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高效復習對策

時間:2022-06-26 09:10:03

導語:高中歷史高效復習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高效復習對策

現在,高考對學生綜合分析事件能力的要求不斷增強。傳統的多角度重讀復習幫學生記憶基礎知識,存在很多的弊端。一年之內三輪復習,不僅時間緊、任務重,同時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滿堂灌,占用了大量學生思考的時間,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下面筆者將講述現在歷史復習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針對這些弊端我們的應對方法。

一、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

傳統的歷史復習教學方法:三輪復習幫助學生記憶歷史基礎知識,不僅時間緊、容量大,同時也占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這樣做學生分析事件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同時傳統的教學也存在很多的弊端。

(1)知識傳授僵化,只注重是什么,而忽略了為什么,從而導致了學生沉迷于史學的簡單記憶當中,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史學。

(2)對歷史概念的解釋力度不夠,忽略對歷史概念的闡釋,學生對歷史概念的真正內涵不能準確把握,從而造成判斷失靈。

(3)對各種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仍局限于就事論事的階段,忽略了歷史的發展過程和歷史事件產生的大背景,學生很難從更高的角度進行理解和認識。

(4)對學生理解材料內容和準確把握材料中給出信息的能力培養不充分,學生不能很好的從材料中提煉和把握信息內容,同時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事件的能力也較薄弱。歷史學科是一門系統性較強的學科,它具有前后關聯性、互為因果性和左右交織性。高考歷史也主要是從整體性和系統性的角度來考察學生對事件的分析能力,如一道有關“秦亡漢興”的題,即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的類似之處。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分析事件的能力,同時也要增強學生對事件的理解能力,具體的做法為:第一學期前半階段復習《中國近代史》;后半階段《中國近代現代史》;第二學期前半階段《世界近代現代史》;接著按中國史的兩大塊和世界史的一大塊,分別進行系統的整理,著重強調學生的融會貫通和從宏觀上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規律性。

1.改“填鴨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歷史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知識的掌握要建立在對前一部分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在這兒我們需要強調一點就是理解。填鴨式的滿堂灌,不能啟發學生積極的思考,高考注重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察,顯然這種方法不能達到高考對分析能力的要求。上述教學安排就大大節省了時間,老師有較充裕的時間來開展學生和老師的交流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將啟發性的原則貫穿于復習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事件的能力。具體的做法如下:做法:

(1)在上課前就要求學生對這堂課的內容進行復習,同時提出自己在復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

(2)在講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對事件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從歷史大背景到人物性格,再到歷史發展趨勢進行綜合分析。

(3)巧設懸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積極發言,表達自己對事件的看法,同時老師在對各個同學的發言進行補充或修繕。

2.改題海戰術為講連多樣化歷史知識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史學資料,而是一種科學體系。泛濫的做題和頻繁的考試,并不能推動學生主動系統的掌握歷史知識,相反有時會使得學生疲于應付各種考試,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依靠題海戰術幫助和強化學生的記憶和能力培養,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同時我們也要強調適量的練習和測試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采取形式多樣的講練結合的方式。

3.改課堂單一教學為講輔結合的方式一個班級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尤其是對于理解和應用的程度上更是如此。而課堂講授是面對大多數學生的情況,這樣就使得優等生前進步伐受束縛,而差等生卻力不從心。為了滿足優等生和差等生各自的要求和愿望,我們可以采取講輔結合的方式。具體的做法如下:做法:首先是教師在課余時間有意識的邀請學生進行自由探討、自由交流,以后可能就會有許多學生不請自來。在探討的過程中解答學生的疑問、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等。

4.應試考試上重視考綱學習近幾年來,高考命題基本都以《教學大綱》為綱,依托現行教材,以《考試說明》為依據,因此我們在教學或應試教學的過程中要以這些內容為重。具體的做法如下:做法:采取專題講座的形式,探討高考歷史內容。講座的內容可以包括:

(1)往年歷史高考和歷史學習的方法。

(2)深刻體會《考試說明》,概括總結出各種題型的特點和各自的解題方法和步驟等,如材料解析題中的四步驟要領,問答題要審題清楚、構思全、表達準等要求。

(3)歷史考試的注意事項等。

要求:

(1)讓學生對高考的內容做到胸有成竹,應試正常發揮。

(2)舉一反三,切實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答題能力、應試技巧等。

(3)對照高考內容和要求,反思自己的薄弱環節,調整自己復習的方向。

三、總結

高考歷史命題主要依托課本內容,命題一般以論文層次高、史學材料豐富、涉及學科能力較為全面、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學科水平為準。因此我們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高考復習的過程中,要以這一準則為準,迅速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把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分析事件的能力作為重點,而不是墨守成規,抱著過去的“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和押題猜寶”的教學方式戀戀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