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國際貿易實務使用案例教學
時間:2022-12-18 02:56:48
導語:略談國際貿易實務使用案例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案例教學法與傳統講授式教學法的區別
1.案例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最大的區別在于案例教學的目的是培養能力,重視的是教學過程,而傳統教學的目的是傳授知識。所以在傳統教學中,由教師把自己知道的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告訴學生怎么去做;學生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無論思考問題的方式,還是對知識的理解,都會受到教師的影響,或者是將教師的思想直接復制過來。這種過程不但乏味無趣,更重要的是會損害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案例教學法看重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教師闡述案例,組織而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每名學生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言論,也可以對他人的方案發表見解。如果學生想發言,就必須刻苦學習,積極思考,否則就會在課堂上技不如人,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勝心。
2.案例教學法注重師生互動,能夠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傳統教學的載體是課本,教師的角色是講解員,所以老師講、學員聽,教師講的很累,學生聽得乏味。案例教學的載體是案例,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學員拿到案例后,先要進行消化,結合他所學的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理解、發現問題,再經過縝密地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而教師在案例教學中看似輕松,實則教師是整個案例教學的制作者和掌控者。
1.不能將案例教學法等同于教學過程中的舉事例案例教學法和舉例子都是通過一定的事例來說明道理,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的中心;而舉例子是通過教師舉一個事例使較難理解的理論更加通俗易懂,事例并不是教學的中心,只是起到輔助說明的作用。其次,案例是關于一個實際管理情況的描述,應該具有真實性、典型性,決不可由教師隨意主觀想象和設計,而舉例子的使用沒有那么多的要求,只要能夠說明問題即可。
2.案例選擇是否合理是案例教學法成功的關鍵案例教學法的內涵就是選擇一定特定形式的教學材料(案例)和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該材料(案例)的過程和特殊技巧。選擇好案例時案例教學法成功與否的關鍵。案例選擇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案例可以是由書籍、報紙、新聞中收集而來的,也可以由教師自行編寫或由現成案例改寫而成,但都要緊密配合課程與教學目標,根據教學進展的需要,選擇與教學內容有內在聯系的案例。其次,案例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案例涉及的內容如果過多、過細,會使學生抓不住重點,而無所適從。第三,案例可以帶有一定的情節和戲劇性,敘述應該盡可能的真實可信、客觀生動,最好能夠自然而然地就把學生帶入一種身臨其境的情景當中,一起與事件中的主人公榮威一體。第四,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保持中立,不能讓學生猜測到教師的傾向和意圖,否側會影響學生的判斷和對討論的興趣。第四、案例應該有激烈的矛盾沖突,而沒有所謂唯一的“標準答案”。如果案例一眼便可看到結果,或只有一好一壞兩種結局,這樣的案例就不會引起爭論,學員會失去興趣。
3.正確理解案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的關系首先,應該正視案例教學法的不足。案例教學法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比較高,而且研究和編制一個好的案例,也需要較長的時間,這使得案例法在教學中的推廣和普及受到一定限制。其次,在教學中,教學方法應根據教學的內容、學生的接受能力而異。如對于一些理論知識,采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系統講授和透辟分析,直接向學生傳遞知識,可以避免了認識過程中的許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難。第三,一些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建立了實訓實驗室,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比重。
通過相應的貿易實務操作實訓軟件,模擬真實的外貿業務,使學生脫離枯燥的書本教學,也提高了基本操作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學法應與其他其他教學方法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是使課堂教學盡可能貼近鮮活實際的一種教學形式。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案例教學法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尹紅霞單位:天津市勞動經濟學校
- 上一篇:簡述高中美術課程改革
- 下一篇:論頂崗實習的紡織專業課程改革