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時間:2022-05-09 11:20:44
導語:高中歷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整合到高中歷史教學中。本文將信息技術融入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中,引導學生觸類旁通。借助信息技術,運用思維引導策略,增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自主和合作能力;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評價設計策略中,引導學生快速地完成評價,以評促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就是培養大批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人才。我們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信息化教學環境,該環境能夠支持真實的情景創設、啟發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也就是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新型教與學方式,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真正落到實處。[1]高中歷史科目,本身就是信息量、分析量較大的一個學科,這就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獲取更多的歷史信息。利用網絡交流技術,提高學生的自主與探究能力。下面,本文將談談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整合策略:
一、將信息技術融入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觸類旁通
運用多媒體技術,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為學生快速、動態化地提供舊的知識點與新材料。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在學習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復習導入,從五口通商、強占香港、勒索賠款、協定關稅和其它問題五個方面,動態地展示第一次鴉片戰爭簽訂的《南京條約》的內容。教師繼續講,“人心不足蛇吞象”,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并不滿足于《南京條約》中所得的利益。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以下內容:英此引導學生得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在本節課結束前,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第一、二次鴉片戰爭的聯系與區別,還運用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清晰明了的功能,快速地幫助學生進行該問題的總結。在這節課中,我借助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用已有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知識去解釋、整合和聯系新知識第二次鴉片戰爭,充分地運用了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將信息技術整合到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中要注意以下兩點:(1)“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課前,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對新舊教學材料進行有機地整合。(2)課堂中,信息技術的運用,要能幫助學生利用舊知識來解釋、整合和聯系新知識。因此,只有合理地將信息技術融入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中,才能引導學生觸類旁通。
二、借助信息技術,運用思維引導策略,增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自主和合作能力
愛因斯坦提到:“我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過是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边@說明我們要敢于發現問題,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思維引導策略,正是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從問題視角對課程進行建構,將“知識問題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技能;近來課程領域出現的許多新型教學模式(基于問題的學習、WebQuest等),都反映出這種面向問題探究的課程組織方式,即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時,無論采用什么具體模式、什么技術手段,它的重點都應該落在課程上,應該增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3]一般情況下,在傳統課堂中,大部分甚至全部問題,都由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解決,而能力一般或差的同學,很多時候,連表達對問題看法的機會都沒有。而借助網絡,每位同學都可以或多或少地表達自己的觀點。[4]在教學《辛亥革命》前,教師拋出問題:辛亥革命的歷史背景、條件、過程、意義是什么?教師提醒學生課前上網查找與辛亥革命相關的資料,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問題。課堂上,每位同學在QQ群小組里,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組長進行整理。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匯報學習成果。在本課的教學中,師生利用QQ這一信息技術,運用思維引導策略,學生提高了自主和合作能力,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將信息技術整合到問題教學策中要注意以下三點:(1)要加強網絡監管,師生監督,生生監督,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2)要選擇信息技術能力、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以利于整理問題,匯報學習成果。(3)借助信息技術對問題的呈現時,要依次進行。因此,只有合理地借助信息技術,運用思維引導策略,才能增進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自主和合作能力。
三、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評價設計策
略中,引導學生快速地完成評價,以評促學教學評價設計策略: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過程中,倡導采用多樣化評價方法來促進整合效果,要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項目綜合化、評價手段多樣化,要避免評價功能單一、評價項目單一、評價方法單一。[5]如在《辛亥革命》教學中,教師引導同學們從班級QQ群上下載評價表格(上頁)。組員填寫后傳給組長,組長匯總后打包上傳到QQ群上。網絡的運用,使學生快速地完成評價。這個表格中,除了師評,還有自評、互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評價中,既重視學習結果,又重視學習過程,以評促學。將信息技術整合到教學評價設計策略中要注意以下兩點:(1)務必使每位同學都具備信息交流、編輯技能。(2)課堂中,加強網絡監督的同時,要走下講臺監督、指導,使學生客觀、公平公正地進行評價。因此,只有合理地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評價設計策略中,才能引導學生快速地完成評價,以評促學。其實,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整合的教學策略還有很多,這就需要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馬立影 單位: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金堡中學
- 上一篇:高中歷史教學人情事理分析
- 下一篇:初中歷史學習與閱讀能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