灌、杜宇、鱉靈)作法皆正道,詭怪何得參人謀。”紀》直接記載“決玉山”的是蜀王“鱉靈”(即叢帝,古蜀國王之一)“決玉山”也就是鑿玉壘山,或者說是“鑿離堆”,今與玉壘山脫離的一塊山體,即離堆。鑿離堆的鱉靈,快讀即冰,“鱉,一名神守”。楚語,神守發音如蜀守。
九、《蜀王本紀》直接記載“決玉山”的是蜀王“鱉靈”(即叢帝,古蜀國王之一)“決玉山”也就是鑿玉壘山,或者說是“鑿離堆”,今與玉壘山脫離的一塊山體,即離堆。鑿離堆的鱉靈,快讀即冰,“鱉,一名神守”。楚語,神守發音如蜀守。
<蜀主本紀>把蜀王鱉靈作為“決玉山”的人,而只是在蜀王之外附說了一下蜀守.<華陽國志蜀志>中說古蜀兵蘭鑿山治水:”僰道有故蜀王兵蘭,亦有神,作大灘江中,其崖嶄峻不可鑿,乃積薪燒之,故其處懸崖有赤白五色。”<華陽國志蜀志>又寫道:僰道”濱江有兵蘭李冰所燒之崖有五色赤白?!笨梢娫撝咀髡叱h⒄J為古蜀王即李冰。
十、古蜀國的開山老祖宗蠶叢,在蜀人土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是侵入者的屠刀抹殺不了的,這有三星堆出土的商代的大量燦爛文物,特別是青銅縱目人為物證。蠶叢即縱目人(古代羌人)二郎神也是縱目,二者實為一人。故二郎廟(即后人呼為二王廟者)大殿,幾千年供奉二郎神,(初才毀)故二王廟內有蠶陵(蠶叢遺址),二郎神在宋代就割據了兩川。三星堆古蜀王蠶叢的玉璋形兵器,與二郎神獨特的兵器——三尖兩刃刀,極其相似。二郎即蠶叢即古蜀治水治蜀的英雄。
《風俗通》(東漢末年秦山太守應劭著)誤讀歷史,誤讀《史記》、《漢書》,首創“秦修都江堰”之說?!讹L俗通》是仙話,是齊東野語,荒誕,蹊蹺,說人可以變牛,說水災形成之因是江神,而且是失傳多年后,由后代輯佚本中引用了幾個片斷。這后出的書,離古蜀國的年代(三星堆、成都金沙遺址出土文物反映的古蜀國年代),比之于《史記》、《漢書》,隔得更久遠,更易出現錯訛,出現誤導,其可信度,真實度,肯定低于《史記》、《漢書》,不應采信。
《風俗通》首創“秦修都江堰”說,掩蓋了“蜀修都江堰”的真象。2004年8月6日、12、13日中央一臺《見證、發現之旅》欄的《水神》專題節目對本人的觀點的介紹與播放,必將有助于糾正這東漢末年至今的對都江堰史的歪曲。
- 上一篇:統計局信息查詢制度實施方案
- 下一篇:殖民主義歷史影響評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