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級債危機論文

時間:2022-04-06 10:35:00

導語:美國次級債危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國次級債危機論文

[摘要]多邊貿易體制在多哈回合面臨嚴峻挑戰,而區域貿易安排正成為世界貿易政策的重要趨勢。目前全球柑橘貿易中出現許多雙邊檢驗檢疫協定,這些與柑橘有關的雙邊檢驗檢疫協定的發展,對我國的柑橘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啟示。

[關鍵詞]柑橘雙邊檢驗檢疫協定

自2001年11月多合回合多邊貿易談判啟動以來,一路坎坷,屢敗屢談。2003年2月WTO主要成員對輪值農業談判主度夏秉純(StuartHarbinson)提出“主席提案”(減讓模式草案)存在極大分歧,使得農業談判陷入第一次僵局,似乎注定了多哈回合的艱難,此后多哈歷經坎昆會議失敗等多次重挫。在2008年7月,現任WTO總干事拉米宣布35個主要成員參加的小型部長級會議破裂,多哈回合談判再次功敗垂成。多哈困局一方面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改革帶來壓力,另一方面極大地推動了雙邊及復邊的區域貿易協定的發展。而且,區域貿易協定的大發展早有顯現,據WTO統計,從1948年GATT誕生到1994年WTO成立之前的46年間,與貨物貿易有關的區域貿易協定只有124個,但是從1995年WTO成立至今約13年間已有240多個新區域貿易協定出現。

在多哈困局的背景下,農產品雙邊檢驗檢疫協定迅速發展起來,下面以柑橘為例來考察雙邊檢驗檢疫協定的現狀。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柑橘雙邊檢驗檢疫協定現狀如下:

一、中國參與的協定

1.澳大利亞與中國。澳大利亞政府與中國政府之間就澳大利亞柑橘產品進入中國簽署了一項正式的檢疫議定書。這份協議經過了雙方5年的談判。它涵蓋了所有澳大利亞柑橘產區的主要商業柑橘品種,具體包括橙、橘、檸檬和柚。進口協議商定需要入境或過境冷滅菌的所有水果溫度在1攝氏度。

2.西班牙與中國。西班牙農業部已經和中國當局初步達成一項為促進西班牙柑橘出口到中國的協議。初步的協議就經歷了超過6年的談判,在中方檢查了西班牙出口柑橘的產區以后,兩個國家簽署了雙邊協議。該協議對允許西班牙的采取更為靈活的冷處理方法來貯運柑橘,極大地便利了西班牙檸檬向中國的出口。

3.秘魯、阿根廷與中國。其他柑橘生產國家正在積極談判并準備進入中國市場。據業內人士透露,中國與秘魯的雙邊談判已進入柑橘類。秘魯希望柑橘談判能依照已簽署的芒果檢驗檢疫雙條協議的時間表,盡快達到一致。阿根廷已經就橙和柚兩類柑橘產品與中國達成雙邊檢驗檢設協方,并于2005年開始生效,但阿根廷尚未在檸檬類產品與中國達成雙邊檢驗檢疫協議,與檸檬檢疫相關的市場準入談判還在繼續之中。

二、其他柑橘雙邊檢驗檢疫協定

1.秘魯與美國。在秘魯相關部門的游說與磋商下,美國農業部(USDA)的動物和植物衛生檢疫局修訂了其水果和蔬菜檢驗檢疫法規,在一定條件下允許進口秘魯已經核定領域的新鮮柚子、檸檬、橘子或蜜橘、甜橘子和橘柚。根據檢疫局的相關聲明,這個雙邊檢驗檢疫協議的基礎是以最近的有害生物風險分析為科學證據的,這些柑橘類產品可以安全地進口到美國,但是必須是來自經過批準的柑橘生產區,并經過冷處理,以確保運輸途中不再產生害蟲。

2.智利與美國。美國檢疫局了一份決定性的法規,修改了其水果和蔬菜法規,允許進口來自智利的克萊門氏小柑橘、柑橘和紅橘。但是,美國也對來自智利的柑橘子設定了一系列條件,為了確保植物病蟲害無法通過這些柑橘產品的進口進入美國,檢疫局要求凡源自地中海的水果均要接受相關植物檢疫檢查,如果水果不符合規定條件,則必須接受被熏蒸的甲基溴處理或冷處理,以確保沒有害蟲。

3.美國與韓國。據媒體消息透露,美國農業部對加州柑橘出口到韓民已經達成了一項初步檢驗檢疫協議。此協議旨在解決韓國對美國加州進口的柑橘可能攜帶枯病真菌的問題。雖然新的制度比過去更加嚴格,一方面表現在韓國對來自加州的柑橘檢疫將更加嚴歷,另一方面表現在加州的種植者將更謹慎地對待出口至韓國的柑橘。但是,新制度更有便利加州柑橘產品對韓國的出口,雙方對此項檢驗檢疫協定均感到滿意。

論文來源于小柯畢業論文網

三、相關啟示

1.中國應加大與主要柑橘進口國的談判力度。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目前的雙邊協定多針對柑橘生產國,對于推動本國柑橘產業發展的意義不大,雖然柑橘類農產品的重要性與糧食不可同日而語,但對于提高農業收入,促進農業生產結構均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水果和蔬菜占食物消費比例越來越高,柑橘產業發展必須滿足國外及國內人民食物結構的高級化和豐富化的趨勢。

2.中國應大力提升自身柑橘類產品質量水平。柑橘類產品主要為農產品及食品,少量產品是工業原料(如檸檬油)。因此,在人類健康、動植物食品衛生、環境保護等非貿易關注的要求下,應高度重視柑橘等農產品及食品的質量安全。首先應該從柑橘產業鏈的投入環節入手,通過嚴格檢查確保肥料、農藥、種子的無害性和安全性,建立高效可靠透明的農資、種子市場;其次,應該從柑橘產業鏈的生產環節入手,通過長效機制確保安全、穩定的種植過程,并制訂實用的應急機制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在種植過程中嚴把質量關;最后,對于柑橘的流通、出口及銷售環節也應該執行嚴格有效的檢驗檢疫政策,通過健全流通、出口及銷售環節的檢驗檢疫機制,來保證消費者或進口商不會買到帶有質量問題的柑橘。

3.中國對柑橘類農產品進口應嚴把檢疫關。近年來,伴隨我國人均收入的提高,柑橘類產品國內需求日益增加。我國不僅應該重視本國柑橘產業的質量檢驗監督,更應該重視進口柑橘產品的質量,嚴防問題柑橘對我國人民身體健康、動植物保護及環境方面造成危害。雖然我國通過互利互惠的雙邊檢驗檢疫協定給予國外柑橘出口商一定的便利,但這種便利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原則之上,并具有高度透明性的便利。眾所周知,進口農產品及食品出現問題的風險并不小,便利的雙邊檢驗檢疫協定不能代替嚴格可靠的進口檢驗檢疫制度。因此,我國應稟承區域自由貿易主義的宗旨,在便利雙邊貿易的同時,更應該依托嚴格可靠的檢疫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進口問題農產品及食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